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而矛盾的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一箩筐装满米,2个人做实验。甲每次从箩筐中拿走一粒,乙就看一下箩筐并回答能否看出米少了;之后甲再取走一粒,乙再看再回答.......一直循环这个过程,直到乙能看出米少了为止。
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在某次甲拿走一粒米之后乙发现米少了,那么意思就是说在这前一次乙都无法分辨米少了没有,而再取走一粒之后就分辨出来了,在一大筐米中少一粒乙都能发觉?如果乙一直都不能发觉,那么不可能满箩筐米一粒一粒拿走了半框乙都发觉不了吧?
这个矛盾如何解释?
再形象一点(数字具体化):
10万粒米摆在桌上,一粒一粒的扔掉,直到人的肉眼能发觉它减少为止。很明显不可能当米减少了一半都发觉不了吧???但50000~100000之间,什么时候会发觉呢???假如是还剩80000粒的时候发觉,但那80001的时候还没发觉吧,人的肉眼对80000和80001粒米都能看出谁多谁少??这不就矛盾了???

第1个回答  2010-11-06
第一次乙并未看出,但知甲拿走了,所以说米少了,第二次…接下来都是那样,当米少到一定程度时就能知道米的数量,或记下甲拿走次数,就知甲拿了多少米
第2个回答  2010-11-06
够哲学的一个问题啊
用量变和质变来理解:当乙一粒一粒的取米的时候,就是在积累的量变过程,这时可以说没有质变,没有甲可以识别的质变,因为人的眼分辨能力有限
当乙取甲看出之前的最后一粒米后,这粒米导致了甲能看出的变化,就理解为质变吧。
就是使这样了吧
第3个回答  2010-11-06
光头是秃子,长一根头发也是秃子,两根也是秃子……那么长几根头发才不是秃子呢?

这些都是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问题,在传统数学逻辑里是没法处理的,用兴趣网上搜索下。
第4个回答  2010-11-06
1、付出与承受对人的品行与才能而言成正比例。
2、思维对思维的切入(善与恶)有临界点。
3、感受作为存在是既定的。
4、取与舍的精神境界可以数字化,任何精神与意识都是可以数量化的。
第5个回答  2010-11-06
用高精度相机连接一台电脑,对比前后的图像差别就可以看出是否少一粒米。

电脑比人的优势就是可以进行单调,高速的对比。

如果这个人恰好记住了在某个位置有粒有特征的米(本质上没有相同的米)被你拿走了,他在你拿第一粒米的时候就能发觉少了。

你用“发觉”这个词。发觉是个变量,有人灵敏度高,有人低。即使同一个人状态也是变化的。

这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