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情绪勒索》-----提升自我价值感,把别人的情绪还给别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当别人感受不好时,会影响、感染我们,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

“他的情绪,好像是因为我?”或是“我应该赶快让他好起来……”

当我们有这种想法时,如果没有立刻采取策略来面对他人的情绪,我们可能就会感觉到自己不好,自己很糟糕。

这种反射性的想法,在我们面对他人情绪时,就会立刻跑出来,是我们的“习惯”。因此,当身边的人出现情绪时,我们可能会战战兢兢,然后,我们可能会采取一些策略: 讨好、逃避、说服,甚至愤怒。

1.讨        好

当你面对他人情绪时,不管原因是不是因为你,就算理性、客观上,你知道他的情绪可能跟你无关,但你仍会下意识地觉得紧张、害怕。

或许,过往的经验,你总是用讨好、帮对方忙的方式,去安抚他人的情绪,因此长期下来,在面对他人的情绪时,你很可能也会用一样的策略,去讨好、安抚别人,希望别人感受好一点。

使用这种情绪因应策略的人,其实是特别容易陷入情绪勒索的循环当中。

他人只要使用较为明显的负面情绪,可能就会造成你很大的焦虑,你可能就会愿意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让他情绪变好而做任何事。

因此,当情绪勒索者,发现只要他对你出现很大的情绪,你就会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就会继续用他的负面情绪勒索你,而你也会习惯性地使用“讨好”的策略,来安抚自己的焦虑。

2.逃      避

或者,也有一种可能:因为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对于我们而言,总是会让我感觉到“自己很糟糕”,好像是自己让对方生气的,这感觉实在是太差了!因此,我们可能会试着使用一些“逃避”策略,让我们有机会不需要直接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这些逃避策略包括: 情绪隔离、离开现场、搞笑、顾左右而言他 等。

有时候这种逃避策略,是为了让我们争取多一点时间,思考他人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自己应该能够如何因应。但如果这个逃避策略,已经成为自己面对他人情绪的习惯模式,很可能会让自我与他人间出现隔阂,甚至很难有深入的人际或亲密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太过害怕 他人的情绪,我们无法分辨:他人怎样的负面情绪是会伤害我的;而怎样的“他人负面情绪”,其实是让我知道他的感觉,而有助于沟通的。

我们将会一视同仁地脱离、跑开,只求能够不需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因为习惯承担他人情绪的自己,会在其中感受到“自己很糟糕”的感觉。

那是我们都不想要经历的感受。

因此,时常使用“逃避”策略的人,虽然会让身边亲近的人,觉得他“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但很多时候,反而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情绪,甚至习惯性地觉得别人的情绪可能是自己造成的,应该是自己的责任(通常,这可能与童年或过往经验有关),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想要负这个责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能力让别人情绪好一点时,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想要负这个责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能力让别人情绪好一点时,他们可能就会长期采取“逃避”策略,来因应他人的情绪。

3.说        服

有时候,当我们的看法或做法与他人不同时,对方可能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有一些反应与情绪,这些情绪多半是负面的。

如果我们太习惯替别人的感受负责任,我们很难尊重别人与我看法不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属于他的负面情绪。因为,他的负面情绪让我压力太大了,甚至会让我觉得不被认同,因此,我会想要扭转,想要解释、说服他接受我的价值观……而当对方无法接受我的说明与价值观时,我就会觉得非常挫折、沮丧。

这种状况其实时常出现在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中。我举个例子:

成年的孩子回到家,因为工作上的挫折被老板骂,因此心情不好,脸色很难看。

父母看到孩子脸色这么难看,知道原因后,忍不住对孩子说:“被老板骂是常有的事,想开一点就没事啦!”

没想到说完了之后,孩子根本没有被安慰,还是心情很不好,对父母说:“你们不要管我啦!”

结果父母就说:“对父母讲话态度应该这样吗?而且你这么一点小事就摆臭脸,真的是抗压性很差!”

原本父母是想安慰孩子的,最后却变成骂了孩子一顿,让孩子心情更差,发生了什么事?

这就是标准的“父母帮孩子承担了情绪责任”的例子。

看到孩子心情不好,父母下意识地觉得“让孩子心情变好,是我的责任”,因而很难忍受面对孩子心情不好的内心焦虑,所以,父母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做:用“说服”去让孩子接受父母的价值观,放弃自己的感受,然后孩子的情绪就会好起来。

很明显地,父母的“说服”无效。处在沮丧情绪中的孩子,只想要一个人静一静,而发现“说服”策略没有用的父母,就变得沮丧、挫折,“觉得自己没有成功让对方情绪变好”,因此感受到自己的无能。

然后,为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感觉这么糟,父母变成对孩子生气。

因为当我对你生气时,代表着让我有这种挫折感的“你”不好,而不是我不好。

“愤怒”就成为与亲密他人情绪界限模糊时,很常被使用的因应策略。

下一段,我会更详细地说明,关于“愤怒”这种情绪因应策略。

4.愤      怒

“愤怒”这个情绪因应策略,是“习惯承担他人情绪责任”的常见因应策略。

有时候这种愤怒,不一定会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它会变成一种“烦躁感”,让我们觉得烦躁不安,最后化成“愤怒”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举两个例子说明: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为避免舟车劳顿,小文搬离了住了二十几年的家,搬到离公司步程十分钟的地方,赁屋而居。小文知道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一定会很不习惯,因此每个周末都会希望自己能够回家一趟,陪妈妈吃吃饭。

每次回家,妈妈都非常开心地准备很多小文爱吃的东西,而随着时间愈晚,愈接近小文要离开的时间,妈妈就会开始长吁短叹,有时可能会说:“唉!养儿女有什么用,对他们再好,都还是会丢下你。”有时甚至,妈妈什么都不说,只是突然看着空荡荡的房子,叹了一口气。

每当这时候,小文都会觉得感觉非常不好。于是,她发现她愈来愈容易对妈妈烦躁,尤其是当妈妈表现出落寞或怅然的时候,自己可能会因此烦躁而对妈妈口气不好。

小文其实很不喜欢自己这样,她知道妈妈很不适应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孤独的妈妈,自己也觉得很舍不得,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没办法好好安慰她,而只能烦躁或生气。

当自己烦躁、生气地面对妈妈时,妈妈也总是会受伤。

看到妈妈受伤的表情,小文觉得自己好糟糕……

***

兆明回到家里,觉得心情很差。今天被主管骂得狗血淋头,负责的项目又一直有问题、不顺利,让兆明觉得压力很大。因此一回到家,兆明一句话都不想讲,洗完澡后,就坐在沙发上,默默看着电视。

太太看着兆明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问:“你怎么了?”

“没有啊。”兆明回答。

“还说没有,你明明脸就很臭。”太太撇着嘴说。

兆明在心里叹了口气。“我只是想休息一下,工作了一整天。你就不能让我好好休息吗?”

太太听到这句话,立刻生起气来:“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关心你,而且你在公司受气,根本就不该把情绪带回家……”

于是,两人大吵了起来。

***

这两个例子,其实都是很明显的情绪界限模糊:习惯性地认为他人情绪是我的责任。以至于,当我们面对他人情绪不好时,我们下意识地承担起别人的情绪责任,因此我们就想要扭转、改善这种情况,当发现“没办法”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觉得生气。

因为,我们没有说出口或没有意识到的是:“我觉得对方的情绪不好,可能是因为我。”

例如小文觉得:妈妈会心情不好,是因为自己搬离妈妈身边的缘故。例如兆明的太太,看到兆明情绪不好,可能或多或少会担心:“是不是与我有关?”

因此,在面对别人情绪不好,感受不好时,我们很可能反而会觉得生气,因为我可能没办法让他情绪变好,而他的情绪影响我,让我觉得烦躁,觉得那情绪好像是因为我,是我的责任,因此我对他感到生气,觉得是让我有这种感受、让我烦躁的“他”不好。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在伴侣、家人间出现。原因是:与亲密他人互动时,关系中的情绪界限,原本就会比较模糊;我们会比较容易受到亲密他人的情绪影响,因为“在意他们”,所以当他们心情不好时,会希望能够“让他们好起来”,这是非常合理的事。

只是,当我们发现没办法让对方好起来时,与自己比较亲密的家人、伴侣,也会让我们比较敢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气”。因此,面对关系较亲密的人,“愤怒”(有时是类似烦躁感)的因应策略,就会很容易出现在当中。

***

“讨好、逃避、说服、愤怒”,这些情绪逃避策略,其实都与我们习惯承担他人情绪责任,而没有意识到“他人的情绪是他自己的责任”的思考有关。

一旦开始能够把情绪责任还给对方,我们也愈来愈能尊重对方的感受:尤其是,当对方心情不好时,就算与你有关,也不是你的责任。

他需要自己练习与你沟通,说出他的感受,让你们有机会讨论,调整你们之间的互动与关系。

如果他没有提,或许他也需要时间理解消化;或是,他的情绪不好,根本与你无关,只是他没有“装作”自己心情很好。

那么,练习尊重对方的感受,把对方的情绪责任还给对方。如此,可以使你不被内心的焦虑或烦躁感,逼着去做一些你其实并不那么想做的事情。

当你发现你可以选择,也可以尊重别人的感受时,你不会再被自己内心的焦虑带着跑,你的内心会对自己产生敬意,这也会使得我们更尊重自己,更喜欢自己,增加自己对自我的好感度。

那么,自我价值自然提升了。」

情绪勒索者的一贯做法:要求别人为他的情绪负责。

「当被勒索者因为对方过大的情绪,而勉强顺服,甚至内心被说服,认为自己的确需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时,“情绪勒索循环”产生。

身为情绪勒索者,他们非常擅长做一件事情:贬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价值),引发你的罪恶感,以及剥夺你的安全感。

“情绪勒索”的三元素:贬低你的能力,引发你的罪恶感,威胁你的安全感。

1.「当你被贬低时,你会感觉自己糟糕、觉得自己不好……而为了让自己好一点,情绪勒索者放出的饵,就是:“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方式去做,我就会肯定你。”」

2.「情绪勒索者总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人生有“责任与义务”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显得我们“够好”。对他们而言,“这是你应该做的事”。

3.「情绪勒索者威胁将夺走你的重要事物,让你感觉焦虑、害怕,于是你只能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以求减轻不安与恐惧,“赎回你的安全感”。」

「看完上面所描述的“三元素”,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综合这三元素,我们几乎可以说,情绪勒索者其实一直在向被勒索者传达一个讯息:

“你有‘责任’让我觉得你变得‘更好’了。”

也就是说,情绪勒索者认为,被勒索者有让情绪勒索者觉得其变得“更好”的责任;而且,这个“更好”的标准,是由“情绪勒索者”所定义的。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很多时候,情绪勒索者可能会使用“强度很大的负面情绪”,作为“包装”这三元素的手段;而强度很大的负面情绪,会使得“情绪界限模糊”的被勒索者,心里产生很大的压力,觉得自己需要担负对方的“情绪责任”,于是,情绪勒索者得以“遂行其是”,而被勒索者只能任凭其予取予求。」

“情绪勒索”是知名心理学家苏珊·佛沃提出的概念,常见于许多人际关系中,包含亲子、夫妻、职场、朋友等。

情绪勒索者会在有意或无意中,使用多种(要求、威胁、施压、哭闹、自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索”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罪恶感、恐惧感、挫折感……这些感受就会在被勒索者的内心运作发酵,造成身心障碍。情绪勒索和人际互动中所谓“病态性共同依赖现象”(Co-dependence)有呼应之妙,就像一条线,操控者运用得理所当然,被操控者也浑然不知地陷入对双方身心状况都不利的互动之中。

哪些人特别容易被情绪勒索?

1.我想要当好人

2.习惯自我怀疑

3.过度在乎别人感受

4.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

5.过度“孝顺”

6.对“权威”不当的尊崇

「情绪勒索者所使用的手段,对你而言,就像是上膛的枪一样。

当他使出这些方式时,你就会立刻出现对应的害怕、恐惧、罪恶感情绪,使得你产生极大的“焦虑感”,而这个焦虑感,就像是生存焦虑一样,让你感觉到“危险”,使得你习惯性地忽略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只为了解决这个焦虑感,而此时脑中出现的唯一任务,就是“如何解决这个出现极大焦虑感的问题”。

于是,你就会用你习惯性处理的方式,去因应这个危机:也就是接受他的要求,委屈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而有的时候,或许甚至对方并不需要使出什么“手段”,而只要当别人提出“需求”时,你不答应,你就会有很深的罪恶感。

这种罪恶感,是那么真实,会让你觉得不答应别人要求的自己“很不好、很自私”,因而你也会被这种罪恶感绑架,让你产生很大的焦虑感,使得你不得不答应别人的要求。

甚至主动去帮别人做些什么。

这种罪恶感,我称之为:习惯性的罪恶感。

什么叫作“习惯性的罪恶感”?

这种罪恶感,在你面对别人的要求,而你自己的感觉与情绪跑出来,有点“不想答应”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因为它的出现,又是这么真实的情绪,会让你以为“我真的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因为这个罪恶感,你觉得不答应的你根本就是个“自私的家伙”,于是,你可能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一般的罪恶感,在我们做错事时,它的出现,是提醒我们可以弥补,可以让我们与其他人的感觉变得更好,也是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情绪。但是,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它让我们以为我们做错事了,但实际上我们没有。

这种罪恶感,只是我们从小到大养成的一种“习惯”。一旦我们没有符合别人的期待,达成别人的要求,还有,重视自己感受的时候,它就会跑出来。

也就是,当我们没有把别人的感受需求放第一位时,对于某些人而言,就很容易跑出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让自己以为:自己重视自我的感受是错的。

原本,“罪恶感”就是一种利他的情绪,因为有这个“罪恶感”,使得社会的道德秩序能够被维持,可以说,这是一种“被教导”而形成的感受。而“习惯性的罪恶感”,是一种被教导、训练而成的,太过利他的情绪。

这种情绪让我们非常不舒服,而只有当我们总是以他人为主,把自己放到最小时,这种情绪才不会出现。否则,只要我们一想要重视自己的需求,甚至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这种罪恶感就会被立即召唤出来,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告诉我们“你这样不行”:

你应该要满足别人的需求。

你应该要做到别人的期待。

你不能对不起任何人。

你应该学会自我反省,而不是责怪别人。

你一定不能拒绝别人,要让大家喜欢你,这样你才有价值。

类似这样的教条,慢慢累积训练出“习惯性的罪恶感”,让你完全不敢违抗。一旦要违抗这种教条与情绪,就会感觉极大的焦虑,使得最后你仍屈服于别人的期待与需求。

容易陷入情绪勒索的人,时常是因为在过程中被引发了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有这种“习惯性的罪恶感”的人,当你被情绪勒索时,遇到以下这些情况,你可能会有这些反应:

你一方面知道对方说的并不合理,但忍不住自我怀疑,觉得“会不会我真的有错,而我不知道”?

当别人说你“做得不够、不好”时,这种“没达到别人期待的感觉”,很容易召唤“习惯性的罪恶感”,让你忍不住自我怀疑、自我检讨、自责,却忽略了对方的行为其实更不妥当,甚至根本不尊重你。

当对方引发你的罪恶感时

“我对你那么好,你居然这样对我?”

当对方要用一些话语引发你的罪恶感时,其实对于有“习惯性的罪恶感”的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你很容易就会因为对方的一些话语而感觉到罪恶感。甚至,如果对方是有意为之,你的感受会更强烈、更难挣脱。

面对这些话语,你可能被你内心的那些“应该”的教条困住,对于自己没有按照对方的方式去做,会使得你产生很大的焦虑,这焦虑使得你宁愿放弃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也要迎合对方的期待。

当对方威胁到你的安全感时:

当对方有意、无意地,借由一些方式威胁你的安全感,或你最重视的事物时,例如:

“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

“你继续如此,我可能不再给你这么高的评价。”」

「***

“习惯性的罪恶感”会使得你面对这样的威胁时,出现极大的焦虑。

原本你在过去的生活中,就是借由努力牺牲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以获得这样的安全感,“习惯性的罪恶感”正是你发展出来的“警铃系统”,用来提醒你,应该要注意到你可能会失去安全感了,所以警铃响起,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生存为唯一导向,暂时放弃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喜欢或不喜欢,而只做你觉得能让你“活下去”的事情。

对你而言,失去安全感,那就没办法活下去了。

当对方直接威胁你的安全感,“习惯性的罪恶感”警铃大作,你完全无力抵抗,你只能尽力地救你自己的命,拯救你的自我价值,所以面对这种如此强大的生存焦虑,你只得按照过去你学会的唯一方式,去拯救自己的安全感,也就是:“就按照对方的期待与要求去做吧!唯有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我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让自己对自我的感觉好一点,才能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老实说,在这种“生死一瞬间”的危机前,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怎么会是重要的呢?

那么,如果上述的状况,就是我无法摆脱情绪勒索的“内心小剧场”,那么,我该怎么做才好?

我认为,第一步,就是从觉察开始。

问问自己:

会影响我的想法、行为与自我评价的“信念”是什么。

那个促使你无法摆脱情绪勒索循环的“信念”,多半就是深植于你内心的规条,不遵守,就会引发你心中“习惯性的罪恶感”。

和我一起,开始练习了解你的内心,了解那些决定你行动的信念,以及赖以为生的“规条”,看看它们是怎么引发你内心“习惯性的罪恶感”的?

“开始觉察”,这也代表,你的“破除情绪勒索循环”之旅,已经开始。

重要练习

引发你“习惯性的罪恶感”的信念、规条是什么?

请用以下的语词造句:

1.我应该……

2.我一定要……

3.我不能……

关键点

问问自己:

1.是谁决定了这个规条与信念?

2.我非得按照这个规条或信念生活吗?

3.如果不遵守,最糟糕会发生什么事?我能不能处理与面对?

4.当我“违反”这个信念与规条时,我内心的感受如何?

5.客观而言,如果违反这些规条,后果真的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吗?

6.如果不能确定后果,尝试问问自己身边可以信任的他人,问问他们的看法与意见。

你能不能爱这样的自己?能不能对自己说:

“嘿,你做得很好,你辛苦了。你就算什么都不做,

我仍然觉得你是有价值的。我爱这样的你。”

这些话,是你面对情绪勒索质疑的勇气来源。

情绪勒索对思考和情绪等身心状况的影响: 失去自尊、自我怀疑、对自己失望、忽略自我(失去感觉与表达感受的能力)、合理化(面对对方要求与自己顺从的行为时)、习惯取悦、产生以害怕为基础的互动关系。

与情绪勒索者互动,想要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情绪界限时,请记得以下的重要口诀:停、看、应。

停:停止对话,转移情绪,离开现场。

我可以先不拒绝他,也先不答应他,我可以什么都不做。

在苏珊的《情绪勒索》一书中,作者特别提到:“ 你不必响应情绪勒索者的任何要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与心理准备。

训练建立情绪界限的三步骤:停(减少互动、跳针反应、降低焦虑、闪为上策),看(先缓和自己的情绪,回顾历程与自我的感受,安抚自己的焦虑感与罪恶感,并提醒自己的情绪界限在哪里),应(一次一点改变,设立不同程度的目标,有意识地选择)。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