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喜欢与人攀比,比不上心里就很失落,是心理疾病吗,怎么改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0

比不上心理失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啊,那如果比上了呢,你是不是就开心,自信一点?

你为什么要改变这样攀比的心理,也看不到你玩改变的动机,我觉得没问题啊。每一件事都有他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攀比的心理只是你愉悦自己的方式,因为比上了你会很开心,攀比的心理不影响他人,不危害 社会 没什么大不了。

比过了自己开心,有自信,比不过就想办法超过他,没什么大不了。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攀比心理,不用太担忧。

如果一个人连攀比的心理都没有,还怎么谈进步、谈成长。

国家和国家之间比Gdp,学校和学校之间比升学率,高考比学习成绩,生活中攀比无处不在。人生的路很长,比一比没什么大不了。

我并不认为喜欢攀比的人罪大恶极,也不是什么,相反人活着有欲望,有攀比心,往往代表着他们有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有争强好胜的进取心,他们有改变生活与命运的决心和勇气,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再 健康 不过,再正常不过,这些人值得尊重。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知足常乐“,往往这句话是说给那些确实没有天赋,没有能力,没有潜能和希望的 无能之辈 当药用的。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辈子随波逐流,他们努力都是徒劳,他们的天赋限制了成功,当他们伤痕累累,在这个世界上挣扎一生, 于是只能用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与人攀比“,“开心就好“这样的鸡汤鬼话,安慰受伤的灵魂。另外有钱人也希望知足常乐能够成为不是价值,因为唯有如此,他们的财富与地位,才不会被那些充满野心和上进的人惦记。

“不要攀比“这样的鬼话,对那些没有尽力拼搏的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让他们学会偷懒,放纵,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并且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这个的 社会 里面,人太容易对自己放纵,太疼爱自己,宠爱自己,以至于尚未努力过的人,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而感到自怜。

传统 社会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价值观渐渐的放弃了, 努力拼搏趋向于安逸舒适,开拓进取变成安于现状。往往用“不和人攀比“来安慰自己的人,追求行乐及时,他们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当下的快乐,而不在于拼命的付出。所以他们非常善于放过自己,在疲劳的时候,在觉得困难的时候,在尝试过失败的时候,那么退而求其次,不与人攀比,不与人竞争,只求自己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这种佛系的生活态度令这个世界变得消沉,缺乏斗志。 似乎变成了一种过分咬牙切齿,令人感到难堪的生活态度。凡有野心者都爱努力,凡努力者都较真,凡较真者似乎都是有些偏执,凡偏执者都不可爱的,凡是不可爱的人都被这个时代所唾弃。 野心,努力,执着,上进…这些曾经美好的词在当今 社会 全都成了贬义词。 因为具有这些个性的人,往往给人带来强烈压迫感,周围的人不得不也变得努力刻苦起来,而这个喜欢安逸的时代里,所有人都讨厌努力,都喜欢坐吃等死。

现代人没有了攀比心,而变得更加佛系。美其名曰,这是多元化个性化的 社会 ,实际上是回避竞争,回避与人之间的对比。这是一种懒惰而不思进取,是我们这个 社会 的前进动力逐步涣散的一个危险的标志。

什么叫做攀比呢?攀比这个词已经是带有了贬义的意思,但是如果改用见善思齐,那么是不是会更加好一些?

如果看到条件比我们好,我心向往之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这是不是属于攀比?

如果看到别人成绩优秀,做出了不小的事业成绩,那我们也迎头赶上和他一样的优秀,这是不是属于攀比?

如果别人活出了自我,感到了快乐,我们感到羡慕,于是也开始向他学习,这是不是属于攀比?

如果一个人的歌唱的很好,精通一门乐器,善于绘画和摄影,我们也因此想学一门技术和他一样的拉风,这属不属于攀比?

有人敢精竭虑下海经商,经过10年的打拼成为一名富翁,因为他的成功,于是也想去打工经商,这属不属于攀比?

凡是攀比者都是对生活有要求的人,攀比的对象往往是他们尚未得到的目标 ,既然人生存在差距,事业仍可上升,那么攀比又何乐而不为?

每一个人向往往高处走,都提起精神追求一个 社会 往前发展,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这难道不是一个人性所应该有的积极态度吗?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的排斥和抗拒所谓的攀比?归根到底是因为不愿意努力,不愿与人比较,避免在比较的过程之中感到内心的痛苦,恰恰是为了回避这样的痛苦,于是人就放弃了努力,似乎在自我的满足之中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这确确实实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混账想法。

总是喜欢与人攀比,比不上心里就很失落,肯定是心理疾病。下面我们来分析。

第一点,总是喜欢与人攀比,是一种自尊过度的表现。

以上所说的种种攀比心态,说明已经不正常了。下面我们试试怎样来改善。

一、正确的认知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①自爱,首先一个人爱自己是无条件的。无论你表现的好,表现的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被爱和尊重。

②自信,要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行动,只要努力过了,结果都能接受。成功了,我们再接再厉,不成功,我们总结经验,继续努力。

③ 自我观,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评估是否有根有据?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中,都占了绝对优势。

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客观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达到最高目标。

⑤学会聆听,主动请周围人提出对你的意见,并对他们表示感谢。无论他们提出的是批评还是赞扬,都不要主观否认,而是听进去,并与自己的行为相印证,进行客观的评估。

⑥认清自己的同时,也接受眼前真正的自己,学会爱自己,用更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

⑦自我观察,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我攻击的现象,要放下这些对自己批评性的。

⑧容许自己失败,在生命里偶尔的失败,也算是小小的成功,它让我们发现错误,修正行动,为下一次的成功添砖加瓦。

所以,不要再特意攀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积极,乐观的生活。保持一颗平常心,愿您的人生丰富多彩,快乐幸福!

不要和别人比,比完心就冷了,谁家都有好几套房子,一比都没法活了这,你只管心态好就行,钱都是身外物,死了带不去,不要比,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因为自己病太多,再有家里事你看不下去,就得管,弟弟在那要死了,你看不下去,你就得救他,几年就会失去一套房子,不能为自己活着,这也叫贡献,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 管好弟弟,咬牙也要让他活下去,现在他生活好,我很高兴,不和别人比,不比财产,只图自己兄弟安危,是我最大的幸福,救人一命胜三级浮屠。每当想起往事,想起过往,亲人是自己的最大支柱,没有亲人活着也没啥意义。所以不攀比。

我认为适当的攀比是对自身的一种激励。

攀比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称为良性攀比

学校里面学生与学生之间攀比成绩,肯定是对自身有一定的促进的,我看到这次考试的成绩又比同学某某低了一点,下次一定要努力超过他。

我看到我朋友买了一对好看的鞋子,我去做两个兼职,给自己也买一对。

第二种称为恶性攀比

看到别人的生活过的非常富裕,吃穿用度都比自己好,自己也想过这样的生活,于是采取网络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丝毫不计后果。

[得意]所以你最好把自己的失落感,用在对自己的激励上。想想自己为什么比不过他。

但是,自己赢才是赢,你靠别人赢他不算赢,他靠别人赢你也不算赢。

人能在攀比中进步,也能在攀比中迷失。

攀比,要把控有度,要良性选择。

你可以失落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是心理疾病,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这说明你有上进心,你可以把让你感到郁闷的事情记下来,找到你自己的目标,然后为自己的进步做点改变,慢慢来,相信你会更好的!不要否定自己,有消极情绪很正常!

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不知道题主的年龄,就从两种情况分别说起吧。

一、你是年龄不足五十岁的中、青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凡事喜欢与人攀比是有上进心的表现。谁不愿意被人羡慕呢?难道你愿意被别人笑话自己无能吗?具有攀比心理,是驱动自己进步的内在动力。怕被领导批评、被他人笑话是驱动自己进步的外在动力。

个人如此,政府也是如此。七十年代国家掀起了全国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就是要相互攀比,争先恐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

有了攀比才能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知耻方能后勇。

二、如果你已步入中、晚年。临近退休了,甚至是已经退休了,这个年龄段儿的人要想在事业上再有所大的作为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如果还是为了名利相互攀比就显得有些不合适宜,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心理疾病,最多也就是经历了长期奋斗过后养成的习惯而已。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及时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的时候,否则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奋斗了大半生,经历过成功、也承受过失败。人生起点不同,家庭背景以及生活阅历都不同,又何必强求自己的成就非要与别人相同呢?“知足常乐”不只应该成为座右铭,更应该是中、老年人的心里铭。

花鸟虫鱼、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游山玩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爱好吧?择其一二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控制自己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