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书笔记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本周阅读从79页到160页,内容分别是:第六章写学生故事、第七章写读后记和第八章创作教育类文学作品。

第六章:写学生故事

1.通过这写学生故事,促进教师深入“发现”学生和沉淀思考,提升德育自觉,以及育人的智慧和能力。

2.写学生的故事,有助于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3.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都是在追求教育者内在的变化。

4.写学生故事,写什么?吴松超老师告诉我们,写学生故事可以围绕以下三点进行记录、思考和总结:第一,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某个阶段的认知特点,成长需求,性情,家庭情况等。老师的话语和行动要与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困惑产生“共振”。第二,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第三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和实施策略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5.写学生故事, 要直面真实现象,展开反思,通过写作,梳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实用的育人方法,以便让自己能从容面对各种各种的学生。

6.写作学生故事,在何处“用力”?写学生故事要在两个点上“用力”——思考教育,反思自我,研究学生,反思方法。家访时走进学生心理的一条捷径,其实就是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学生,记录学生故事,在反思中研究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动。

7.陶行知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化的教育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8.写学生故事,首先有必要直面假教育,坏教育。书中提到张红旗缺乏正确成才观念,严格管教,只让儿子学习,其他方面发展一味打压,不懂得教育心理和教育方法,只会打骂人,儿子的散发性思维得不到支持和正确引导,反而遭受打压,导致儿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充满仇恨,上课调皮捣蛋和老师对着干。张红旗的错误教育观念与方法就是假教育。

9.紧盯成绩的坏教育,让“恶之花”疯长。

10.失败的教育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假教育、坏教育。

11.写学生故事,问你,写才“高效”?第一,从个别学生的成长故事中完成对一些教育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学生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第二,从“叙事”导向编变为“问题研究”导向,把主要笔墨放到发现与分析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上,从学生的个案故事出发提出问题,进而具体分析问题,构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人选”可以从学生个性,特点的角度(学习成绩、家庭背景),还可以从典型行为(问题)为角度,如:难以沟通、自制力差、厌学、早恋等。第三,记录要有连续性,系统性。第四,做“自己的”“具体的”叙事研究。

第七章:写读后记

1.教师不可不知的两个读书观点:第一,信任书籍,不被动读书,不再让别人替自己读书,不再读“二手书”。第二,对读书作出规划,有目标地读书,告别无明确目的、无选择、随性的阅读。

2.教师规划阅读(一):解读教材。教师可以从“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出发,为自己做一个读书规划——背景知识、知识拓展和应用、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等。不要每天只挑水,而要为自己绝掘一口井。围绕教材解读多读书,就是在为自己掘一口井。

3.教师规划阅读(二):构建自己的好课堂。教师怎么构建自己的好课堂?除了实践就是读书学习,围绕课堂做读书规划。读书能够让你对课堂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认识,甚至支撑起你的教育信念。

4.教师规划阅读(三):形成教育信念。

5.教师规划阅读(四):战略储备。个人内心秩序的“内环境”才是人生走向的主导,而视野决定我们如何设计、构建自己的的内环境。“内环境”有序、敞亮、宁静,“外环境”再糟,教师也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教师,多读书,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是专业发展的需要。读得多了,各类知识沟通互联,融会贯通,必将带来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解放,对教学的工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6.教师规划阅读(五): 赢得学生。多读书避免良好师生关系存在知行脱节,能与学生融洽相处,有不错的师生关系。还能带给学生好的教育、受益终身的教育,赢得学生的尊敬之心。有规划地读书,教师遇到教学问题一定很多,但学会归类,也许头绪就有了,轻重缓急也能分个代词?

7.读书的“姿态”要严肃。第一,“严肃”意味着认真,投入,真正把读书当回事。第二,“严肃”意味着要随着阅读进入思考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的经历感悟,对所读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接和重组。第三,读书“严肃”,是书完一本以本地读。

8.读书笔记的的分类:一,摘录笔记。二,提要与心得笔记。

第八章 创作教育类文学作品

1.郑州市某中学的赵渝老师,洞悉了初中生的成长烦恼,深刻体察了中国校园里的种种故事,把自己的观察与沉思变成了长篇小说《宋潜的问题》。

2.河南省汤阴县第二实验小学韩秀琴老师创作的《小豆豆旅行记》,把自己想对孩子们讲的,关于礼貌、勇敢、责任、友谊、善良等内容融入进去。尽管这个童话的艺术性、可读性不能与名家作品相比,但是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给孩子们留下了童年的记忆。

3.只要坚持为班级孩子写童话、小说,愿意把美好的教育期待融入其中,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倾听来实现自我教育。

4.创作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第一,会显著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师解读文本、重整教材的能力会增强,进而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第二,会促进教师的教育反思,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能激活与巩固教师的童心。好的教学,尤其需要一颗懂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灵。第三,会带动学生亲近文学、热爱写作、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还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6.陶行知先生说:“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

7.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