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甲申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清代的甲申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清代的甲申年有很多啊,自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之后,至清朝灭亡的1911年为止,共出现5次甲申年: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明王朝灭亡,满清入关开始统治中原。
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
1824年(清道光四年)
1884年(清光绪十年)
不知道哪一年是你需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31
1884,1824,1764,1704,1644
第3个回答  2021-04-13
农历甲申年,对于满清来讲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顺治时期的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满清攻占北京、入主中原,奠定了200余年的王朝基业。

而6个甲子之后的另一个甲申年,公元1884年,清廷政局发生了一次惊天剧变,即世人所称的甲申易枢。

这次政局的10级地震,波及了无数清廷官员。其中清流党的骨干人物张佩纶亦深陷其中,他的政治生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折,而他所代表的清流党,也从此一蹶不振,走向末路。

议事中的清廷官员

风起于青萍之末
光绪十年(1884年),因法国侵略越南导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屡战屡败,形势危如累卵。

不过,对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而言,外患固然让他焦虑,内忧更让这位一品大员头疼,因为张树声得罪了左副都御史、侍讲学士、总理衙门大臣张佩纶。

前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因为母亲病故丁忧,清廷调张树声接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上任之后,了解到张佩纶深受李鸿章器重,出谋划策、参与机密,颇有手段,所以张树声也想邀请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

一番联络之后,张佩纶同意做张树声的幕僚,本来这件事情皆大欢喜,谁想横生枝节。张树声上奏朝廷请调张佩纶的折子发出之后,礼部侍郎陈宝琛参劾张树声,称张树声身为外臣,不应奏请朝廷调任京官入幕府,有私交京官的嫌疑。

陈宝琛插了这么一脚,张佩纶调任的事情僵住了。此事搞的张佩纶很不高兴,他怨恨的倒不是陈宝琛,而是张树声——总督大人作为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司机,外臣不能结交京官的潜规则应该门清,张树声居然因为猴急自己上折子请调张佩纶,被参劾不说,还连累了张佩纶。

陈宝琛像

张佩纶的不满很快就传到了张树声的耳朵里,这下满脑袋官司的张树声更慌了——得罪了张佩纶可不是好玩的。思来想去,张树声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找人搞掉张佩纶。

张树声派在北京交际广泛的儿子张华奎等人联络宗室大臣、国子监祭酒盛昱,请盛昱上折子参奏张佩纶,除掉这个潜在的威胁。

张佩纶一个三品官,为何能让身为封疆大吏的直隶总督张树声如此忌惮?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清流巨擘
张佩纶,字幼樵,祖籍河北丰润,1848年11月24日生于浙江杭州。张佩纶少年时代即以诗文才情著称于江南,很受苏浙一代士大夫的推崇。

张佩纶

1871年,年仅23岁的张佩纶中进士,入仕后担任编修、侍讲、左副都御史、侍讲学士、总理衙门大臣等职务,成为了清流党的大佬巨擘,名噪一时。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廷官场上形成了一批以御史、给事中等言官为主、针砭朝政、参与国策的官僚群体。这些官员以台鉴、清议为己任,经常上书弹劾庸官、抨击弊政,故后世称之为清流党。

清流党的出现,与光绪年间清廷统治危机的加深密不可分。虽然经过同治时期洋务运动的洗礼,满清的国力有所恢复,但其结构性的官僚腐化问题、民生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随着光绪初年边疆危机不断出现,清廷面临的政治局面更加严峻,大有江河日下的征兆。

"吏治日偷,民生日窘,怨恫交作,灾害频仍"——《光绪朝东华录》

面对着日益不堪的时局,一大批有担当、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官员力图振奋朝纲、扭转颓势,拯救苍生、匡扶朝政,清流党应运而生。

同治帝

此外,清流党的出现,也与军机大臣之间的政治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军机大臣李鸿藻和沈桂芬两人因政见、地域出身的不同矛盾重重,在军机处之内一直勾心斗角、互相拆台。

为了对付沈桂芬,李鸿藻刻意扶植科甲正途出身的台鉴官员为己所用,怂恿他们互相呼应、共同进退,针对沈桂芬集团的各种政策、人事频频发起攻讦。朝中大佬的奥援,极大的助长了清流党的形成与发展。

张佩纶的发迹也与李鸿藻的帮助息息相关。李鸿藻和张佩纶的祖籍都在直隶,有同乡之谊。同时,李鸿藻还是张佩纶任庶吉士时期的授业恩师,因此二人之间又有师生之谊。加上张佩纶为人清正刚毅、学识渊博,李鸿藻对这位青年才俊非常赏识,故大加帮助。

李鸿藻

张佩纶在清流党中之所以举足轻重,一方面是恩师李鸿藻的大力栽培,另一方面也因为张佩纶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高洁品格。

张佩纶交际非常广泛,与李鸿藻、李鸿章等当朝大员关系密切,经常书信相通、共议国事。但是,张佩纶并没有为了升官发财就毫无底线的攀附这两位风云人物,而是保持了恰当的分寸和尺度。

最令世人敬佩的是张佩纶在云南报销案中的表现。此案由云南省派人到户部报销经费遭到巨额勒索引起,朝中御史参奏张佩纶的姻亲、署理户部尚书王文韶受贿数万两。

慈禧太后开始并不想处置王文韶,所以当王文韶主动辞职时好言挽留,让王不用担心自己的乌纱帽。

关键时刻,张佩纶大义灭亲,毅然连续四次上书慈禧,请求按国法处置王文韶:

"若不决去贪人,无以儆惕有位,血诚披沥,不敢顾私……(即使张佩纶自己)获咎而去,此心较安"——《涧于集》

李鸿藻担心张佩纶连续上书激怒慈禧,私下劝张佩纶不要蹚浑水,更不要伤害了亲戚感情,坚定的张佩纶大义凛然的予以拒绝。

王文韶

最终,在张佩纶等清流党的坚持之下,王文韶只能黯然离职。

经此一战,张佩纶在清流党和官场上声名鹊起,威望如日中天。一时间朝内大臣皆以结交张佩纶为荣,除了之前提到的李鸿章、李鸿藻之外,恭亲王奕䜣、军机大臣宝鋆等重臣均与张佩纶有所交往。

在清流党内部,张佩纶身边聚集起了一批才俊,有张之洞、陈宝琛、吴大澄、邓承修等人。除了李鸿藻之外,清流党中影响力最大的首推刚过而立之年的张佩纶。

得罪了风头正盛、誉满天下的张佩纶,直隶总督张树声当然一身的冷汗,张佩纶要是发动清流参奏他,没准自己的乌纱帽就没了。何况早在1882年,张佩纶就参奏过张树生,张树生深知张佩纶在公事上素来不讲情面。情急之下,张树声只好请同为清流党的盛昱上书参奏张佩纶,来个先下手为强,干掉这个潜在的威胁。

盛昱虽然也是清流党,但是属于以翁同龢为核心的清流党南党,与张佩纶所属的清流北党常有龃龉。因此,张树声找盛昱,乃是精心谋划之后的行动。

张树声

盛昱当然知道张佩纶的分量,自己没有把握搞掉张佩纶;何况此事张佩纶并无责任,反而是张树生坏了朝廷的规矩,因此对参劾张佩纶并不积极。不过张树声的面子也不好不给,权衡之下,盛昱给张树声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张佩纶的后台是军机大臣李鸿藻,要想搬倒张佩纶,必须先搞掉李鸿藻。恰好中法战争爆发,军机处应对失策,饱受朝野的指责,何不借此机会参奏各位军机大臣,来个一窝端?

盛昱这个看似更加激进的方案隐藏了非常巧妙的心思——谏官们经常因政策上的分歧参奏军机大臣,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参奏全体军机大臣的折子,在紧张的战时局势下,清廷高层怎么会加以理会?肯定会按惯例不予理睬,参奏张佩纶的事自然不了了之。这样盛昱即给了张树声面子,又不至于让张佩纶难堪,可谓一箭双雕的妙计。

可是,连盛昱自己也没料到,他的锦囊妙计将要在官场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躺枪"的军机处
1884年4月3日,盛昱上奏慈禧,指责中法战争清廷屡战屡败皆因用人失当:云南巡抚唐炯、广西巡抚徐延旭都由张佩纶、李鸿藻推荐,但二人颟顸无能,造成战事一败涂地,理应追究张佩纶、李鸿藻的失察之责。奕䜣、宝鋆等军机大臣坐观成败、用人不当,也该负有连带责任。因此,请慈禧下旨议处军机处各位大臣,严厉申斥,令其戴罪立功。

"......张佩纶资浅分疏,误采虚声,遽登荐牍,犹可言也;李鸿藻内参进退之权,外顾安危之局,义当博访,务极真知,乃以轻信滥保,使越事败坏至此,即非阿好徇事,律以失人偾事,何说之辞?恭亲王、宝鋆久直枢廷,更事不少,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龢之才识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观成败,其咎实与李鸿藻同科......" ——《晚清宫廷实纪》

军机处

盛昱的折子递上去之后,被慈禧留中(即不下发军机处处理)。但无论是挑事的盛昱,还是朝中听闻此事的大臣,都没觉得会引起什么风波。常伴慈禧左右、消息灵通的军机大臣翁同龢也仅仅是觉得有点奇怪而已:

"盛昱一件未下,已四日矣,疑必有故" ——《翁同龢日记》

但是有人察觉到了一场席卷军机处的风暴即将来临,这个人就是张佩纶。

盛昱的折子被留中后,张佩纶就听到了消息。很快,他就在给李鸿章的信件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盛昱的折子参奏张佩纶、李鸿藻无关痛痒,要害在于指向了恭亲王奕䜣。整件事情的背后有醇亲王奕譞、翁同龢的阴谋,而且,此次参奏很有可能引发政局的大变动。

事情的发展被张佩纶料到了一大半。慈禧将折子留中的这几天一点都没闲着,她先是召见醇亲王奕譞,之后又与孙毓汶等心腹多次密谋,准备对军机处做个大手术——张佩纶猜错的,只是翁同龢并没有参与密谋。

张佩纶与李鸿章之间的信件

4月8日,张佩纶预料中的风暴降临了。慈禧经由内阁发下明谕,指责奕䜣等军机大臣尸位素餐、只知明哲保身、贪恋权位,毫无振奋朝纲、匡扶时局之志。对中法战事处置失策、用人不当。因此,下令罢黜奕欣、宝鋆、李鸿藻、景廉、翁同龢全部5位军机大臣的职务。并将恭亲王开去一切差使,令其家居养疾,不得干预朝政。军机处由礼亲王世铎、阎敬铭、孙毓汶等人接管,幕后操盘的乃是醇亲王奕譞。奕䜣的另一个大本营总理衙门也遭到了清洗,由新任军机大臣阎敬铭领衔,同时,废除了军机大臣兼任总理衙门领班大臣的惯例。这次政局剧变,被称为甲申易枢。

这场看似突然的政坛局面,其实是慈禧与奕䜣之间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辛酉政变之后,虽然慈禧通过垂帘听政制度正式参政,但是朝廷的实权掌握在奕䜣控制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手中。名义上各类旨意皆要秉承太后、皇帝的意志,但在实际处理中,绝大部分都是奕䜣在做决策:

"两宫初政,春秋甚富,骤遇盘错,何能过问?所承之旨,即军机之旨,所出之谕,即军机之谕,此亦事实上之不可掩者也" ——《客座偶谈》

随着政治经验的丰富和野心的膨胀,慈禧不能忍受大权掌握在奕䜣手中的局面,开始逐步着手从奕䜣手中夺回最高权力。奕䜣本人也很专权,当然不会轻易的交出好不容易到手的大权,因此慈禧、奕䜣发生过多次冲突,好在当时慈安太后在世,可以协调关系,让两人不至于撕破脸。

慈禧

随着同治暴毙、光绪登基、慈安病死,慈禧第二次垂帘听政,一方面没有了慈安的制约,另一方面独自控制皇帝,慈禧很快就在与奕䜣的权力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奕䜣虽然明面上不断对慈禧做出让步,态度也愈发谦恭,但是内政、外交大权的核心支柱——军机处、总理衙门两大部门奕䜣一直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大权独揽、打倒奕䜣,慈禧必须消除奕䜣对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控制,这也是甲申易枢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盛昱的上奏如同及时雨一般为慈禧罢黜奕䜣提供了天赐良机。

首先奕䜣集团在中法战争中表现确实不好,犹豫不决、屡失战机,受到了朝野内外的指责。

其次,经过慈禧几年的精心扶植,对奕䜣非常不满的醇亲王奕譞、孙毓汶等人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可以随时顶替奕䜣集团的位置,作为慈禧操盘政局的工具。

因此,慈禧利用盛昱参奏军机大臣的奏折大做文章、借题发挥,一举罢黜奕䜣等大臣,通过易枢摧毁了奕䜣集团,独掌朝政。

不过,无论甲申易枢这手在宫斗的火候上有多么炉火纯青,朝野之内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变动给惊呆了,一时间舆论鼎沸。

奕䜣

上折子的盛昱没想到能弄巧成拙,居然真就把军机处给搞垮台了。这当然不是他的本意,即便按奏折里的意思,盛昱也只是要求申斥各位大臣。在慈禧下令罢黜奕䜣等人的4月8日当晚盛昱又上了一份奏折,力陈恭亲王才智卓越,无人可替,恳请慈禧留下恭亲王和李鸿藻在军机处行走。

慈禧见到盛昱的第二份折子,直接就发飙了,把折子撕掉扔在地上,大骂盛昱这个奴才"利口覆帮,御使官家不任一人"——盛昱简直是没脑子的笨蛋,完全不体会领导的一片苦心。

除了盛昱之外,许多大臣都上奏请求留任奕䜣,要么被留中不发,要么被下旨申斥。慈禧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奕䜣必须下岗,谁再为恭亲王说情,谁就是找死。

但还是有不怕死的人站出来为奕䜣转圜,这个人就是张佩纶。

大丈夫
张佩纶并非奕䜣一党,早年因政策分歧参奏过奕䜣。李鸿章曾经给张佩纶去信,让他注意与恭亲王搞好关系。张佩纶在回信中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个人感情上他本人对奕䜣并无好恶,参奏奕䜣完全是出于公心。

李鸿章

奕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