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小孩该学什么好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7
小女目前幼儿园在读,前几天和她的班主任老师全面深入地沟通了一下。班主任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老师,有教育学的硕士学位,在幼儿院任教有20年的一线经验。他对于幼儿园学龄的孩子关注重点以及教育的理念,让我一下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主要观点是: 很多人把关注度集中在孩子的体能发展、知识学习、习惯培养,具体到肌肉运动、听说读写、算术音乐。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他认为3-6岁孩子最最重要的、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是以下3个方面:
1、社交能力。孩子和孩子的性格脾气差别很大,在园期间有不同的场景地点和内容。所有孩子之间相处,有合作有冲突有理解有矛盾。孩子学会和不同的同伴在不同的情况下相处,沟通协作,无论是顺利还是不顺,学会相处之道以及处理冲突。3-6岁是个关键,这对于孩子一生都很重要。
2、认识和学习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各种情绪,自得快乐愤怒沮丧等等。很多时候,孩子不会表达。面对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不舒服的情绪,不知道怎么面对和处理,因此常常会通过哭闹的方式发泄。如果家长和老师一直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无法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就更无法慢慢学会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多成人有情绪管理的问题,其实根源在于童年的时候没有机会去认识和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3-6岁是个重要的阶段,家里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氛围,让孩子能够平静之后,认识自己的不同情绪,熟悉了之后也就自然而然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3、认识和体会快乐的感觉。孩子在3-6岁的时候,很容易感觉到快乐的,比如玩沙子或者画画,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后的快乐的感觉。家长和老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感,慢慢地他们就记住了内心真正快乐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样,等他们成年了之后,那就更容易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体会,更容易找到曾经体会并熟悉的快乐感。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这位老师的观点属于他个人的,而非他们幼儿园的官方观点。个人感觉,的确很有道理。
第2个回答  2020-11-07
幼儿园阶段小孩该学什么好啊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年龄范围在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脑发育的速度与心理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在这个阶段,妈妈去上班,孩子哭天抢地;送幼儿园初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恍若生离死别。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分离焦虑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众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虽然孩子已经有了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方面的感知,但对“未知”这件事情本身的担忧依然存在——在他们眼中,妈妈消失在视线里,那妈妈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与自己随时保持感官的连接,信息的缺失,带来的就是焦虑和恐惧。三岁过后,这种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弥补。合理的想象与浅显的逻辑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心情,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孩子们迎来了他们学前期重要的朋友和梦魇——想象。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而这也直接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黑暗”“怪物”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初步领会神话、童话故事里的圣诞老人、仙子、精灵……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个充满“为什么”和浅显逻辑的存在。“爸爸,门怎么自己关上了?”“是风吹的。”“哇,风好腻害!”……22四岁左右分房睡的历程对很多家长来说几乎是炼狱般的存在。年龄特小的孩子一般不会表现出对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惧,而四五岁的孩子,开始怕分房睡,怕漆黑的房间,怕晚上莫名的异响,进而发展到怕做错了事情妈妈责备,怕爸爸妈妈因为某些琐碎的生活小事而吵架。一个吓人的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逼真的,他们在想象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心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太过模糊,世间万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太多太多。那里,狼真的会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农夫;衣橱里藏着的鬼怪,真的能让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技能是能否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 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而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曾经在医
第3个回答  2020-11-07
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常规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里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同样的关照,教师会耐心的教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这个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多元智能)
第4个回答  2020-11-07
孩子在幼儿园,学好这4点才是最关键的:

01

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过程。

孩子在家中,习惯了事事依赖爸爸妈妈,有了问题也总是会寻求大人的帮忙。

到了幼儿园,孩子必须要和家长短暂分离,自己一个人面对新的环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如果适应的好,独立、自理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幼儿园,老师会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没有耐心去教育孩子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比如自己吃饭、穿袜子、穿衣服、自己洗手、自己整理玩具,等等。

和一群同龄伙伴一起做这些事,孩子会觉得更有趣,行动更积极。在愉悦的氛围下,孩子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各种生活小技能。

家长要舍得与孩子分离,不要总是心疼孩子,回家又开始事事包办。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2

养成良好习惯

3-6岁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形成的习惯具有终生的影响力。

孩子早期在家庭生活中,很少会有规矩的约束,各项活动比较自由。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逐渐就会养成早睡早起、讲卫生、不挑食、用完东西放回原位、规律饮食、热爱运动等一系列好习惯,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生受用的财富。

但是好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所以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一回家就放松,例如晚睡晚起、暴饮暴食、沉迷电子游戏。

如果在家里也能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坚持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教育,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一般孩子在3岁以后会有和别人交朋友的诉求。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被大人捧着、宠着,平时也难得有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很多社会化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不合群的现象。

到了幼儿园,孩子能充分地跟小伙伴一起玩:追逐赛跑,角色扮演,一起做手工,一起画画唱歌……

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相应的心理品质。 比如,懂得换位思考、具有同理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为了融入群体,和喜欢的小伙伴维持良好的友谊,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好人际交往这一课,将帮助孩子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04

懂得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
第5个回答  2020-11-07
幼儿园阶段小孩该学什么好啊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年龄范围在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脑发育的速度与心理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在这个阶段,妈妈去上班,孩子哭天抢地;送幼儿园初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恍若生离死别。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分离焦虑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众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虽然孩子已经有了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方面的感知,但对“未知”这件事情本身的担忧依然存在——在他们眼中,妈妈消失在视线里,那妈妈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与自己随时保持感官的连接,信息的缺失,带来的就是焦虑和恐惧。

三岁过后,这种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弥补。合理的想象与浅显的逻辑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心情,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孩子们迎来了他们学前期重要的朋友和梦魇——想象。

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而这也直接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黑暗”“怪物”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初步领会神话、童话故事里的圣诞老人、仙子、精灵……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个充满“为什么”和浅显逻辑的存在。

“爸爸,门怎么自己关上了?”

“是风吹的。”

“哇,风好腻害!”……

2

2

四岁左右分房睡的历程对很多家长来说几乎是炼狱般的存在。年龄特小的孩子一般不会表现出对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惧,而四五岁的孩子,开始怕分房睡,怕漆黑的房间,怕晚上莫名的异响,进而发展到怕做错了事情妈妈责备,怕爸爸妈妈因为某些琐碎的生活小事而吵架。

一个吓人的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逼真的,他们在想象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心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太过模糊,世间万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太多太多。那里,狼真的会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农夫;衣橱里藏着的鬼怪,真的能让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

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技能是能否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 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

而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

曾经在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