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教师成为领读者 ——我的阅读主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让每一个学校、每一所城市都能书香充盈,让真正的全民阅读成为现实,这,是我们的理想。看看现实中,却有多少成年人,多少孩子都是不爱阅读的,一年难读一两本书的人大有人在。让所有的孩子、父母都成为读书人,老师,应该要成为实现这个理想的责任人,成为责无旁贷的领读者!

一、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读书人。

1.教师读书,能让自己更专业。 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以前说,“要教给孩子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拥有一桶水哪够滋润孩子那强烈的求知欲,应该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来自于教师日积月累的阅读,来自于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自己不断的阅读学习,才能了解现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发现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理解教育,才能在复杂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

2.要成为孩子、家长阅读的榜样。 正像《朗读手册》中所说,只有你自己真正的爱阅读,才能影响感染学生。正如你只有真正得了感冒,才能传染给别人一样。只有教师自己每天沉浸在书香中,才能把这种美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只有教师每天手棒书籍,才能让孩子们有模仿的样子,才能让教师成为孩子读书的追随者。

二、 教师引领阅读要讲究方法。

教师成为读书人只是引领学生阅读的第一步,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指导来实现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1.依据年段特点,明确阅读任务。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每个年龄段是有不同的阅读任务的,我们只有科学地指导,才能让孩子们在最恰当的时机读到最好的书,养成最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为海量阅读扫清障碍。所以这个时期不是不要阅读,而是更多地是为识字服务的阅读。要大量读绘本,图画书,以及桥梁书。如果孩子的识字量不多,还可以实践魏智渊老师倡导的“长文挑战”活动,在一二年级实施后,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大量识字。

三四年级的任务是海量阅读,按照魏智渊老师的说法,这是让学生行成自动化读写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时段,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大量的读,远不是课标里要求的那几百万字,学生完全有潜力在这两三年读上几千万字。也只有有了海量的阅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才能形成,才能为高段的经典精读做好准备。

五六年级要进行经典书籍的精读,要评析书中人物,要进行主题探讨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才能关联学生的生命成长。另外,高段的阅读慢慢地要从中段的故事类阅读转向文学类、广谱类阅读,拓展阅读面,深化阅读收获。

2. 丰富活动 样式 ,深化阅读 收获。

好书推荐。 在引领孩子读一本之前,一定要上好一节“好书推荐课”或叫“导读课”,可从书的封面入手,到作者介绍、目录了解,精彩片断分享等,激发孩子阅读此书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

阅读推进。 有些书内容比较长,孩子还没习惯读整本书的时候,很有可能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这时老师一定要上好“阅读推进课”,教师可就学生已阅读的内容进行知识抢答比赛,或读书心得分享,让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还可以对后面的精彩内容进行小部分“剧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引领孩子兴趣盎然地读完整本书。

读后交流。 当学生读完一本书时,不能就此打住,还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引领孩子深度阅读,才能达到阅读收获最大化的效果。比如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人物”演讲,可以开展“我的读书分享会”,可以举行“我与书中人物对话”活动,还可以进行“读书心得手抄报比赛”“书中人物思维导图”展示,“读后感写作比赛”等等一系列读书活动,深化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深层次思想共鸣,进而达到深度感悟的目的。

朗读经典 。 《朗读手册》中讲到,经过研究发现,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朗读故事,都能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李镇西老师对中学的孩子每天坚持“朗读经典”连播,孩子们就在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走进经典。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更应该通过我们的声音,把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与喜爱传达给学生。我近几年给学生朗读了《爱的教育》《夏洛的网》《一千零一夜》《细菌旅行记》等作品,发现了神奇的力量。没读几天,班上孩子就已经自发地买了这本书在阅读。《朗读手册》里面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想,我们教师又何尝不能做这样一位读书给孩子听的老师呢?对于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孩来说,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呀!

故事爸妈(爷爷、奶奶)进课堂。 除了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可以组织部分家长到课堂中来,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促进孩子们对阅读的喜爱。

共读共写活动。 要求学生读的书,老师一定要先读,或者与学生一起读。读完后,与学生一起写下自己的感悟,既是梳理自己的思考,又能为与学生交流作准备。师生共读共写,才能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在共同交流中引领学生深度理解,又能在读写中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的作用。

3.立足课堂实践,做实学科阅读。

语文学科承载着推广阅读的重头戏。教师要依托教材这些例子多方位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主题阅读,比如三四年级的童话主题,五年级的历史故事主题。可以拓展相关作者的系列作品进行阅读,比如六年级的走进鲁迅的单元,可以大量阅读鲁迅的文章。还可以由一篇带出整本书的阅读,比如学完《草船借箭》拓展阅读《三国演义》,学完《祖父的园子》拓展阅读《呼兰河传》等。

其他学科依据教材内容提前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拓展对这个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建立“两套教学大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比如数学学科在学到关于路程问题的内容时,可以提前推荐相关的文章、书籍给学生阅读,当学生学这个内容时,就是轻而易举了。

4.摸清阅读情况,优化阅读指导。

教师要对班上孩子的阅读情况做一个很细致的了解,哪些孩子已经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对这一类孩子,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上,而是要引领他们往阅读的广度、深度上拓展。教给他们深度阅读的方法,推荐有难度的书目给他们阅读。哪些孩子还只是处在阅读的初期,还没有形成牢固的阅读习惯。对待这一类孩子,要注意强化他们愉快的阅读感受,给机会他们分享阅读的故事,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取成就感,才能让他们成为阅读的长住民。哪些孩子还一点都不喜欢阅读,对待这一类孩子,需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入手,不要提任何阅读的要求,只要他们会拿起书本就行,另外,教师一定要多给他们朗读故事,让他们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喜欢上阅读。

三、教师要多管齐下,缔结家长同盟。

    我们都知道家校合作,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尤其如此。可是,有不少家长观念跟不上,留守孩又多,很多家长认为能读好国家教材就不错了,对阅读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提到要买书给孩子看时,就去上访,说老师推销书什么的。那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花大力气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力量,为我们的阅读推广创设良好的环境。

1.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宣扬教师思想,取得家长信任的好时机。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比如开学第一次家长会,我们就可以围绕“阅读成就美好人生”等主题,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可以从名人故事,到身边优秀的同学,从犹太民族的阅读习惯,到国人的人均阅读量,从高考改革到统编教材的特点,一点一点地跟家长聊,让他们进行一次关于阅读的思想洗礼。接着要教给家长“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家长首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每天全家人固定时间一起阅读、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家长每天读书给孩子听等,让家长不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明白自己要怎么做,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我们的同盟军。另外还可以举办“家庭好书展”等活动,让家长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会深受感染,让家长去影响家长。

2.常写家校信。

“家校信”是教师与父母之间一种便捷,且能直抵人内心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郭明晓老师、俞玉萍老师、何丽萍等教师,都坚持给家长写信,与家长交流自己的教育思想,引领家长共同成长,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而出谋划策。我们同样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写信给家长,向家长宣讲“阅读的重要性”,向家长渗透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一次一次又一次,水滴都可穿石,何况是一个个爱孩子的父母?我想,只要家长们认识到我们老师是为孩子着想的,一定会认可我们的倡议,会和我们一起重视起孩子的阅读。

3.全面家访。

“家访”这个传统但却时常被人遗忘的家校联系的方式,在推进学生阅读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走进一个个学生家里,我们可以首先关注家里的书有多少。当发现有一个放满了书的书架时,可以拍到照片发到班级群好好表扬。当发现家里的书了了无几时,可以面对面,真诚地跟家长讲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会、家校信,这都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有些家长依然觉得这不重要,可做可不做。但当你走进每一个家庭,与每位家长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时,也许他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真的很重要。

4.用好微信群

微信已走进每个家庭,班级微信群正是宣扬教育思想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常常转发一些关于“阅读”的文章,让家长知道这不只是老师一面之词,全国各地的人都在说“阅读的重要”,别人的优秀都是因为“爱阅读”,那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于别人。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微信群给孩子推荐好书,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孩子每天坚持阅读打卡等。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家长接受了要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的思想,且行动起来,与老师一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要让家长读起来。 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是个爱阅读的人,孩子们不爱阅读都不大可能,所以,我们不但要告诉他们孩子们阅读的重要性,更要让孩子的父母们读起来,成长起来。我们教师可以给家长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可以让父母与孩子们共读一本书,或者组建家长共读群,让家长们在一定的氛围与鼓励下,慢慢地读起来。

朱永新教授说过“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可是我们很多的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那我们老师就要担负起这个“培训家长”的责任,通过“家长会”“家校信”“家访”“微信群”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改变家长的思想,让他们成为我们教育真正的同盟军,只有这样,我们教师的很多教育行为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师要成为社区的领读者。

我们教师不但要在学校里推广阅读,更要走出校门,在社区里进行阅读推广,为营造书香城市出一份力。比如定期在社区里举办读书会,推荐各类阅读书目,给社区里的孩子、老师进行经典朗读,让学校里排好的儿童剧在社区里表演等,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让阅读的种子在社区里扎根、成长。

总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实现全民阅读,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教师连接着千家万户,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去指导,用自己的情怀去感染。相信,每一个爱阅读的、积极推广阅读的教师背后,都会有一个个爱阅读的班级,以及一个个溢满书香的家庭。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