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铅笔引发的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精进2》开篇作者采铜就让我脑洞大开,小小一枝铅笔,居然有如此精彩的发现和发人深省的道理。

        作者在观看寻常之物中说:铅笔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小玩意,但它却又特殊意义。因为不知有多少巧妙构思、突发灵感通过铅笔涂写展现雏形。后续还能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得以实施落地,作为成品面市。

        与其它笔不同,铅笔的字迹是可以擦除的,这就给使用者提供了充足的安全感。手握铅笔,我们不必担心写错或画错,只管意随笔尖、任意驰骋就是。因为它的随意,不好保存,人们不会用它写正式文本,所以他与永恒无关,只与当下有关,这和我们人脑记忆特别相似,我们脑中的想法稍纵即逝,短时记忆只能维持几分钟,其中只有极少部分转化成长时记忆。纵然是长时记忆,也会随着漫长的时间而消退或失去本真。因而,刻在脑中挥之不去的东西太少太少了,再浓的爱与恨都会随着时间变淡,这跟留下的痕迹相似。

      作者从多方面看待铅笔,让我耳目一新,把这一章反复看了多遍,铅笔和人还是很亲近的,小学生用铅笔时都很放松,因为用铅笔写错了不需要紧张,擦了重写就好了,所以不必为写错字而胆战心惊。而我们成人学点东西都紧张兮兮的,远没有这么放松。铅笔虽然很普通,除了学生和少数从业者之外,依然迷恋铅笔的人很少。但一件事物的流行与否值得研究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事物往往因为流行而被高估,或因不流行就被低估,人的从众心理会牵引我们步入错误的预设,忽视其有价值的信息。

        这章作者谈论铅笔,并不是着眼于铅笔本身,而是从四种观法:材质、造型、装饰、工艺不同的视角获得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信息,其中有些还是颇具有启发性的。

        材质:朴散为器,大制不割。木材、石墨和黏土不是太稀奇的东西,人类就地取材,用自然之物巧妙混搭,造出这素朴良器,真是智慧的创造。作者幽默风趣,说铅笔的笔杆和笔芯是一对苦命鸳鸯,卷笔刀便是它们的法海。石墨用掉多少,木杆子就要被削掉多少,真是生死相随了。铅笔本身设计就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精神。我想铅笔本是素朴的东西,使用它的人也大多怀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吧!

    良好的器具往往是两种或多种材质默契搭配的结果,笔芯和笔杆一黑一白,一软一硬优势互补,古人素朴的自然观里,就蕴含着这种平衡思想。

    造型:用几何学的眼光打量世界。我们所见之物,都可以抽象成一个或多个几何体的组合。,铅笔一般是一个正六边形柱体,六边形很神奇。蜂巢和多种天然矿石都具有六方柱的结构,乌龟壳也是六边形的单元构成的。

    装饰:可品风姿,可增见识。铅笔设计六个侧面,三面留白,传达了信息起到了该起的功用,效果更好,写字画画亦如此,适当留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品质:克制。

  工艺:察微知著,方知别有洞天。大家都会想当然的认为一定是先做好外壳,然后把圆芯穿进去,其实不然,而是两部分的外壳合二为一,才能形成完整的外壳。在铅笔工艺上的误会来自思考中的想当然。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一句非常富有智慧的话:“对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

        小小一枝铅笔作者都能有如此多的发现。对于日常所见的器物,我们都可以用这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同事也能拓展到其他有形或无形之物。

        这本书启发我们用完整眼光,致知阅世。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而观察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灵活变换我们的视角和焦点。要想使自己与时俱进,这本书会教你怎样更好地组合和迭代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认知层面对你的思维进行升级与精进。不同的人读之将会有不同精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