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人之家庭六步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王善人说:“人的存心不同,一时一样。所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这叫遗传性。就像辣椒结子必辣,酸梨结子必酸一样。作为父母的要是有不良的遗传性,能从我们的身上化去,叫做‘下荫七玄’了!

父母性善,儿女也一定性善;父母性恶,儿女也一定恶劣。所以有孟母才有孟子。

父亲的性子有病,好像栽花伤着根;母亲的性子不好,如同谷种受了热,都不能滋长。

父母的心性不好,儿女绝不可能会好。若是心性好的时候生的儿女,后来父母的性子变坏了,儿女必定天折。父母性子坏、业力重的时候,生的儿女,以后父母做了大的功德,带业轻的儿女,自然变好,带业重的,也得死亡。这是伦常间的感召。因此,人的修咎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社会国家的治乱兴亡,也要看每个家庭中,父母的心性所感应而生的儿女如何,但凡社会国家要坏,都是因为多数父母,恶业感应,生出的儿女,行为越坏越发达,再遇时机,就酿成滔天祸乱。追本溯源,都因为未注重根本教育的缘故。古语说“良弓之子常为箕,良冶之子常为裘。”从古至今,圣母都是贤女,贪夫必生孽儿,就是根本教育的铁证。王善人曾说:“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宁,天清地宁生下的小孩赛神童。”

古时候的人,所说的胎教是:孕妇目不视邪色、耳不闻淫声、口不出恶言、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王善人廛的胎教是“志教”。什么是志教呢?就是孕妇要定住志(志诚不息的意思)----自己敬仰哪位圣贤仙佛,希望生下的子女像谁。主一心一意的格物他的道,反复阅读他的嘉言懿行,甚至悬挂(或供奉)他的圣像,每天所见、所思、所存,都不离开这一位圣贤仙佛精诚感格,胎儿就会具备这位圣贤仙佛的气质,这就是“志教”。

婴儿喂食母乳最好,已成为普通的卫生常识。有吃奶孩子的妈妈,如果生气或上火,乳婴吃了这种奶一定生病。所以,乳婴的疾病,都在妈妈身上。妈妈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婴儿才会身心健康。乳婴虽似无知,他吃奶的时候(不食母乳也是一样),总是看着妈妈的脸,妈妈脸色上喜怒哀乐的表情,直接影响到乳婴的心性。所以这时要用“色教”,总保持和善快乐、微笑的面容,最为重要。

襁褓时期,妈妈最为劳神。看护适当,婴儿身体便不受制。各国风土、气候、习惯不同,照顾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日本襁负于背,我国襁抱于胸,都有适当的位置,第一有益小孩的卫生,第二收拾方便,大人不苦恼,第三经济上不靡费,可经久如法处理。

婴儿初生时,妈妈就应该“叫(呼唤)性”。

王善人说:“婴儿降生以后,听他的哭声就知道他是什么性。哭声急的是火,慢的是水,时哭时止的是土,大声哭,突然停止的是木,哭声响亮,连续不断的是金。认清他的气禀性之后,就要常呼唤明礼(火),这是木生火,男孩的顺运。若是女孩是木性,就要常叫柔和(水),这是木向水上行,是女子的顺运。日子久、性就化了。”

除了“叫性”,还要用“意教”。妈妈的意念不清,小孩必好哭,好像小孩的心情和妈妈的心情,有一条无形的线牵着似的。因此妈妈的意要清,不胡思乱想,意念中总认为我的孩子最乖,最有出息,小孩也必乖巧。

从出生到满一周岁,叫做婴儿,体质发育最快,寒热饥饱,都要特别留意,更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妨碍婴儿发育。除上述“叫性”、“色教”、“意教”之外,婴儿有浓厚的接受提示性。如婴儿手内玩具,被人夺去,父母赶快提示说:“我的孩子好让人,别人拿去便不要。”婴儿就不哭了。婴儿还有强盛的依赖性,总喜欢找人抱,若是哭着找人,大人不理他,他知道这方法无效,就不哭叫了,静待妈妈来,渐渐养成耐性的美德。婴儿稍大一点会讲话,就要“教命”。

王善人说:“稍大一点会说话,便要教他叫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使他知道长幼尊卑。”这是教命。

至三岁是幼儿时期,幼儿的体质发育较迟,动作多属本能性,缺乏自觉的能力。

儿童天性好动,好敲打东西、摔破、投物品等,也是发育的自然方法,不可强加压制,因为不能发泄活力,最易生病。儿童稍长大一点就喜欢户外游玩,射击舞蹈,利高声吵闹、嬉笑奔跑,父母因势利导,便是儿童的体育。

儿童的模仿性大,看见乞丐学讨饭,遇见盲人学瞎子。幻想力也大,以竹代马,用叶当舟,架桌为楼之类,都是发挥他的幻想力。好奇心也大,遇事打破砂锅一一问到底。父母千万不要厌烦,这正是启发儿童智慧的好机会。若能好好利用儿童这些特性,便是最好的智育。

儿童有接受提示性、报答心和积蓄性,如儿童跌倒,父母说:“我的孩子跌倒总不哭。”儿童就会不哭了。王善人说:“就是小孩不听话,也说他听话,好哭,也说他不好哭,日子久了,自然能改过来。”儿童的报答心也是天性,父母常问小孩:“你长大怎样孝敬爷爷奶奶?”儿童听了便神清气爽,说出他的孝心。王善人曾说:“做父母师长的教导子弟,要常提老人和先人的好处,不拿老人的好处去教,就是悖道。如今学校里,只教知识,并且说老人是‘老腐败’,种下这种因,子弟的知识越高,越看不起老人,所以才养成不知孝悌,不明礼让的风俗。”儿童好积货许多小东西,收藏起来,充分表现他的储蓄性,父母应引导他养成储蓄的习惯,这些都是儿童的德育。

儿童教育,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儿童判断是非的能力,毕竟有限,父母要保持“是是非非”的态度。例如:儿童的行为正确,就用笑脸嘉许,行为不对,就用严肃的面孔,使他知道这种行为不受欢迎,久了儿童自然会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若是儿童表现出一些小聪明,明明是不对的事,可是引人发笑,父母也笑起来,这等于鼓励他做坏事,或者由于偏爱,孩子会撒娇,就放任他的过错,也等于是害孩子。所以,保持正确的是非态度,是最重要的,小的事情或初犯的时候不注意纠正,等发展成大毛病,再想教就迟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