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时期与外界的文字分布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8
两宋时期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陈桥兵变的历史背景,应从唐代中期以来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后周政局的特殊机缘求得。唐代中期以后,地方藩镇中经常出现骄兵悍将拥立或废黜主帅的事情。风气所及,至五代更甚。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主,是这种风气影响下的结果。而科举制在唐代的发展,士族门阀的衰落,整个社会心态上摆脱了等级制度的束缚。五代时期政权更替的频繁,更使得人们缺乏忠君观念。即如冯道,五代时期历仕四朝,在三朝做宰相,在相位二十余年,按照传统统一政权行政的逻辑,并不以朝代更迭为意,自称“长乐老”。做臣子的可以不忠君,也无法作到忠君。野心家们则蠢蠢欲动,“称王称帝者如春雨之蒸菌,不择地而发。……延及石、刘(石敬瑭、刘知远)之际,无人不思为天子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当时军阀安重荣就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乎!”
后周的政局为赵匡胤夺权提供了机会。赵匡胤本是郭威手下的一名小军官,参加了郭威代汉建周的兵变,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提拔为归德军节度使。在受命整顿和扩充禁军的过程中,拉拢了一批亲信如石守信等,用宋朝国史的说法就是士卒咸服其恩威,而人望固已归之。周世宗去世后,“主少国疑”,继位的皇帝才七岁。赵匡胤凭借着顾命大臣的身份,匿废遗诏,控制了整个京城(开封)禁军。
经过一番精心部署,赵匡胤在后周显德六年(959)十二月初四日凌晨,发动兵变,从开封西北的陈桥驿回师开封,废周建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预谋、有计划的夺权事件,而不是象《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说的,是“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以黄袍加身,赵匡胤被迫而从。
兵变后,开封和其它地方的局势都没有失控,一切井然有序,一改晚唐五代以来兵变导致的无序状态。这就为宋朝避免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打下了基础。在每一次兵变之后,纵容士兵剽掠,是五代时期的积弊。而当赵匡胤的军队进入开封后,即时解甲归营,市井不动,略无骚扰,博得了满城赞誉。父老相贺曰:“五代天子皆以兵威强制天下,未有德洽黎庶者。今上(指赵匡胤)践祚未终日,而有爱民之心。吾辈老矣,何幸见真天子之御世乎?”(《邵氏闻见录》卷7)。
是陈桥兵变之前的精心部署,使得赵匡胤能够顺应民心,在兵变之后迅速采取稳定局面的措施,为宋朝政治中的宽仁和平色彩,奠定了基础。所以,宋朝的史书上大书特书,认为“祖、宗以仁义开国”,“受命之日,市不易肆,仁之至也”,“祖、宗以来,未尝轻杀大臣”。而且,因此形成了宋朝的祖宗家法,“百年不诛大臣”,“不杀谏官”,“不以文字罪人”等。
所谓“祖宗家法”,是指在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基础上形成的两宋时期一直在遵循的政治准则。北宋初年,宋太祖及其决策集团对于自身实力及面临的局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们以比较理智的态度,采取相对宽缓平和的方式,化解了许多棘手矛盾;同时,也为国家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基调,宽仁尚礼成为两宋时期统治方针的主线。“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开宝九年(976年)宋太宗的即位诏书中,曾经明确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宋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着眼点是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如何防止人事、财政、军政等大权旁落;如何禁制百官间凭藉种种因缘相互朋比,以致构成为专制政权的离心力量;如何消除地方上已在或潜在的割据势力。用人格局中,贯穿着“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 和文武相制、内外相维、上下相轧等原则。
“祖宗家法”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针上,更是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宋朝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自建国之初即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因此,宋朝有着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形成、为其参政议政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在宋朝的许多士大夫看来,自三代以后,惟本朝由祖宗所立家法最善。
关于祖宗家法的具体内容,哲宗时吕大防分析为事亲之法、事长之法、治内之法、待外戚之法、尚俭之法、勤身之法、尚礼之法、宽仁之法等八项。这只是一种概括的说法。由于宋人在许多时期的不同场合都谈到“祖宗家法”,很难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罗列。“祖宗家法”是一个核心精神明确稳定而涉及面宽泛的综合体。它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应该循守的治事态度;既包括贯彻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参见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其核心精神就是宽仁尚礼的方针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原则,这都与北宋的开国背景有关。
北宋开国后不久,到太宗真宗时期,在各级官僚尤其是中央高级官僚之中,形成了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大臣们相信祖宗之法已经完美,只需遵守,如果妄有更张,将对国家造成伤害。宋人笔记《邵氏闻见录》卷六记载,太宗时的宰相赵普,在厅事坐屏后放置两个大瓮,凡是有人递交评论时政利害提出改革建议的文字,他都将其投入瓮中,根本不看,等到瓮满之后,即焚于通衢。又如,真宗时担任宰相的李沆说,自己多年做宰相,“居重位,实无补万分,惟四方言利事者未尝一施行,聊以此报国尔。朝廷防制,纤悉备具,或徇所陈请,妄有更张,即所伤多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

这种政治风气形成的背景比较复杂,不可一概贬为保守。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守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持政策稳定性的一种表现,是对唐代以来“进士浮薄”风气的一种抑制。太宗真宗时期,用人极重资历履行,老成持重者受到重视。淳化二年(991),在选拔翰林学士时,候选人有张洎、毕士安等。最后用了毕士安,太宗的考虑是,张洎与毕士安相比,词艺、践历固然不差,“但履行远在下尔”(《宋史·毕士安传》)。宋代科举实行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宋太宗常常亲临殿试,“年少者往往罢去”(《宋史·寇准传》)。即如太宗时担任宰相的吕端,做了四十余年官后被提拔为宰相,还被认为是“骤被奖擢”。吕端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太宗非常信任他,下令宰相们讨论的事情,只有经过吕端拍板才能向皇帝闻奏,并称赞吕端为“大事不糊涂”(《宋史·吕端传》)。
最先对北宋此种束手束脚的条条框框和政治风气提出反对意见的,是真宗时期的宰相寇准。他敢于冲破祖宗家法的约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先后三次做宰相,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寇准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儒家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真宗用人是各取所长,互相补充又互相牵制,既用“好刚使气”的寇准,同时又用“宽厚多恕”吕端、“端方沉雅”的毕士安等,目的是使“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
北宋选官重资格,在当时高度专制和士大夫出路狭窄的历史条件下,自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一方面,可以保证选官的正常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请托和侥幸,阻遏凭借门荫入仕的高官子弟过快升迁,保证一些具有基层历练的官员能够逐步提拔;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掌握用人权的人进行一种无形的限制。要做到破格用人,保证破格提拔的是真正的贤能之士,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其难度很大。司马光曾经上过一道《论监司守资格任举主札子》,提出“朝廷执政止八九人,若非交旧,无以知其行能,不惟涉徇私之嫌,兼所取至狭,岂足以尽天下之贤才?” 过于强调资历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一些有才华的人被资历限制,无法得到破格提拔,各级官府尤其是中央决策部门需要的特殊人才也无法选拔出来,而且在完全按照资历选官的制度下,用人权实际上旁落于一些倚仗“例簿”的胥吏之手。这是君主独裁制度的一种自我反动。
寇准做宰相期间,在选官问题上采取了一些突破资历限制破格用人的措施,当寇准看到胥吏们拿着《例簿》准备任官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寇准被攻击“为己售恩”,在某种程度上也触动了皇帝的权威。因为在专制体制中,包括宰相在内的各级官僚,只能以资格用人,只有皇帝才有破格提拔、不次用人之权。寇准的作为,结果是触动了各方面的利益,不久被罢相。
寇准的结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北宋政治风气的大背景。不过,情况到王安石的时代有了一些变化。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在新的政治形势面前,思想的禁锢有所松动,宋朝士大夫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可以怀疑古代的圣人,可以批评周公孔子。王安石的学说被称为“新学”。他在给仁宗皇帝的万言书中,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改变法度,根据“所遭之变”和“所遇之势”进行“改易变革”,面对变革,要有一种“三不足”的精神,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通过自己的学识和历练,成为同时代人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正如他自己在《登飞来峰》诗中所写的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即使风气有了变化,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主持变法改革,需要面对的同样还有祖宗家法和守成循默政风的束缚。我们暂且不论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仅从他提出的“三不足”精神来说,王安石的政治勇气就是十分可贵的了。他在提拔下层士大夫方面,与寇准有相同的思路,努力打破按资历升迁的成例,并对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
契丹出自东胡,与鲜卑同源。北魏时开始见于史籍,居住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以北,分为八部,传说是契丹始祖所生八子之后。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盟长,称可汗。一种观点认为,今天生活在黑龙江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大贺氏的后裔。唐朝中期,大贺氏联盟在动乱中瓦解,遥辇氏在重建的联盟中担任联盟长,耶律氏家族担任军事首领,称夷离堇。到9世纪末,契丹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开始有了农业,并不断向周围地区进行扩张和掠夺战争。契丹人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迅速扩大。
901年,耶律阿保机为夷离堇,取得了许多军事上的胜利。907年,阿保机取得可汗之位,成为契丹的最高首领。916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后追尊辽太祖),建元神册,没有专定国号,仍以契丹为国名。五代时的后晋、南方的吴越、渤海、高句丽、回鹘、党项、波斯、大食、日本等政权,都先后派使臣来到契丹。契丹占有中国北方的草原和华北农耕区的北缘,在当时的亚洲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
契丹建国后,在一些汉人的协助下,开始进行典章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委派汉人在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修建都城,称上京。还下令修建孔子庙、佛寺和道观。又创制文字,制定法律和各种职官制度。
926年,契丹攻灭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后为辽太宗)利用中原的混乱局势,帮助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取得了长城沿线的燕云十六州。947年,德光灭后晋,在汴梁模仿汉族礼仪接受百官朝贺,始建国号为辽。契丹在中原立足未稳,很快北撤,德光病卒于归途。
983年,年幼的辽圣宗即位,皇太后萧氏主持政务。在萧太后的主持下,辽击败了北宋的北伐,并转守为攻,迫使北宋签定澶渊之盟。辽朝进入鼎盛时期。到十一世纪中期以后,辽统治区域内边境民族的反抗日益频繁,尤其是东北的女真,开始对辽形成威胁。1114年,女真联盟长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辽天祚帝御驾亲征,被金击败。1125年,金兵俘天祚帝,辽亡。
由于契丹处在游牧、狩猎的北方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之间,对于不同的人口,采取胡汉分治的办法。契丹本身也具有半游牧半农耕的色彩,游牧和农耕两种社会经济形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在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形态中,辽朝契丹国显示出独特的国家风貌。在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中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方式并存,在政治制度上,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制度。
在中央,分设两套相当于宰相机构的最高机构。由于对太阳的崇拜,契丹皇帝的御帐朝东,在御帐南北分设枢密院,南北枢密院分别按照不同的体制和运作机制处理政务。总的原则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具体分工是“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史·百官志一》)。
在北枢密院以下的北面官系统中,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官职名称还采用了突厥、回纥以至汉族政权的一些职名,如称宰相、大王等。北面官系统除了按照契丹部落形式治理契丹本部族事务之外,还包括对被征服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管理。如奚、室韦等被征服后,按照契丹八部的体制,分编为新八部,后扩大为数十部,保留其部落的组织形式,由契丹委派节度使进行管理。
南枢密院以下是一个基本仿照唐宋国家体制建立的官僚系统,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机构。南面官系统面对的是农耕地区的汉人和东部的渤海人,设置州县,基本按照中原传统的土地法令和赋税制度进行管理。不过,州县不完全由国家直接管理,有一些州县是皇室下属的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有一些则成为贵族的领地,称为头下军州,又称投下。
辽朝的选官制度也是两套体制。高级官员一般是世袭的,称为世选。科举选官的地位并不重要,一般契丹人和北方民族并不参加科举,燕云地区的汉族大姓也多不由此途,只有农耕地区的汉人,才走科举之路。
此外,辽朝皇帝始终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处无常,四时迁徙,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僚要随着皇帝的行营活动。行营是皇帝进行军事训练和笼络归附民族首领的重要途径。由于皇帝并不固定居住在某一处,所以真正的首都是皇帝所在的流动的行营。而其所建立的五京,包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都相当于镇守地方的首府。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