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存在·文化·审美(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8
文学翻译——艺术审美论

  文学翻译在语言翻译的各种形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产知识、科学文化知识靠翻译来互相传播,互相增进;生活情况以及精神境界的一切事物也靠翻译来互相感受、渗透、了解和理解。这便是文学翻译发挥的巨大作用。"(16)文学翻译的品质可以从下面三个主要方面来概括。

  情感化

  文学翻译家把翻译视为再创作,其原因之一在于译者情感的投入。正如张君川先生所说,不论小说还是剧本,都是诗,都是创作,首先必须爱之如命,甚至自己也有此创作欲望,拿它当自己的作品,才可下手翻译,不然译起来干巴巴的,失去诗意。艺术作品不是科学论文,要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与想象,译作亦应如此,才能感人。如果没有译者思想感情的参与,所译的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就以演剧作个比方:我们看剧本,脑中就生出舞台形象,就等于再创造,即就观众、读者来说,在看戏、看小说,也随了演出及作者再创造。译者又何尝可以例外呢?(17)

  文学翻译的过程首先是欣赏,译者须投入情感和想象,方能心领神会,进入原作意境,如果报以冷漠,那就很难为之感染、与之共鸣,谈不上真正理解。表达的过程更须调动情感、发挥想象,以道出真情,说出实话,最终实现传达神韵的境界。

  笔者曾听一位翻译家说,翻译是寂寞的行当。要论工作条件,一个角落放一张桌子足矣。然而翻译家却并不孤独,因为他总是在跟人家对话,跟作者对话,跟每个不同的人物对话,直至跟每位读者对话。对译制脚本的翻译来说(18),这种对话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在翻译的脑海中有一个大千世界,时而翻滚着惊心动魄的巨幅画卷,时而流淌着催人泪下的绵绵情丝。然而由于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表面文章"往往很难传达那些细微而珍贵的思想情感。因而,译者必须设身处地,进入人物内心深处,与之息息相通、荣辱与共,从而思其所思,感其所感,进而言其所欲言。笔者在译《居里夫人》时近乎忘我,每遇动人之处往往情不自禁,随人物一同掉泪。

  张友松先生说,文学翻译工作者也像作家一样,需要运用形象思维,不可把翻译工作当作单纯的文字转移工作,译者如果只有笔杆子的活动,而没有心灵的活动,不把思想情感调动起来,那就传达不出作者的风格和原著的神韵,会糟蹋名著,贻误读者。(19)

  可见,情感投入是文学翻译的一条基本原则。

  性格再现

  文学作品大都以塑造人物性格为特征。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见于人物性格的再现。张友松先生谈翻译马克·吐温作品的体会时说,译者必须细心揣摩原作中描绘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及其言谈举止,把自己溶化在作品的境界里,下笔时则力求使原著中的各种人物和自然景色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得到艺术的享受。(20)

  动人的故事由活生生的人物的一言一行构筑起来,人物性格越鲜明,故事就越感人。比如影片《居里夫人》中的人物,其性格十分鲜明。居里夫人,聪颖倔强,脸上闪着火焰,眼里充满好奇和智慧,言语朴素而不平淡,铿锵有力而不咄咄逼人;居里博士,温和善良,热情诚挚,精辟的话语里充满了想象又富有哲理;老居里先生,豪爽耿直,说话快言快语,不给人一点情面;老居里夫人,慈祥厚道,是好心肠的贤妻良母;佩罗特教授,高瞻远瞩,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正是他的一句教诲成了居里夫人乃至无数学子献身科学的座右铭;短暂出场的大科学家开尔文男爵,一位慈良而纯朴的老人,纯朴得像天真的孩童……正是这些鲜明的性格赋予了故事生活的气息,使每一幅画面生动而逼真,留给观众难忘的印象。

  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对影视翻译来说尤其重要,它是保证译制再创作实现生动传神的关键。"年龄、身份、习性和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等各自不同的人物,各有其特征,他们的外貌、语言、举动和表情,在译文中都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才算是真正的忠于原著,光在字面上死抠是不行的。"(21)

  同样一句话,如果撇开特定的情感、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译法,其效果也不会有很大差异,往往因译者自身的风格所取舍,这似乎是一种合理的自由。但是,人物性格特征则是限制这种自由的客观依据。人物性格越鲜明,这种限制就越严格;同样,译者对人物性格把握得越准确、越细致,那么,忠实于这一客观依据的自觉性就越强,因而译文的选择就越能"对号入座",真正达到言如其人,观众闻其声便知其人的境界。

  总之,人物性格再现是文学翻译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形式美重建

  文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审美表现力,却让翻译伤透了脑筋。单就散文、小说之类的作品而言,译者要调动情感,要努力把握人物性格,准确再现原作神韵,这已实属难为之事。遇上诗歌、剧本、影视片脚本,翻译的任务可谓难上加难。

  译诗的原则就是再创诗的意境。朱维之先生说,"译者与诗人之间,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经过再创造而表达出诗的意境……译者除了把原诗的内容——思想、感情、精神——表达出来以外,在形式上要尽量接近原作,从分行和押韵的方法到语言的风格,都要求接近原作。"(22)

  飞白先生谈到译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时说,他的体会印证了马氏的话:"译诗是难事,译我的诗尤其难……它像文字游戏一样,几乎是不可译的。"他说,诗的音韵、意境是诗赖以飞翔的双翼。在诗的本国语言里,它们本来是诗身上的有机部分,就像鸟翼长在鸟身上那么自然和谐,共同构成了飞鸟的——也就是诗的美。可是如果把诗逐字逐句直译出来,原文的音韵和意境面目全非。鸟身看起来并无出入,有头有尾,但诗已经丧失了飞翔的能力。译诗者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尽量保留诗之所以为诗之双翼。(23)

  可见,诗歌的翻译不只在于内容的准确表达,而且还在于诗的形式美的再造——努力重建诗所以能飞翔的双翼,两者缺一不可。

  剧本的翻译也不是一件易事,张君川先生说,戏剧由对话组成,译时要考虑到其中停顿、节奏及动作、人物性格,还要琢磨俏皮话、机智语、幽默、言外意、潜台词。最后还要考虑到戏是上演的,还要"上口"。(24)正是这些要素赋予了剧本翻译力求重建舞台演剧形式美的品格。

  影视片配音脚本的翻译与戏剧脚本的翻译很相似。剧本要拿去上演,译制脚本供配音用,所以译文都要求"上口"。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剧本译好了,交给剧团,演员看了译文,然后表演,对白依据译文而行。译制脚本则不然。原作的人物对话、表演已经存在,脚本是依据人物的实际话语译出的,然后拿去让配音演员给剧中人物"对口型"。 这与剧本的翻译——上演过程正好相反。"口型化"的原则是影视翻译最突出的一大特点。

  影视译制有点像双簧,用剧中人物的口型装配音演员的声音,使所言所语如出其口。翻译的任务是为配音提供蓝本,所以译文要在保证准确、生动、感人的前提下,力图在长短、节奏、换气、停顿乃至口型开合等诸方面求得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口吻相一致,最终使观众闻其声,见其人,知道哪句话出自谁的口。

  严格地说,译一部片子像填一首词,思想内容自然不能更改,每句每行的"平仄音韵"也有了严格的限定。 假如译者忽视"口型化"的规律,不管话语的"轻重缓急",译文任长任短,"意思对了就可以了,"那么,这样的译文拿去配音的话,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比如,短句译得过长,配音只好加快节奏"赶"——结果平静的心情变得焦急不安,沉稳的性格显出浮躁轻率;反之,长句译得过短,配音只能放慢速度"拖"——结果激动热情变得呆滞冷漠,干练果断成了优柔不决,如此等等。

  可见,"口型化"原则是影视翻译重建形式美的显著特征。

  总结起来,情感化和人物性格再造是文学翻译的共同特征,而文学形态的多样性又赋予了翻译重建形式美的不同艺术品格。这三个方面便构成了文学翻译艺术审美的主要内涵,同时也赋予了翻译作为艺术的特殊品质。也就是说,翻译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行为,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

  注释:

  (1) "两舌之人"指古代佛经译场中的译员。

  (2) 见《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8日第21版。

  (3)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73页至174页。

  (4) 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32年,第89页。

  (5) 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6) 朱光潜,同2,第15页至16页。

  (7) 最常见的交流是在同一语言内进行的,称为语内交流(intralingual communication)。语言翻译见之于操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的交流,即语际交流(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在语际交流过程中,翻译起着桥梁的作用。参见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8) 这里译文1,就是翻译学上的原文语言或叫原语(source language);译文2则是译文语言或叫译语(target language)。同7第11页。

  (9)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1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1页至第2页。

  (11) 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自序第1页至3页。

  (12) 玄奘不但是把梵文佛经译成汉语,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外国,让外国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的翻译家,是他第一个把老子的著作译成梵文。印度学者这样评价玄奘:"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参见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13) 佛学是古代一种光辉灿烂的文化。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到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佛学包括宗教、哲学和技术、用梵文写成。梵文是印欧语系中最难懂的语言。正式从梵文翻译佛经始于公元148年,也是我国翻译事业的发端。同12第239页。

  (14) 同11第239页至242页。

  (15) 同5,第322页。

  (16) 姜椿芳语,引自巴金等著《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页

  (17) 张君川《我的文艺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43页。

  (18) 译制脚本指电视台或影视公司用作配音译制的进口电影、电视剧一类影视片的翻译脚本。影视片剧本属影视文学的范畴,因此,影视脚本的翻译应视为一种文学翻译形式。

  (19) 张友松《文学翻译漫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32页至433页。

  (20) 同19。

  (21) 同19。

  (22) 朱维之《译诗漫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4页。

  (23) 飞白《译诗漫笔》,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页。

  (24) 同17。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