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字的起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1
1. “年”的甲骨文写法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与甲骨文相同,从禾、从人。
2. 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 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许慎因此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
3. 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象象人头上顶着沉重的谷物。
4. 年是一种计量时间长度的单位。古人在渔猎时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发现了白天黑夜交替的规律,有了“昼夜”的概念。
5. 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和气候寒暖有密切关系。人类终于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寒来暑往,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交替的周期,才有了“年”的概念。
6. 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殷代改岁为“祀”,到周代时才改称为“年”。
7. 古人说“周以稼穑兴年谷为重”,自周代,中国农业日盛,并正式以“年”名岁。
8. 年是四季的通称,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过年则专指农历年的开头——岁首,即平常所说的“春王正月”。
9. 一月因何为“正月”呢?据古书记载,我国古代每改换一次朝代,王者易姓,天子为表示“受命于天”的庄重独尊,就要“改正朔,易服色”。
10. 这些王朝把月份的次序改正以后,改正的第一个月,就叫“正月”。夏朝历法规定的正月和现在的正月是一致的。商朝则把现在的12月作为正月。周朝又改11月为正月。
11. 古书上说的“三正”,即指“夏正、商正、周正”。到了秦朝初期又将10月作为正月。
12. 到公元前104年,即汉武帝太初元年,根据史学家司马迁的建议,汉武帝贺岁采用了“太阳历”,恢复了夏朝的排列法,以初春正月为岁首之月。
13. 此规定大约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了阳历纪年,即公历,亦即公元纪年。
14. 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公元纪年法”,明确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即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详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