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乾隆行宫的云龙山行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云龙山是苏北名山,由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山上巨石嶙峋,林色幽美。全长3公里,北毗连市区,海拔142米。苏东坡在徐任知州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书写的“放鹤亭记”碑现仍存山中。 乾隆皇帝为何四次来徐州 ?这不能不讲到千百年来古城饱受水患的历史,今天,流经徐州的黄河故道仍比地面高出4至6米。关于徐州水患的记载,历史上有很多,记者查询到一处颇有意趣的记述。北宋熙宁十年七月十七日,黄河于澶州决堤夺泗,徐州城水深二丈八尺。苏辙目睹兄(苏轼)率众抗洪业绩,以兄为豪,与兄共游洪水后的防洪河段,便赋《陪子瞻游百步洪》诗记事,其中“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两句,形象地让我们看到当时三水(黄河、汴水、泗水)于徐州城下汇合后形成的宽阔水面(江湖),一些专家认为“这句诗同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因此,饱受水患的徐州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逐渐形成了城下城、街上街的叠压层。其中最惨烈的当属明天启四年的黄水毁城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整个徐州城被埋在了地下,洪水退去,人们只得重建新城。可是,康熙七年因受郯城强烈地震波及,满城房屋又一次坍塌殆尽……到清高宗时,皇帝都受不了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秋,黄河在徐州孙家集一带又一次漫溢决口,微山湖水去路受阻而倒灌,徐属各地均遭水灾。乾隆皇帝闻讯后,急命主管工程的董役在徐州修筑堤岸,堵塞决口,并于次年(1757)四月莅临徐州视察灾情,当时随驾的大臣劝他不必亲自前往,乾隆力排众议,坚持来徐视察。他乘船北上,至宿迁县顺河集码头弃舟登陆。水灾刚过的徐州,饥民遍野,瘟疫流行,一派凄惨景象。乾隆皇帝下令测河身,涮河道,以使河道复旧。
徐州饱受黄河水灾,不断加高的河床使黄河成了一条悬河,城如仰釜,一旦发生汛情,就有倒灌之险。乾隆下令加固增筑河堤,并在徐州城北门外河堤上设立测水标志,以监视黄河河水的涨落,同时颁旨减免百姓的赋税,以工代赈,向百姓发放除疫药物等。
此次视察以后,乾隆看到黄河对徐州的威胁非短期可以缓解,便指示地方官修建行宫,以便日后来徐“阅河”时居住。时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亲自查勘,选定了行宫的地址。他在奏折中说:“有地数十丈,高爽平坦,可建行宫。其在郡城之南,云龙山之北,远近适中。臣相度再四,此地最为妥协。”乾隆批到:“行宫之事,不必另择地,此不过在(龙神)庙旁就便一宿之地可耳,何须多费?庙墙周围宽展,足容数间,憩息一宿为妙,钦此。”行宫虽是扩建,仍反映了皇家宫殿与气派。乾隆皇帝看后,十分高兴,亲笔题写了两幅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宵”;“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想见当年行宫秀丽宜人的景色。
试衣亭里三题诗
在徐州,流传着许多乾隆四巡徐州时的传说,但有证可考的却不多见。据《徐州府志》记载,乾隆一生四次来到徐州,除第三次外,其余三次在徐停留期间,均游览了云龙山,而且都创作或题写了试衣亭诗。试衣亭是根据苏轼的一首诗建造的。苏轼的诗为《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乾隆第一次来到徐州,由于前一年黄河铜山北岸孙家集河水漫溢,灌入微山湖及荆山桥河,铜、沛、桃、海、沭诸州县被淹,乾隆看到灾后徐州人民缺衣少食的情景,心情比较沉重。他在游云龙山时写的《试衣亭用苏轼韵》,也体现了这种心情。乾隆第二次来到徐州,看到徐州人民一番安居乐业的景象,心里甚感欣慰,兴致勃勃地游览云龙山,写下《试衣亭用苏轼韵二首》,其中表现出一种比较欢快的情调:“放荡云龙试点衣,故人赴选趁行晖。临期那契立京国,一片心随去马飞。”“稍喜徐民足食衣,马头莫漫颂宸晖。前巡茕状犹满眼,祗觉流阴迅似飞。”乾隆四十九年,他最后一次游览云龙山,这年,他已七十四岁,大概是由于年高,精力已不如前,他没有再创作有关试衣亭的诗,而是仿效苏轼的笔迹将苏轼的诗题写了一遍,并命“仍勒壁间,以存胜迹”。
乾隆行宫位于云龙北麓,现存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二座,1975年辟为市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其中以汉代画像石最珍贵。东院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碑园,小七玲珑,典雅秀丽。碑坊壁上嵌苏轼、岳飞等名人的石刻多处。 乾隆行宫改造项目2011年9月开工,行宫大门口的建筑原为上世纪90年代所建,重建的是清代风格的木结构建筑,整体风格与行宫仅存的大殿更加协调。乾隆行宫的主体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屋檐彩绘。图案以龙凤为主,还有牡丹、水仙、山水、亭台楼阁、蝴蝶、孔雀等,屋檐的正反面都有,彩绘细腻,富有美感。大殿外有22根粗大的立柱,工人全部用生漆加麻布包裹了3层,还要涂三四层油漆,保证不腐烂、不遭受虫蛀。另外,大殿一根4米多长的横梁出现弯曲,用了10道铁箍进行加固。把以前的水泥柱、水泥房梁等全部改成了木结构。
隆行宫的殿门里最长的横梁有4根,每根长6.5米,高45厘米,宽22厘米,每根重约1000斤。陆先生称,项目总共用木料100余立方米。在乾隆行宫大殿东侧的碑园内,陈列着唐代石幢和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帖刻石近百方。这次还对碑园内建筑风格进行重新改造,与大殿南侧的新建建筑风格一致,成为一组清幽典雅、秀美的清代园林式建筑。增加了一座小拱桥,一座曲桥,一座平桥。还重新修砌了临水平台,对水池进行了改造。届时,水池内将放入水和鱼,在水池边堆砌假山。主体和碑园改造主体已经完工,乾隆行宫和碑园预计2012年7月底全部完工并免费开放。
乾隆行宫始建于乾隆22年,是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徐州时,在原禹王庙基础上改建而成,现仅存行宫大殿,为市级文保单位。大殿坐北朝南,面阔3间13.3米,进深9.1米,檐高6.8米。行宫大殿1959年辟为徐州博物馆,以后进行过5次维修。1980年对大殿进行翻修,1990年对屋面进行维修,1992年对大殿屋面进行维修,1997年拆除了厢房,2006年对彩绘、梁架、油漆、地面、基台进行了维修。
改造全面完成后,乾隆行宫的庭院部分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场所,碑园后楼展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展示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参观者在欣赏碑园优美景色的同时,感受徐州深厚的传统文化。徐州市民将又多了一处以园林景观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免费休闲场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