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人格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05-26
忧国忧民
爱国爱家
第2个回答  2008-05-28
"忧国忧民
爱国爱家”
上楼这一总结很好,又明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8
  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也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杜甫一生做官的时间不算长。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游历了吴越齐鲁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不论是应诏就选、投待干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献赋,都没能使他摆脱坎坷的境地。他深深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说:“主上顷见征,做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又说:“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练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来。《醉时歌》不但不是醉后狂言,反倒说明对现实取得了清醒的认识:“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言知何用!”甚至对于自称素业的儒术,也怀疑起来了: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盛跖俱尘埃;
  出公与隐逸的矛盾很尖锐地摆在他的面前,在《去矣行》里说:
  野人旷荡无觎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杜甫看出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多离开他们了。杜甫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我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也曾达到过。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而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黄彻、碧溪诗话。卷十云:“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出处一致矣。”实在是中肯之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过问政治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这首诗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记载着思想的转变和成熟。诗里说:
  杜陵有布在,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落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再穷、再老也不肯放弃他的理想,拙就拙到底,愚就愚到底,“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这是何等的坚定顽强;在当权者的冷淡、同辈的嘲笑和艰苦的生活中,杜甫也曾动摇过:“非无江海志辅洒送日月”,但是“终婉巢与由、未能易其节”,仍然要百折不挠地投身到政治中去。杜甫这样做,决不象那般蝼蚁辈是为了自求其穴,为了形庭分帛,也不是为了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而是为了整顿乾坤接济苍生。在他的心目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才是推动杜甫积极从政的原因。所以他越是看到政治黑暗,就越不肯避开,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个人的不幸。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映照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短短的十个字才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不仅控诉了社会的不平,更让我们感到杜甫面对现实的勇气。
  几乎和写作这首诗同时,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唐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唐代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曾经被盛唐诗人们热烈歌唱过的一些题材,象边塞、游侠,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已经失去了光彩,而战乱所造成的新的局面,他们又难以立即熟悉认识。安史乱后老一辈的诗人既已沉寂;而新起的诗人们又不能把时代的面貌及时地反映出来。他们一部分人忘情于山水田园之中,被和尚、道主、真人、弹师、上人、炼师们香炉中冒出来的乌烟瘴气绕着,不肯正视现实;另一部分人虽然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并且努力运用诗歌去反映社会现实,但是由于艺术性较弱,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盛唐相比,这时的诗坛就显得萧条多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杜甫不但没有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停止了自己的歌唱,反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密切地注视着时局的发展,用诗歌及时地反映每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不断提出自己的褒贬,以求对政治发生积极的作用。这几年里,他曾经与自己所属的士大夫阶级隔离开幕和灾难深重的人民一起流亡。他几乎走遍了西北、西南广大的地区,忠实地记录着战火和灾荒下人民的生活。“三吏”、“三别”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国家、安史叛军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安史之乱虽然带有民族斗争的色彩,但本质上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安史军队残酷地屠杀人民,成为人民群众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在山东、河北、关中一带都遭到人民的武装抗击。这就使政府镇压叛军、统一国家的行动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杜甫满心希望政府更好地组织力量争取胜利,但他所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形。杜甫忍着悲痛以极大的勇气如实地描绘了他的见闻: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传。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垂老别》)
  杜甫愤慨地指斥政府残暴无能,对人民表示了同情:“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他终无情。”却又不得不鼓励人民出征,以便给现实问题以现实的解决。诗人把那老姐、新娘、老大写得深明大义,含泪承担自己的义务,正可以见出杜甫自己的态度。
  杜甫在西南飘泊的时候,政治热情也不曾衰退过。中原的战乱,西部的边患,蜀中军阀的混战,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都是诗人时刻关心的问题。在成部和首州的时候他写了许多怀念和颂扬诸葛亮的诗,如《蜀相》、《武侯庙》、《八阵图》、《滚州歌》、《古柏行》、《咏怀古迹》之五、《诸葛庙》、《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等等。杜甫为什么对诸葛亮怀着特殊的敬慕呢?《蜀相》里说:
  三顾频烦天下计,雨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里说:
  这移汉作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所赞颂的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热情。虽然运移汉诈,诸葛亮决不知难而退:“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就是杜甫称之为“云霄万古”的原因。在安史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局面中,杜甫颂扬和效法诸葛亮入世的态度,是寓有深意的。
  杜甫不仅自己不能忘怀国家人民,而且总是鼓励别人为国家人民去做一番事业。他劝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韦讽说:“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优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沏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克,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疾,先应去螫贼。捧泪临大江,高天意凄例。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杜甫向他述说时艰政弊,嘱咐他要肃清掠夺人民的贪官污吏,以救济苦难的人民,真是语重心长。杜甫去世的前一年还劝裴虬、苏换说:“致君尧舜付君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杜甫一生实际的政治活动,断断续续地一共才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两年半里他忠于职守,做拾遗就要尽到拾遗的责任:“务员窃补衰,忧愤心飞扬。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代青蒲,廷净守御床。君辱敬爱死?赫怒幸无伤。”真是正气凛然;当他在野的时候,就运用诗歌去鞭挞一切祸国殃民的丑恶的东西,为国家呼吁。为人民呼吁,不曾有一刻停止斗争。总之,不管在朝在野,杜甫总是保持着高度的政治热情,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杜甫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就是他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困难的伟大一生的记录。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人格的另一个要素。杜甫虽有悲观的时候,但不是悲观主义者。不论时局多恶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没有丧失信心,没有放弃理想。即使在揭露政治腐朽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里,仍然含着希望。《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好诗。这首诗写于公元七五七年的秋天,当时两京尚未收复,杜甫从凤翔回柳州的途中“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血,家里人也过着啼饥号寒的日子。可是杜甫并不因此而灰心,他“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相信国家不久就会中兴:
  昊夫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直绝!
  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里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
  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蹩之际,杜甫把大唐比做高悬在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
  杜甫的乐观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
  杜甫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安史乱后那些苦难的岁月里。“天下兵革满,江边岁月长”,他两脚踏着疮疾满目的土地,在颠沛流离中送走了后半生。因此杜甫的忧愤是十分深广的。在安史之乱前夕他就说自己“优端齐终南,顾洞不可掇”,后来又说:“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优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民有时甚至说出“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员国这样的话来。但总的看来,杜甫并没有被忧愁压倒,他具有最顽强的生活意志,“雄姿未受代流思,据气犹思战场利”,“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衰老或是疾病都不能熄灭他战斗的意志。杜甫的乐观精神就是顽强的生活意志战胜了忧愁的结果。它虽不像李自那样昂扬热烈,却显得深沉有力。上面所举的《北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首诗回旋着忧郁和乐观两个旋律,形成跌宕顿挫的节奏和苍劲雄浑的风格。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杜甫是从盛唐时代的高度,以盛唐人的思想感情,来观察和理解安史乱后的社会的。杜甫生于睿宗先天元年,开元元年他才两岁,可以说他是和开元盛世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就才情四溢:“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书。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二十岁东游吴越,二十四岁举进土木第,遂即“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过了八九年豪爽的生活。天宝五隼入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中年人,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已经四十四岁了。可见杜甫大半生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富庶的盛世里度过的,盛唐的不可磨灭的回忆。使他对乱世是那么不习惯,甚至不敢相信。他带着盛唐人的自信心,认为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片马云遮日,阴霆的日子一定会过去,晴朗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只要举国一致努力,东北的风尘,或者西山的盗寇,都不能震撼大唐的根基。
  杜甫首州以后的诗里常常回忆盛唐,这些回忆不但没有使他颓丧,反而成为光明的理想,照亮了安史乱后那些黯淡的岁月。支持他坚强地生活下去。《秋兴》八首动人的地方就在于此。催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这故国之美、昔日之盛不仅仅是一个徒然的惋惜,也是一股前进的力量。钱谦益说得好:“肃宗收家已后,委任中人,中外多故。公不以移官僻远,总置君国之忧,故有闻道长安立章。‘每依南斗望京华’,情见于此。‘白帝城高’,目以故国;‘兼天波浪’,叹被鱼龙。日‘平居有所思’,范敬以沧江遗老,奋袖屈指,覆定百年举棋之局。非徒悲伤脱晚,朝着人愿得人帝城而已。”这一点在《忆昔》其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周宣中兴望我是,洒泪江汉身衰疾。”铺起龙说:“述开元之民风国势,津津不容于口,全为后幅想望中兴样子也。”是颇中肯的。
  有没有这样鲜明的美好的回忆,写出诗来是不相同的。如果拿中晚唐的诗歌来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杜诗在情调上、色彩上,信心和力量上都还带着盛唐的精神。象“归吏封宵钥,行始人古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种寥落寂寞的情调在杜诗里是很难找见的。
  安得务农息急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
  这才是杜甫心底的声音。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这才是社诗独有的形象。
  杜甫的乐观主义是和他的理想紧密相联的,盛唐时代赋予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杜甫对前途的信心。他意识到自己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以凭着才学会干一番事业,所以说“自诣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经过长安十年的磨练,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现实的教育,杜甫的豪情壮志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个人建功立业的成分减弱了,以国家人民为重,不惜为因为民自我牺牲的精神昂扬起来。这就使他的现实主义带上了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了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以致长夜不寐之后,所祈求的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温暖: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凤凰台》通过一个寓言表示甘愿判沥心血,以洗去苍生的忧患:“恐有无母维,饥寒日瞅瞅。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醒来,岂徒比清流。所重三者瑞,敢辞微命作?……再把中兴业,一洗苍生化。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这首诗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诗:“灵台无计逃神失,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广阔的胸襟,这样崇高的志向,就一定能够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了。
  杜甫的乐观精神决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与面对现实的精神紧密结合的。杜甫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政治的改良上,而不把理想建筑在世外桃源里。他相信人的作为和力量,所以才不厌其烦地议论政治的得失,甚至提出具体的作战方案。《洗马兵》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这首诗欢呼收复两京的胜利,不可遏制的兴奋充溢在字里行间。不仅仅是欢呼和兴奋,其中还有对时局的清醒分析,对李辅国之辈的痛斥,和重用郭子仪和张镐的建议。所以最后两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理想就不是一句无力的叫喊,而是对中兴诸将的切实鼓励了。
  热爱生活是构成杜甫人格的第三个要素。杜甫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并且毫不粉饰地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而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他以诗人的敏感和热情去待人接物,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一经他点之后,无不诗意盎然。所以每当我们翻开杜甫的诗集,总会感到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顿时更深更广地领略了生活的意义。
  杜甫的兴趣很广泛,他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有很高的修养。杜甫对大自然具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他和春雨、秋花、细麦、娇驾都建立了亲切的朋友般的关系,它们在诗人笔下充满了蓬勃的生趣:
  鹅几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唤船逼,无行乱眼多。(《舟前小鹅儿》)
  把鹅儿写得天真烂漫,很似一群正在做游戏的儿童,多么逗人喜爱。有时这白头老夫简直就是用儿童的眼光在看待世界: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花鸭》)
  带几分好奇,又带几分稚气,多么象动画片;有时诗人又很幽默: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乎。鸽鹅激挑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春水生》)
  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表现了春天的喜悦。有时诗人又很深情:
  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如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之二》)
  两句亲切的叮咛,让我们联想起人间珍贵的友谊。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出,那活泼泼的小生物和诗人的生活几乎打成了一片。杜甫就这样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去表现大自然中健康的、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把我们诱人童话般的艺术境界,使我们对生活发生了更大的兴趣。谁假如还没有感受到春雨的可贵,那么就读一读《春夜喜雨》这首诗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体贴人意,在读来的时候来了;诗人摸透了春雨的脾气,点出它的轻柔。春雨就这样默默地、不声不响地给人们送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杜甫的生活热情很高,他很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只要看他是如何地营建成都草堂就知道了。杜甫简直是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建造的。他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把草堂四周点缀起来,其中有绵竹、梢树、松树以及一些果树,树苗都是杜甫向朋友们要来的。他细心地修筑了水槛,可以向外眺望。在草堂壁上,杜甫又请韦堰画了马,请王宰画了山水,并且亲自题了诗。于是一个小小的局面,便具备了无限的生趣。堂成立后,杜甫无以表达心中的喜悦,竟邀请马儿来做伴:“暂止飞马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杜甫在成都这段生活比较安定,“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约钩”,“县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杜甫对妻子、儿女的感情很深沉也很执着,在战乱中这种感情就变得更加强烈。当他只身困在沦陷的长安时,急切地盼望和家人团聚。他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余”,又说:“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他甚至把老妻想象得如此之美:“香雾云望温,清辉玉臂寒。”一旦重返家园,杜甫是那样珍惜家庭的温暖,他对家里每一个人的心情都能体贴入微,《北征》: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杜甫对兄弟也是一往情深。《月夜忆舍弟》里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向死生。”
  杜甫很珍视友谊。他和李白有着特别深厚的交情,李白追求真理的热忱,对杜甫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一生写了十一首诗来酬赠和追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尤为动人。《彭衙行》和《赠卫人处士》赞扬战乱中的友谊:“暖汤摆我足,剪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学,相视涕阑干。众维烂漫睡,唤起治盘餐。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写得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杜甫常常写到他的邻人。他们都是善良而质朴的:“入门闻号眺,助于饥已卒。香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遵。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读秒。”《羌村》第三首写邻里慰问他的情形: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紫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这行。手中各有携,倾桂浊复清。莫辞酒味薄,索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父老们在极度艰难的生活中,仍旧各有所携以慰问久客生还的杜甫,这种深厚的情谊使杜甫感激涕零,同时也激发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感情。
  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很难设想一个厌世的否定人生的人,会对祖国人民有什么执着的感情。杜甫正因为热爱祖国和人民,才能具有这样饱满的生活热情,才能充分肯定生活的意义。反过来说。正因为他热爱生活,爱国爱民的感情才变得更充实更具体。杜甫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希望广大人民都得到这种幸福,因此对于统治者发动的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就不能容忍。《无家别》这首诗对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惨痛现实,表示了极大的忧愤: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杜甫热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必然更憎恶那些丑恶的东西:“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仇。”这也就给了他更大的力量,去揭发政治的弊端和抨击一切残害人民的军阀、官吏、乃至皇帝。
  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这类传虽然没有揭示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但它们可以培养读者高尚优美的生活情趣,坚定人们生活的意志,同时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白居易晚年的诗有不少也是描写日常生活的,但是多半陷入身边琐事之中,写洗澡。睡觉、掉牙齿、掉头发,甚至歌咏自己的懒惰,不及他自己早年的待,更远远不及杜甫。
  壮诗动人的力量并不完全取决干它的题材和思想,同时也取决于艺术的表现,赤裸裸的思想无论如何深刻也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杜甫为他的思想、性格找到了多样统一的形象,同时又在客观世界丰富多采的形象中发现了自己。这样就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创造出完美的诗歌意境。
  杜甫所开拓的诗歌天地是很广阔的。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又都在雄浑苍劲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譬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王师未报收东都,城阔秋生画角哀。”“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在秋天的萧瑟和衰识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动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星委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族竿满云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动荡的江水、急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厉的画角,正是诗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洁清沙白马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很繁霜鬓,潦倒新事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中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意象,那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懑。胡应赋评日:“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这话是中肯的。再如《白帝》也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意象: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而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田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做哭秋原何处树?
  雄浑苍劲的意象与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战乱时代的气氛。
  《秋兴》八首也是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意象,而成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很高的一组诗,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接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分着异代联接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增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这难以逾越的空间,“彩笔若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这一去不返的岁月,纵横交织构成一个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正见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在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杜甫始终注视着国家大事,而不把眼光局限在身边琐事上,所以才能具有这样的气魄。
  杜甫的咏物诗也不是客观事物的模拟,而是个性化的。杜甫最喜欢咏凤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凤凰最早触发了杜甫的诗兴。在前人诗里咏凤凰而能写出性格的要算刘份的《赠从弟》了:“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象征了建安时代抱负不凡的文人的形象。杜甫笔下的凤凰却是另外的样子,《朱凤行》: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来风声嗷嗷。侧身长顾求其曹,翅垂口唤心劳劳。下塔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优难逃。愿分朱实及线蚁,尽使鸭具相怒号。
  仁爱善良,正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杜甫又喜咏马、咏鹰、咏柏:“哀鸣思战斗,近立向苍苍。”“何当击凡马,毛血洒平芜。”“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都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斗争性格,恰象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杜甫的叙事诗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兵车行》的忧虑、《丽人行》的辛辣、《新安束》的委范、《洗兵马》的热烈,以及《石壕吏》的沉默,各具特色而又都统一在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中。这些诗不仅叙述了一件件事实,同时让我们看到诗人自己的爱憎。《哀江头》是杜甫叙事诗中特别出色的一首,它的意象丰富多采,而意象之间若断若续,似联不联,好象有许多话要说,却又不愿—一说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的想象余地。苏辙关于这首诗说得很好:“予爱其词气,着百金战马,注坡墓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社之藩垣而不及也。”大胆略去次要情节,而强烈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意象之间的跃动,再加上随之而来的跌宕顿挫的节奏,于是就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能否开拓自己独有的意象天地,能否创造诗人自我的形象,这是诗歌创作,特别是抒情诗创作中的重要问题。诗歌和小说、戏剧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言志的、缘情的,即使是描写客观事物也要见出诗人主观的性格和形象。伟大的待人总是以他自身的形象打动读者,使人千载难忘。在杜甫以前达到这种成就的,只不过屈原、陶渊明和李白等少数几个人而已,杜甫的伟大也在于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