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普通话语法
普通话就是中国国语,是现代汉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 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 “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从普通话的定义角度看,它的语法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语言。但是,这个其实也不是很明了。我们一般人说话的时候,语法就一般是正确的,而且语法也有许多的变体,比如倒装啊等等,所以不用深究
什么是标准的普通话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主要由以下原因:

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考虑到新中国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区的人都说普通话,况且其作为官话有一定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的汉族人虽然有自己方言,但是也能说少许普通话,因此为了稳定大局,新中国顺势就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的普通话(Mandarin),即中文,国语,华语。是中华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工具。

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实际上,任何语言的普通话都是以这个语言所在的国家的首都的语音为基础音,以首都的话为基础方言的,以这种语言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英语被称为“国际普通话”,是世界各国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普通话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 (包括港澳):普通话;台湾官方:国语;东南亚华人:华语;学术界:现代通用汉语。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相当于美国英语、俄语、德语、法语等的非重读音节)和儿化韵。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坏(huài)”,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依据汉语拼音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3个声母(计入y、w两个半元音)、24个韵母和4个声调。

开口呼:无介音,指开头为a、o、e等元音。

齐齿呼:以/i/作为开头介音。

合口呼:以/u/作为开头介音。

撮口呼:以/y/作为开头介音。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称为“空韵”。注音符号以单独的ㄓ、ㄔ、ㄕ、ㄖ、ㄗ、ㄘ、ㄙ表示发音,而汉语拼音则统一用i标示。

现代标准汉语有儿化韵,注音符号会将“儿”字独立标音为ㄦ;汉语拼音候写成r且与前一字组成一个音节。

ㄜ(e)韵母在一些地方(如北京)通常读作双元音。

普通话中音的变化,主要分为变调、儿化和轻声。

如果上声字后面接着非上声字,亦即阴平、阳平、去声和轻声前,且该上声字不处于句末、不处于被强调状态时,常读作半上声。

当两个上声字连读时,第一个字的声调变得接近阳平。

在去声音节之前,“一”读阳平声,如“一定”。

在非去声音节之前,“一”读去声,如“一天”、“一年”、“一起”。

在词语之间,“一”读轻声。但表示序数时或数数的时候,“一”都读原本的阴平声。

“不”只有在去声音节前才变调为阳平声,如“握不握得住?”“不”即为阳平声。在词语之间,“不”读轻声。

现代标准汉语发音时,某些字音失去了其原有的声调,而变得轻而短促的现象,叫做轻声。轻声无声调。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
地方方言和普通话语法上有什么不同?
区别有很多啊 就拿吴语来说

普通话:我在找冰箱里的东西。

上海话:我在冰箱里找东西。
如何理解认识普通话的语法标准
语法比起语音和词汇来,是非常抽象的,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著的,因此语法的规范在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中是最为笼统概括的,最为空泛的。语法标准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语法是以“著作”也就是书面语作为标准的。为什么语法要以书面语而不是口语作为标准呢、这是因为以下一些原因:①书面语本身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是口语的高级形式,消除了口语中的那些随意性的不稳定的成分,严密精炼,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示范性;②口头语言多是现场发挥,不允许花时间来推敲,字斟句酌,不能仔细加工,不容易提高;③口头语言是不稳定的,看不见,摸不著,不便于作为标准。

第二,语法规范的书面语是以白话文著作作为标准的。这里的白话文就是指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贴近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这样就排除了文言文,也不包括那些文白夹杂的新文言,虽然文言文也是书面语,但不是白话文,不能作为语法标准。

第三,语法规范的书面语要以现代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标准。白话文著作很多,有古代的有现代的,前者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属于近代汉语的旧白话文,同现代汉语语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用作语法标准。这里的“现代白话文”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白话文著作。

第四,作为语法规范的书面语著作必须是典范的。并不是所有白话文著作都可以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典范”可以作如下理解:

①具有广泛性,具有代表性,长期为人传诵,能够成为使用语言的楷模;

②它是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使用的是现代汉民族的文学语言,吸收了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的精华,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③使用的语言精密、完整、正确,其中的一般用例是规范的,是典范的,不是著作中的全部用例,更不包括其中的特殊用例,因为即使是典范的著作,毕竟是个人的作品,个人使用语言的反映,其中难免有不规范的词句,所谓典范,是就其著作的整体说的,不是就某一个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④下面这些著作,可以作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的著作等等,这些作品是属于时代的,属于人民大众的,这些现代白话文著作都是应用书面语的典范,是人民大众进行语言实践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的书面语材料形成了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以上四个标准,是综合起来考察的,尤其是对典范的著作的理解,不能失之偏颇,不能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主要是看其规范的主流,而不是看其局部的语言疵点,即使是新文化运动之初的一些新白话文,由于受长期使用的文言的影响,其中也夹杂了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具有时代的烙印。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什么 请阐述?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言。语法标准就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普通话与一种方言的区别?
语音方面,上街这个词东北农村叫上gai(一声),词汇方面,太阳,有的地方叫日头。语法方面,我先去,有的地方说成:我去先。
普通话怎么理解的
普通话是每个人都应该会说的,是一种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种通用的语言形式。

普通话是我们学习说话的第一步,也是做一个文明人的第一步,要是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普通话都不会说,他还怎么去和别人交流呢?

普通话已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干什么,普通话都回荡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根据著名的语言学家周光有先生讲,我国56个民族工有80多种彼此不同的语言和地区方言,而我们每一个人又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固步自封,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吧,所以一旦我们身处异乡,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时,如果我们都会说一种共同的语言——普通话,那么,就不用再为语言不通而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了。

说普通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从大的方面而言,说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请我回答问题,我会努力让自己每说一句话,每回答一个问题,都清清楚楚。在这期间,我时常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说一大堆普通话,渐渐的,我把平时的烦恼,对着自己讲来讲去,说来说去,就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看事物比较看得开。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做得最好。人人都来参与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让普通话成为我们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说普通话,是你的需要、是我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说好普通话,请从我做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