清明时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4-13
一、“欲断魂”是一种惆怅的状态
“断魂”一词,根据考察最早大约出自魏晋时期。道学家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魂魄是人类的精神气所在。当人健康的时候,神魂凝聚,精神百倍;当人快要死的时候,魂飞魄散,气若游丝。因此最初时候的”断魂”,就是指一个人死去,而“欲断魂”就是说他“将要死去”。

但是,这个词的词性,后来产生了变化,它从最初的名词变成了形容词。形容词的“断魂”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好比我们平时说的:我真是“烦死了”,他真是高兴得“要死了”。欲仙欲死,这是指一种极端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指人马上就要去世。
杜特诗中的“断魂”,看来也是指一种极端的情绪体验。因此,有人就认为诗中的行人“很伤心”。但奇怪的是,联系《清明》的前后文,我们发现这种“伤心”完全是没有来由的,并且和诗本身描绘的氛围,不是很搭。
尽管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但是按中国唐朝的传统,清明节并不是一个伤感的日子。清明时节,大家除了扫墓,祭拜祖先,更多的时候是在郊游、蹴鞠、荡秋千,甚至是斗鸡。
假如把这首《清明》中的“断魂”,直接解释为“伤心”。那么,诗的第一句就显得太云淡风轻了一点。试想“断魂”是指伤心,那么杜牧全诗的意思,就变成了: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我很烦很伤心。于是我问路过的牧童哪里有酒家?我要找一个酒馆来醉一场!

这样就显得太浅薄了,因此历来的诗评人都把“断魂”解释成“魂魄散失”。这是一种心神不宁,郁闷难言的状态。其实,用“惆怅”来解释或更恰当,其程度不如“伤心”来得严重,但是表达的情绪更加复杂。
二、“欲断魂”是一个习惯用语
其实“欲断魂”并不是杜牧首创,唐代有许多的诗篇中,都有这个词组。比如唐代的方干,在《冬夜泊僧舍》中说:“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这里讲的是一种思乡情绪,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雨夜思乡,心情愁烦。
同样是在唐朝,宋之问的《发端州初入西江》中说:“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埋理能齐。”这里把“欲断魂”三字的位置进行了倒装,但是意思依然是一样的,表达的是,与骨肉亲朋分隔天涯的愁思。
仍然是在唐朝,李珣在《浣沙溪》其三中说:“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意思是:心上的佳人已逝,重返她生前的居所,倍感伤怀。
分析这三首诗中的“欲断魂”,其大致的意思就是:一、漂泊思乡;二、羁旅思亲、三、失恋伤情。但是无论是三者中的哪一种,“伤感”的情绪都不是十分强烈,只因为它发生的时间是“滞后”的。

诗人漂泊远游,与骨肉亲朋分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发生的,而诗人重返心上人的居所前,也早就得知她故去的事实。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伤感有之,但并不十分强烈。明确了唐人习惯用语中的“欲断魂”,我们再看来杜牧这首《清明》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第2个回答  2021-04-13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古人写诗词往往主要是情景结合,不能根据字面的意思去了解和判断,而且很多时候会借夸大的字面意思来描写内心的感受。“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第3个回答  2021-04-13
清明时节,那些为已去故人缅怀的愁思,在烟柳春风,青草嫩禾,低燕微雨,野花曼开,松叶铺呈的林涧路上,一个漂泊异乡的旅人,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前方说,就在前面杏花村。这个人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很多东西需要经历和阅历才能懂得,而也有些是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的。就像朴树说,他能写出长亭送别那样的歌,他死也愿意,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诗词不是比辞藻堆砌,而是意境和与之带来的情感共鸣。清明时节是人们怀念亲人,思念亲人的一个节日,因为亲人已经失去,我们不能再见面。而回不去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以前因为交通不方便,回不去。使得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都不能去与家人在墓地之前相会或者是相聚。清明时节是祭祖的时间,是祭祀过去的亲人朋友以及很重要的人,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情一定不会好,所以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层阴郁之中,一般来说清明时节总是会下雨,阴雨绵绵的人也增加了几分惆怅,所以会出现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了大家悲痛欲绝的心情吧。清明时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清明时节。活着人人为。死去的人对。亲人。去做祭拜。所以说清明时节的。去上坟的路上,人的心情都比较沉重,想着。是人活着的时候,一些点点滴滴,所以是想起来悲伤。心情不好。表现出来的欲断魂这种。表现这种。思念亲人的。欲哭无泪的感受吧!
第4个回答  2021-04-13
每到清明节,都有一首洗脑神诗不断单曲循环,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感,那就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短28个字,几乎包含了剧本所必须的各项要素。试想:假如历史上也有奥斯卡最短剧本奖的话,小金人的得主可能就是杜牧的代表作《清明》了。

杜牧是谁?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晚唐诗坛的“扛把子”。
杜牧还是一位妥妥的“官三代”,正宗的名门望族,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家庭: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杜牧冬日寄小侄阿宜诗》
在京城内环有豪宅,在市郊还有樊川别墅,家里的藏书数不胜数,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杜牧格外熟识历史,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得一手好文章。

《清明》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
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有一个通病,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借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让大家自行领会其中的内涵。
和其他唐代名篇一样,《清明》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但它更高级的一点在于,杜牧将它塑造为一个短剧本,一部微电影。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舞台:路上;
背景/布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和牧童;
表情:欲断魂;
台词:酒家何处有;
动作:借问和遥指杏花村。
这一首28个字的小诗,就像一个电影的长镜头一样,有美景、有动作、有台词、有留白,不愧是经典之作!

而这个长镜头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这里的“行人”刻意忽略了具体姓名,既可以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指其他的任何一个人,暗示着所有人共通的某种命运。
在《列子·天瑞》中,孔子曾提出“生无所息”的含义,即人生没有什么休息的。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
这也就是说,只有死亡才是归宿,活着的都是行人,也是怀有乡愁寻找家园的人。

这就跟开头的“清明时节”联系起来了,诗中人在经历与亲人永别之后,只剩下自己孤独地赶路。本来心里已经很难受了,还不凑巧地遇上了纷纷的细雨,诗中人心中的苦闷与抑郁更加重了。
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出诗中人的形象:一个人在荒郊野外行走,冷冷的雨拍打在脸上,回头是永远失去的家园,前方是无尽的远方,不知何处是归宿。
其中的惆怅与悲痛可想而知,大概只能用“欲断魂”来形容那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这种愁苦情绪又该如何排解呢?
第5个回答  2021-04-13
每至清明时节,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短诗,虽历经一千多年,但至今读来,仍然回味无穷,成为清明时节一首脍炙人口的“应景诗”。

不过,一直以来,我有一个疑问,久久不得解,这个疑问便是:清明时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个“欲断魂”作何解释?


直到最近,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几本民俗方面的书籍,并详细阅读之后,方才有所领悟,对此,我提出3点“假设”或者说是“解释”。

一:睹物思人,黯然神伤

众所周知,清明时节的习俗有很多,除了踏青郊游之外,最大的一件事儿,莫过于扫墓祭祖!


人们到郊外,给逝去的亲人祭扫,睹物思人,想到过去的往事和逝去的亲人,难免黯然神伤,所以,从人的状态上讲,此时路上行人“欲断魂”,也在情理之中!

二:寒食节后,肚子饥饿

熟悉古代习俗的朋友,或许知道,清明节最初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不完全是一个假期,而在清明时节之前的一两日,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便是古代的寒食节!

据我们百家号:历史观景台了解,寒食节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设立了这样一个“奇怪”的节日。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按照古代的习俗,寒食节期间,人们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个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试想一下,两三天不给吃热饭热菜,没有热水喝,得有多难受啊?冷饭冷菜吃到胃中,可不舒服!所以,寒食节的时候,很多人是能吃两碗,只吃半碗!这几天熬下来,能不饿得肚子咕咕叫吗?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这饿着肚子赶路,怎么能不“欲断魂”?

三:匆匆赶路,人困马乏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假设”之外,我们百家号:历史观景台认为,或许还有一种原因,那便是:放假了,人们赶着回家祭扫,所以匆匆赶路,人困马乏,“路上行人欲断魂”!


有人可能会说:清明时节,唐朝难道也放假?

答案是:当然!不过,唐朝放假的,都是衙门官员,平头老百姓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


据古籍《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大约为公元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上面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唐玄宗开元24年,大唐衙门在寒食节和清明节期间,放假4天,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清明小长假。


放假期间,唐朝官员一般会回乡祭扫。要知道,在古代,是没有小汽车和高铁的,人们回乡返程,只能通过步行、骑马、坐轿子或者乘船,4天的时间,看似很长,实际很短,人们只能匆匆赶路,这样难免人困马乏,于是,便有了“路上行人欲断魂”。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百家号:历史观景台对杜牧诗歌中清明时节,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的3点“解释”或看法,仅供朋友们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