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淀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的思考]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4
城市网格化管理指的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实现城市精细管理。自2006年起,北京市海淀区开展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建立了具有海淀特色的“3+1”模式和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显著提升了区域城市管理水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当下,如何通过加强海淀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海淀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海淀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在城市管理领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技术平台。
1. 网格化城市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区级层面成立了城管监督指挥中心,28个街道、镇设立了城市管理与科技创安监督分中心(正科级)。现有城市管理监督员365名,视频监督员107名,他们负责对全区430.8平方公里的8562个单元网格实施监控,日均处理问题近3000件。
2. 网格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城市管理监督员在责任网格内按照网格化城市管理案件标准巡查监控城市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后,他们通过城管通手机拍照上报至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区级平台按照责任标准派遣至相关职能部门或街道、镇处理。处置完成后,责任部门向区级平台反馈信息并申请结案,区级平台核实通过后予以结案。
3. 数据和技术平台支持:分三期对140余万个城市部件、城市管理事项的位置分布、数量关系、权属单位、责任单位等20余项属性特征进行了普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城市管理地上基础数据成果,权责明晰率达到80%以上,基本摸清了全区城市管理底数。建成了海淀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支持业务应用的海淀区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应用系统。
二、积极借鉴兄弟区(县)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
在网格化方面,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的做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展现了网格管理的精细化优势。
东城区建立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和框架体系,包括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三级平台”,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手晌漏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设服务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指挥系统、维稳防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考核评价系统等六大体系支持的框架。
朝阳区则建立了“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其特点包括监督范围广泛、监督机制顺畅,以及突出共同治理。朝阳区通过垂直独立的监督体系和互相制约的“两轴”工作机制,确保了监督发现问题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对于兄弟区(县)的有益经验,海淀区积极借鉴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网络地图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社会服务管理的新探索,这是对城市管理网格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海淀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海淀区将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服务管理。这样做旨在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
1. 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指导思想是以改革为动力,从海淀实际出发,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动态、量化监督评价和决策支持机制,并向社会服务管理领域扩展。工作原则包括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以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2. 试点先行: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试点街道、镇和社会综合服务管理的部分领域先行开展相关工作。
3. 数据资源整合:充分整合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资源,对接、共享现有业务平台,提高政府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详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