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中初悟“格物致知之旨”之时的心理状态描述,表明了之前对于“格物致知”的含义有所误解,以至于在寻求圣贤之道的过程中费尽周折,不得其门而入。
但王阳明先生的这段话,却又引来长期的误解和误读。这段话中的“始知”表示学问的新起点。“圣人之道”表示成为圣贤的途径,阳明先生在12岁就立志成为圣贤,但在悟道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尽管涉猎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等许多学问,但始终找不到一条成就圣贤的正确途径。直到“龙场悟道”才发觉之前的方法有误,并醒悟仍有许多学习儒学的人士执迷于书面知识,以书面知识为“知”。正是由于执迷于前人的经验和误读,才导致没有真正理解如何能成为圣贤的真谛。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之前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只要“格物致知”就能成为圣贤,但是并没有通俗易懂地揭示如何成为圣贤的途径;或者说他所提供的实践方法在现实中并不可行,仍缺少一些重要的辅助环节和阶梯。由于历代读书人在自我实践中无法取得实效,对于“格物致知”一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令人十分迷茫,实践无门。
也就是说,“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短短一句话中包含了历代向往圣贤之道人士的无奈与心酸。但是,直到现代,许多人还一直对这句话望文生义,人云亦云,并没有从阳明心学的本原去理解这个问题。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吾性”二字。这二字不明,则相关意见就不能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什么是性?凡读过《礼记 · 中庸》就能知道,在古代的理解中,“性”就是与生俱来长存事物内部的东西,因此将其归属于“天命”。按现代词语来表述就是事物(包括人)的“自然属性”,或称“本性”,或称“本能”。
《礼记 ·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已说得十分清楚。《荀子 · 正名篇》也强调“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唐朝韩愈在《原性》中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
可见古人对于“性”的基本认知相对统一,只不过在“性”的内部构成和梯度性方面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说,“性”与今天的人们所理解的“本性”字义相近。正因为“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每个人刚出生之时,人的“自然属性”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此,《论语 · 阳货》说,(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此,“吾性”的真正本意就是“我自身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本性”,泛化的含义就是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事物的自然属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句话的意思是,王阳明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认识到圣人的道理就在自己的本性中,而不是外在的权威或经典所规定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发掘自己内在的智慧和道德,达到成为圣人的境界。
这句话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自我信任和自我肯定的态度,即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必依赖外在的认可或规定。这种态度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克服自我怀疑和焦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