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仄”中的 中 是什么音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中”代表中立的大意,就是说“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一、三个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常见的诗歌出现的韵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一三不限,二四分明,即句中的第一、三个字不限定于一定要用“平或者仄”的字,而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必须按规定写的。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常见的诗歌出现的韵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三不限,二四分明,即句中的第一、三个字不限定于一定要用“平或者仄”的字,而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必须按规定写的。

“中”代表中立的大意,就是说“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一、三个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扩展资料:

《五绝 咏战将韩先楚》
其一
剑啸征途恶,衔枚月色寒。旋风摧朽木,破浪取琼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二
平壤硝烟尽,金门炮火阑。楼兰飘瑞雪,两鬓已斑斑。
平平平烟烬,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6

“中”代表中立的意思,就是说“平、仄”皆可

常见的诗歌出现的韵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三不限,二四分明,即句中的第一、三个字不限定于一定要用“平或者仄”的字,而第二、

四个字的平仄是必须按规定写的。

因此在一、三个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扩展资料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中”代表中立的大意,就是说“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一、三个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第5个回答  2015-06-05
  平,就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第二声;
  仄,就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三第四声;
  中,就是可平可仄。
  汉字的四种声调,又分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其中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通称平声。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通称仄声。旧读入声的字也归入仄声。仄是倾侧的意思,即不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