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和发扬粉笔书法

字数不限,论文

第1个回答  2014-12-02
中国书法传统的继承及其创新
第一部分:关于书法传统的继承
一、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
1. 何谓传统。
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他的相对面是现代,即传统是一个相对概念。传统是世代相传的精神、思想、风俗、艺术、制度等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通俗地说,传统是既有的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一种既成事实。
2. 何谓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
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是有区别的。书法的传统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书法艺术的经验、精神、思想、技法等书法创作过程和技术手法。
传统的书法主要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传到今天的书法作品。主要有两大类:碑和帖。书体是正、草、隶、篆,是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传统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流动体。历史上有魏晋传统、隋唐传统、明清传统等等,各个时期都有他的传统。每一个时期给我们留下的都不完全一样。传统他本身也是流动的,就可以变成一个流动的载体,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书法艺术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变化、进步、发展。
书法从甲骨文到现在有三千多年历史,各个时期都有自己很明显的风格,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尚“质”。这是每个时期的基本特征,体现了每个时期的书法传统。

二、书法传统的继承
(一)从刻符到书法
1.汉字起源。
汉子起源众说风云,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说是伏羲氏造八卦书,有人说是仓 造字,还有的把神农氏与皇帝也拉来作为文字的祖先。但它的重要来源之一乃是具有原始图腾意义的图画和符号,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像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殷商时代甲骨及青铜器上的文字(距今约3500年)。这些都说明,远古的人们既是从纯自然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创造文字,也包含着信仰、祈求、崇拜和某种认知。文字首先用于占卜,甲骨文记载着大大小小的卜噬活动就是证明。
“书画同源”的说法,这里的“书”即指文字,这里的“画”即指图腾,随着图腾的神秘意味逐渐削弱,终于变为图案符号,成为一种装饰的对象,并直至充当记事符号。历史的进步和相当长的社会变革势必使得图腾标志向文字转化,从而为书法艺术的诞生烙下了坚韧的印记。如:刻符图、仰韶文化及大汶口文化之陶器刻符

2.书法的萌芽。标志是甲骨文。
出土于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龟甲、兽骨上记载了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殷商文字——甲骨文。一般认为,甲骨文是最早的书法,但是当时书法的意义仅在书写文字,还没有具备笔法、结字、章法这些基本要素。,其本身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功用和意义。就甲骨文在汉文学发展史上来说,它是也已形成的一种独特体系的古文字,具有汉子点画结构均衡、对称和一定的稳定性等带有规律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以象形字为本源的甲骨文结构由原来的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模拟,逐渐形成含有艺术造型因素的形体,从而为文字书写得以升华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所以说,甲骨文乃是书法艺术的萌芽。
3.书法艺术的形成。标志是李斯的《泰山刻石》。
从钟鼎金文到李斯《泰山刻石》。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早中期(于甲骨文同时期),最晚的金文一般是战国末期的,甚至还有秦汉的,时间跨度约1400多年。我们一般所说的金文多指具有典型书体特征的西周金文。两周金文是甲骨文的升华,整齐的直线为多变的曲线所取代,方正的空间也为歌侧的结构所取代。圆润饱满丰腴厚实的曲线美收到尊重,反映出西周人敦厚、质朴风度的时代书风。内在的骨髓力度显示出外形的稍有松散,使先民们铸造钟鼎金文经过翻模而变得无意圆润却丰富多彩。钟鼎上面的文字具有纪念意义,又有美化装饰器物的作用。浇筑青铜器对器物主人及其家族都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所以书写金文就是一件很庄严地事情,一定要写的正规、漂亮,以图传诸久远,而且现在范模上写文字,有的是时间装饰修描。
之所以说,金文是甲骨文的升华,就是因为金文是经过设计、安排、提炼的过程,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产物。如毛公鼎、散氏盘、墙盘等

如果说金文在青铜器上被大量铸制,是篆书在文化领域称雄的第一个显赫标志,那么,随着篆书的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文”的出现可以说是向“巧”过渡的信号。石鼓文是刻在鼓行石上的籀文,也是我国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被称为“石刻之祖”。共十个
秦统一天下后,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对汉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确立小篆为官方正规的书体,对汉字书写作了强制性的规定。秦始皇泰山封禅,祭天祀地,命李斯书写碑文、刻石记事。秦始皇手下书吏如云,会写字的人不少,为什么单单选中李斯书写碑文呢?答案只有一个,大家公认李斯的字写得好,最规范,最能体现秦代大一统的气象。所以,我们说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大书法家是合乎事实的。今天留传下来的《泰山刻石》,用笔圆转自如,规矩森严,结体平稳,气势宏伟,不愧为小篆书法之鼻祖。李斯作为当时公认的书法家这件事本身,也说明当时对书法艺术已形成一定的评价标准。
在秦代,汉子有了固定的形体,有了固定的笔画,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家,又形成了比较一致的书法美学观念。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书法艺术形成于秦代。
如泰山刻石图

4.书法的成熟和实用价值时期。标志是大量竹简和石刻的出现。
汉字在秦代形成固定的形体及笔画意味着汉字有了规范。然而由于小篆一笔一划严格的规定性,制约了汉字的应用。于是一些人就开始探索其快写和简约的书写方法,在笔画中用到了“波磔”,便形成了隶书和章草的雏形。汉字的简捷和快写推动了书法实用化和大众化。
如秦汉竹简、帛书、云梦秦简、马王堆竹简、居延汉简等

两汉隶书:
汉隶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这倒不是因为汉隶是一个鼎盛时代的典型字体,而是它独具一格的艺术为后人所喜爱;这也不是因为汉隶改变了篆书屈曲回环的笔道形态以便书写,而是它蜕变了具体象形的意义使之定型化、抽象化。所以,汉隶从汉字构造上冲破了“六书”的本意,将小篆中残存的一点象形文字遗意也逐渐泯灭了。更重要的是,与秦篆相比,隶书的潇洒和反拘束更成为了一种开放的典型,规行矩多,一丝不苟的恭谨变成了轻松活泼,流畅自如的抒写。人们常把隶书从萌芽到定型的过程叫做“隶变”,就是因为中国文字美化为造型艺术的途径往往随着隶书的出现、发展,而逐渐成熟的隶书成为了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和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西汉隶书,除了极少数的碑刻外,大量是出土的竹简、帛书等,而千姿百态、独具特色又端庄大方、浑厚朴实的隶书出现于东汉。东汉树碑定传之风盛行,目的是歌功颂德、流传后世。所以,碑刻既要请有名的学者撰文,又要请书法家来书写,以作为最理想的丰碑而长存不朽。正因为好些汉隶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成熟走上了全盛时期,实用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如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衡方碑、石门颂等

魏楷晋微及南北朝书法:
魏初仍使用汉隶,后经钟 等书法家们收集流行于民间的简化隶书笔法加以归纳,去掉明显的蚕头燕尾和左右波磔,终于促进了楷书的形成和确立。楷书是象形文字向表意文字过渡的最后阶段,是书法艺术向成熟迈出的决定性一步。虽然魏楷从结构到用笔都呈现出一种简淡古朴的雅拙感,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着过渡阶段的形体,但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简省、点画轻便,具有比隶书更便于书写的特点,因而从魏到晋至南北朝迅速得到普及,并成为大众也可以享用的财富。如:魏晋:十三子残碑、孔羡碑、王羲之黄庭经宝子碑、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等

这个时期出现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同时出现楷、行、草三种书体并逐渐成为魏晋南北朝书坛上的主要主体,造成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风格多样、各臻其妙的重要时期。

5.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发展时期。标志是从晋尚“韵”到元明尚“态”。
书法到了晋代已非常成熟,并出现了各种书体汉字不仅要写规范化、让人看得懂,还要追求一种看得懂以外的味道,也就是“韵味”。那时的书法尊崇“神采为上,行质次之”,大家都表现出一种飘逸脱俗、姿致萧朗的风貌,其代表人物是二王。二王书法艺术流露出的这种韵味风神,是以独具的艺术魅力,反映出晋代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此谓之晋尚韵。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鸭头丸帖。

唐尚“法”:唐代书法总体倾向是重视法度。唐代书家对前人的书法进行了总结,在书法结体和用笔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唐人的楷书表现出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的趋势。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追求自由浪漫及变现个性特征的狂草,体现了唐帝国开拓向上的精神。如张旭的古诗回帖,怀素的自叙帖。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苏轼说:“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黄庭坚亦说:“老夫之书,本无法也,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责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米芾说:“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宋代书法家们不泥古法,提倡适意的艺术主张和追求性情的创作思想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作品大多是行草书。如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米芾的黄溪帖等。

元明尚“态”:元明时期的书法偏重于模仿,注意在字的形态上下功夫,进入了一个复古的时期,大凡学书者纷纷效仿晋人,而求之于刻贴。赵孟頫提出“汉字千古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个主张在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两代的书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笔法,写魏晋人书貌,形成了书法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总趋势。

尚“韵”、尚“法”、尚“意”、尚“态”本身都是对艺术、对情趣的一种追求。在这个时期书法不仅是交流和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文人墨客聚会时的一种雅玩,兰亭序就是雅玩的产物。这个时期书法除实用外,书法更在努力的体现着时代的个性艺术特征。当然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在这几个时期并不是隔绝不同的,而是表现出了该时代的主流罢了。韵、法、意、态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自然在这几个时期里也出现了非主流的作品和人物。如颜真卿的祭侄子稿,张旭、怀素的狂草,杨凝式的韭花贴、夏热贴,徐渭的大草等。
6.书法的艺术化展现时期。
(标志是明中晚条幅和中堂的书写式样的出现)
明以前书法主要是一种实用的功能,在实用中追求艺术个性的释放和表达。而明中晚期出现的条幅和中枣的创作形式,则纯粹是为了艺术观赏及装饰的需要。书法由此变成了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写字,实用的需要;另一个通道是书法艺术的需要。差不多在同时期出现书法的一个分支——篆刻,吴门才子文征明的儿子文彭当时用青田石刻印章,并把自刻的姓名章盖在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上,从而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印章在秦汉就有了,但当时只作为一种物,或作封泥用的,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在书画作品上盖章,元赵孟頫已经用得哼很普遍了,但是真正把篆刻发扬光大的则是文彭,并从此成为了中国书画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物。
书法艺术化展现时期一直从明中晚期延续到现当代。期间多种流派份呈,名家辈出,个性凸显。书法欣赏从朋友小聚时的陶醉或雅聚时的抒怀发展到展厅展览中的大放异彩。书法教育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式的传授方式发展到现代的学院式教育(浙江美院于上世界六十年代首先开设书法本科教育,并与1979年招收书法学硕士研究生)。
书法艺术化展现时期的代表书家:徐渭、王铎、傅心、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等。

7.书法作为一种纯艺术的开始。
(标志是电脑的普及)
书写已经不是一种交流和传承的必须。

(二)选临碑帖
1.何谓碑帖?
碑最初是指竖在地上的石头,所以《说文解字》释为:“碑,竖石也。”原先碑是没有文字的,与书法无关。此后,刻了文字的碑才是书法艺术中称的“碑”,又称碑刻。如汉代的张迁碑,曹全碑及摩崖题刻,六朝的墓志等都称为碑。
帖,愿意是词源中所说:“帖,以帛作书也,书于帛者曰帖。”与现在书法艺术中说的帖完全不同。历史上,帖的含义经过了几次变化:汉代开始,就有保藏书家手迹的俗尚,凡书家所遗的短札尺牍为世所宝者,称之为帖,如陆机的平复帖等,帖即为名人翰墨之名;宋时有收罗古代书家手迹以刻之举,称之为汇帖或从帖,帖即为摹刻上石或上本的法书之名;在清代,帖又成了书体流派之一;现在我们所说的帖,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是指历代法书的拓片和法书的印刷品,用以作为习字的范本,如十七帖,兰亭序,淳化阁帖,苏东坡、米芾墨迹等。
2.碑帖之区别
有六条标准:
一是功用不同。碑是追求世系,表功颂德或祭祀、记事用的;而帖是专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拓本)。
二是文字内容不同。碑既为了颂德记事,所以有一定的文字格式和内容;帖则以书法优劣为选择标准,内容庞杂,形式不一。
三是书体不同。隋以前的碑都是以篆、隶、楷书入碑,唐初始有行书入碑;而帖则以简札为主,故行草小楷居多。
四是形制不同。碑往往是长方形的竖石,有额有跋,大多是四面刻字。帖一般无额无跋,只正面刻字。
五是上石之法不同。碑大都是书丹(用朱砂直接写在石上)上石,帖大都是摩勒(从真迹钩摩)上石。
六是刻法不同。古碑之刻,有时因循刀法,与书丹原迹或有所出入,北朝碑刻,有的甚至不书丹而直接奏刀;帖则必须忠于原作。

3.送帖、读贴
选碑帖应根据个性喜好、性格、兴趣来确定,或端庄大方,或清秀飘逸或厚重雄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碑帖选好后就是读贴,读贴很要紧,甚至比临帖更重要,花的时间也比临帖还多。读贴不仅要弄清碑帖的原文意思,包括字的结构、用笔、布局等,还要弄清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作者创作作品的心境情绪。
好大王碑(东晋)、颜真卿祭侄子稿的解释,只有吃透原稿的精神实质,才能在临摹时尽快上手,达到神形兼备之功效。

4.临摹碑帖
帖读透后就是临摹,“摹帖”和“临帖”,合称“临摹”。“临摹”就是俗话说的“照着写”,它是学习书法继承传统的必经之路。“
摹帖”是用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字帖上,然后按底样描下来。只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双钩。即用细线将字的轮廓勾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用笔特点填墨。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唐代采用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二是单钩,即沿笔画的中间画一条单线,然后再沿单线运笔写出字体。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字体结构。
三是满摹,即在覆盖于帖上的透明纸上直接运笔一次描成,以?炼用笔和掌握字体的结构。描红其实也是这个办法。

临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对临。即把字帖放在一旁,照着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
二是碑临。也就是默写,一行一行临写比较熟悉之后,便可以不看字帖,全凭记忆来背写。
三是意临。即指所临之帖参入己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

(三)学习技巧
书法及线条于?间之艺术,组成的元素非常单调而表现的内容又非常丰富。这就需要在线条和空间之间下功夫做文章。书法之技法就是:笔法、墨法和章法。当然,临帖的方法也是技法,这个问题在前面部分已讲过。这里不再论述。
1、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是书法技法中最主要的技法有的一辈子在苦苦探索,也不及其法。可见笔法变化之无穷。
(1)、执笔,指实掌虚。历代书法家对执笔的方法有着种种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因为写字、执笔是手?不是目的,作品所表达到的效果才是目的。因此,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基本合理的情况下,主要是取舒适、灵便、自然、如意,这才符合人的生理条件。一般来说,其原则不外乎“指实掌虚“,指实,即可达到五指齐力,运全力于笔端;掌虚,才能做到高度灵活的运笔。
(2)、运笔在书写过程十分重要,涉及线条的质量和作品审美效果。运笔包括: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铺笔、裹锋,提按、转折、轻重、迟速以及推、拖、捻、拽、导、送等技巧。
(3)、“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折钗服”。其中这几个词讲的都是用笔、运笔中的笔势和力度。
屋漏痕“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
锥画沙: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锥尖轻轻地划过,那么当锥尖离开时,沙粒就会滚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满,就没有什么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书,这样的线条,两边是不均匀的。往往高质量的书法线条是不光而毛。此乃“锥画沙”之行笔之妙。
印印泥: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意思是说,须下笔有力,达到力透纸背,其迹则沉凝浑厚、不光不弱。
折钗服:指的是金钗弯曲,形容笔画转折处圆融有力而露痕迹。

(4)、永子八法。
点为“侧”。它的写法是“不得平其笔”也就是说要?多落铺笔,势呈收锋;横画为“勒”,它的写法是“ 不得卧其笔”,也就是说要逆锋铺笔而行,不能卧笔平拖;竖画为“努”,它的写法是“努不得直”,因为太直了笔画就会显得无力;钩是“?”,它的写法是“须?其锋”,也就是要略略驻锋蓄势后“得势而出”,仰横为“策”,它的写法是“策须背笔”,也就是要“仰而策之”;长撇为“掠”,他的写法是“掠需笔锋,左出而利”;短撇为“啄”,他的写法是“须卧笔疾?”,也就是说,落笔要略略侧锋,快而峻利;捺笔为“”,他的写法是“须 笔,战行右出”,也就是说要逆锋落笔,折锋后铺毫缓行,至右下再先蓄势,然后出锋。

2.墨法
墨是书法艺术中最具冲击力的一个元素。用墨是否巧妙,涉及到作品的气息、韵味和视觉效果,所以历代书家非常注意用墨。
墨法包括:干湿、浓淡、涨涩、润燥、焦宿等内容。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用墨的故事。如“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浓墨宰相值得是刘墉,淡墨探花指的是王文治;明朝董其昌喜欢用淡墨,明末清初王铎喜欢涨墨,写草书时蘸一次水能写十一个字左右,形成张涩、润枯的一种强烈对比;黄宾虹先生喜欢用宿墨,林散之先生的枯墨则是用到了极致。

3. 章法
章法就是作品的谋篇布局,是指安排布局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的方法。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整;既知平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整”。说的就是学习章法的过程和方法。
章法包括:疏密、正?、巧拙、增减、挪正、穿插、离合等内容。
历代书家非常注重画面的经营布局。密不通风,疏可走马,计白当黑都是书家惯用的布局手段。
书法大家往往可以在不平衡中追求协调,在不对称中找到和谐,在矛盾中享受快乐。

布局疏的作品如:五代十国杨凝式的韭花帖,董其昌的作品密不透风,横竖不同是徐渭的作品,乱石铺街则是郑板桥的作品。这些作品我们都可以慢慢的去欣赏。

三、关于继承传统需要把握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功夫在字外。哲学、美学、文字学、文学、史学要学习了解。
2.学会于古人对话。
3.懂得弃舍。好的继承,不好的放弃。
4.传统可能带有保守型。
5.深入传统的危险。传统所具有的魅力也可能使人无法自拔,从而对其他一切都失去兴趣。然而一位现当代书法家却要掌握比传统多得多的东西。
6.把握前代技巧的重要性。
7.变革传统的艰巨性和必要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