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寓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4-08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第2个回答  2020-04-11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两暑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没有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