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网络对青少年好不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28
网络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伴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大量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存在,往往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急切地走进了网络世界,他们在这一空间里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但是我们看到: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一. 严酷的现实:网络让青少年如痴如醉!

近年来,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魔力”。有时候它扮演着正面的角色:家校路路通、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校园、家长网校……;有时它又上演着一幕幕悲剧,学生混迹于网吧,沉溺于游戏……

说起网络游戏,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电子海洛英”、“电子毒品”这些词语,想到一些青少年学生因为玩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想到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内容蚕食了学生的稚嫩心灵。确实,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影响。

然而现实状况又十分严峻,目前,网络发展十分迅猛,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人,其中上网人群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7.3%,而玩游戏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重要因素。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了网络游戏大军。

在一家网吧里,十几个青少年学生深夜不归。一群男孩在玩联机游戏,喊喊叫叫,打打杀杀,电脑模拟的打仗或者打架场面显得特别真实,男孩们显得特兴奋,特过瘾。而女孩们显然更喜欢上网聊天,她们得意地告诉别人:“在‘聊天室’,男、女、老、少,干什么的都不重要,聊什么都行,高兴了捧他几句,不高兴了还能骂他几句,有时候骗骗他,想干吗就干吗,爽!”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网络游戏或者上网聊天已经牢牢地抓住了他们,他们已“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们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因此青少年过分迷恋上网会给他们带来心理、生理危害。长时间上网容易使人产生社会隔绝感和沮丧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同时还会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病和肠胃病等身体疾病。

二. 严峻的现状:依恋网络造成青少年双重人格。

何谓双重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采用语言和书面两种交流方式,这两种交流方式都具备确定性,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从而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他人交往。相反,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甚至连男、女、老、少,干什么的都无从知晓,这种间接虚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却也带来了责任的缺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示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追求宣泄和解脱,久而久之,一些人在网络中“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自己,这个虚拟的人物也许柔情万种,也许可怜之至,也许至刚至强,这个虚拟的人物满足了这些人实现“理想”的愿望,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骗取他人感情、财务,体现了人性中极不道德的、肮脏的一面,这就使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不能相互印证,从而导致双重人格。

网络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因为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说谎等。同时,它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三. 严重的后果:迷恋网络不利于青少年情感发展。

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社会中同他人和社会的互动。青少年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不但需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必须时时接受他人的喜怒哀乐。青少年只有置身于这种真实的情感环境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但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加大,家庭内部的沟通减少,使青少年极易到网络中寻找社会交往和精神寄托。在虚拟网络中,传统的交往模式被彻底消灭。他们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做,感受“自我价值”,寻找精神寄托,寻找刺激,打发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体现的情感体验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可以轻易得到,久而久之,青少年不愿或很少向现实生活中的他人表露自身的真实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生活中稍有烦恼,便极易想到网吧,在那里逃离真实的情感世界。这种习惯严重阻碍着青少年个性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调查发现:经常出入网吧的青少年,普遍有厌学情绪,交友无助。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自己总是得不到理解和接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经常遭受伤害,因此,自卑、怯懦、焦虑、烦躁、厌学、自制力差、受了委屈无处倾诉等就成了他们较为普遍的特征。而学校、家庭在教育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而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使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扭曲。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也有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友情也有很高的期待,十分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他们时常处于心理矛盾或冲突的痛苦之中,而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在无奈中,使其想通过网上游戏体验成就感,以达到情绪的宣泄并从中寻求精神上的兴奋和刺激。

试想,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那他在其所生存环境中能够有归属感吗?如果此人在毫无归属感的环境中生存,因某些问题导致心理冲突而陷入痛苦,其心灵能否得到抚慰?毫无疑问,此时他们的第一心理需求自然是寻求能够支持他们的力量以获取心理上安慰与平衡,否则便是心理失衡和无助。而在网吧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通过枪战游戏、聊天等方式,使其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需要的感觉,仿佛视自己为“画”中人一般,久而久之,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不断积累,进而强化了意识的层次。其情绪显然受快乐欲望的支配,并周而复始地沉迷其中,形成了网上心理依赖。受毒之深,如同吸毒一般。

网吧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游戏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业。基于上述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认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事实上,失去尊重的人,最需要尊重;失去信任的人最需要信任;失去温暖的人最需要温暖……对此,我们都深知: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学生为什么会去网吧,游戏为什么有吸引力?这些吸引力对于我们的教育有何启迪?面对网络游戏,教育工作者应直面游戏、研究游戏,这也是我们的职责,只要家长、老师正确认识、妥善引导,我们不仅可以避免其负面影响,而且能利用其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2个回答  2013-12-28
青少年必须要会网络应用,但是不应该完全依赖于网络。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它毕竟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第3个回答  2013-12-28
当然不好 其1影响学习 其2对心里健康不利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