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的名字来源于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7
双簧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慈禧太后的命名有关。清朝时期,黄辅臣是一位擅长单弦的艺人。在咸丰帝去世后,慈禧太后掌握了实权,她不仅喜欢看戏,也喜爱听曲艺说唱。据传,有一次黄辅臣被召进宫中表演,但由于年事已高,无法亲自演唱。若是不去,则是违抗圣旨;若是去了,又唱不了,结果可能都是不妙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的儿子同样擅长演唱,于是黄辅臣便带着儿子进宫。在表演时,儿子蹲在袍子下面演唱,而黄辅臣则坐着弹弦子,并模仿儿子的口形来唱。慈禧太后看到这一幕,非常高兴,称赞他老了反而嗓子变好了,仿佛返老还童。当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时,慈禧太后发现他的嗓音实际上是嘶哑的,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起初非常愤怒,但后来明白了这是一种演唱形式,反而感到新奇,于是免去了他们的罪责,并赏赐了银子,称他们是“双黄”,因为两个都姓黄,而且这种表演更加精彩。为了与京剧中的二黄相区别,后来在“黄”字上加上竹字头,从而形成了“双簧”这个名字。双簧是一种在北京城区流行的曲种,形成于清代中叶。最初是曲艺艺人在“全堂八角鼓”表演中的一种形式,原名“双学一人”。已知最早的双簧艺人就是黄辅臣。清末的“百本张”双簧钞本中曾提到:“我们学的故去的生意人黄辅臣。”而成于清嘉庆初年的车王府曲本《刘公案》之二十三部,描述了当时宣武门至西单一带的演艺活动,其中有这样的唱词:“三档就是《施公案》,这人在京都大有名,他本姓黄叫黄老,“辅臣”二字是众人称。”由此可见,黄辅臣在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在北京表演。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