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杂说——诗和远方,只在“此心安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这个世界真是复杂,或许原本并没有如此复杂,是我们人类自己把它变得复杂起来的。

每日里,我们都在忙忙碌碌,也不知道是我们在追赶时间,还是时间在追赶我们。

有人说,我们忙碌起来的最大价值,其实是要提升效率,省下时间,然后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但是忙碌了许久,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疲惫不已,很多时候也似乎没有省下多少时间,我们的一天还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半分空闲。

买回来的书,许久了,塑封还没有撕去;立在墙角的瑜伽垫,从买回来起,站着的时候都比躺平的次数多;音乐也只有在上下班通勤的地铁上,为了隔绝噪音,才会用耳机听上一会儿;甚至厨房的那些厨具和餐具,也在时光中自然的沉淀着包浆。

这看起来真是一个矛盾,但其实又并非如此。

效率的提高,必然会节约相应的时间,这是客观的规律。

但是有很多东西,却藏在一旁,不停地觊觎着这些原本可以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

时间都去哪儿了?

当然有一部分是被老板拿去了。

资本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利润,而企业利润的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员工劳动的剩余价值。

体力劳动相对容易衡量,毕竟搬一块砖五分钱,你搬多少块拿多少钱,清楚明白。但是现代 社会 ,纯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基于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脑力劳动为主的岗位越来越多,而这些脑力劳动的成果的效益又因为互联网的加成,而难以估量。

直观一点举个例子,工人做一把伞,即使是大师工艺、精工打造,最多也还是一把伞的价钱,但是软件工程师造出一款杀毒软件,却能近乎无成本的创造出无数的副本,产生数以亿万的价值。

而即使工程师自己可能也对自己劳动的真实价值没有什么概念,往往也满足于超过了其他行业平均收入的工薪。这些劳动既值钱,劳动者本人又缺少直观感受,那无怪乎肯定被老板盯着,大肆压榨剩余价值。所以这类行业中就出现了一些神奇的名词“996”“福报”等等,为什么被拿走这么多时间?因为这些时间很值钱。

虽然老板压榨剩余价值的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但真的过了一定的程度,反而也会激发起员工的叛逆,明的对抗肯定不行,但暗地里“滑水”、“摸鱼”却是难以防范和避免的。

被别人拿去的时间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还是被我们自己浪费掉了。

快节奏的工作,让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久了,又让我们容忍不了慢节奏的 娱乐 。

现在愿意花上几天甚至数月时间去啃下一个大部头小说的人少了,更喜欢看的是几百字的微博,最多也不过是几千字的爽文;

愿意每天固定时间守在电视机前追剧的人少了,能接受的是一次性更新多少集、甚至还可以充钱提前看的网剧;

甚至愿意看电视剧的人都少了,大家有了闲暇更多是看越来越短的小视频;

极端一点的,甚至对于习惯快节奏的人,花上两个小时去看场电影都成了不能承受的负担。

表面看起来这些比较零碎的时间投入,应该是可控的。 但实际上因为有着专门针对人们心理机制的算法支持,导致一篇篇的微博、一段段的视频串联起来,一下子对时间的占用量就几何级数增加,不仅占据了很多休闲时间,甚至还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时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常常睡前想额外刷几篇微博,却不料转眼就几个小时过去,天就亮了。

但即使有背后算法在“捣鬼”,但是其实这一点都怨不得旁人,毕竟手机是握在自己手中,真的自制的人,完全可以不被蛊惑。

但是没有办法,整个 社会 都是如此滚滚向前,那么处在其中的人,即使自己想站定,都是不可能的理想了。恰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句红桃王后的话: “在这里,我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确实如此,当前的 社会 竞争,已经变味了。

一个人加速,反而就能逼的所有人都不停奔跑。就像在电影院里,原本每个人都坐的好好的,结果有一个人为了看的更清楚而站起来,就会逼得所有人都站起来,原本的那些微的观赏体验的提升,都消失了不说,大家还都要承担站着看电影的不适。

一切的效益都被充分的恶性竞争给抹杀了,而且还会逼得后来入场的人不得不进行竞争。

所以原本竞争不够充分的时候,效率的提升确实能够给一些人以额外的收获,就像刚刚改革开放时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经济特区的惊人发展速度,但竞争足够充分后,大家的所谓“高效率”就成了应有之义,就成了为了高效率而高效率,为了高速度而高速度,既没有额外福利,又平添诸多负担。

但其实 人这个物种是不能适应这种所谓的高速度高效率的。 不管是人肉体的局限,导致我们奔跑行动的速度都在食物链上处于中等,甚至是猎物的阶段。还是人的精神,也难以承受长期高负荷的压力。据说,这么多的动物之中,好像只有人是会抑郁的。

社会 的重压之下,人自然会想要求得解脱,并且需要解脱。

一方面人们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不管是个人层面的,还是 社会 层面的,都是一个想法 “自身越强大,困难就相对越小”。

思想上,无数哲学、宗教等都为人类提供一些解放自己的方法,特别是佛家提出了“众生皆苦”,让人接受苦难的现实存在,又指出了“苦集灭道”的解脱路径,为人们提供一种解脱自己的方法。

现代 社会 中人们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去修持什么宗教,去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于是只好寄希望于见效快的方法论,于是一个词忽然就热了起来,那就是“诗和远方”。

似乎人世间真的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放下一切的负担,找寻到真实的自我,找回自己真实的生活。

但是这个“诗和远方”到底在哪里?

人们都在寻找,都在想象,似乎逃离了自己的当前,逃离了自己熟悉的一切,就是“远方”,而在“远方”则充满了浪漫的“诗”。 甚至有的人把原本只在想象中的“香格里拉”都给具象化了,就在某省某市某县某乡,那里就是我们可以寄托灵魂的人间天堂。

但其实真的,那些我们向往的地方,根本不在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只在我们的心中。

很多时候,我们跳出自己的生活,想跳入的“诗和远方”,也只是自己虚妄的所想罢了。

“远方”一定要够远。

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距离,其实都不够远。

曾经交通不发达的时代,确实似乎有一些地方可以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自己与现实的距离,但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这些地方却基本上早已不存在了。

据说在今天的中国,地图上任意选取两个点之间,哪怕是北端的漠河到南端的三沙市,最多只需要三天时间和五千块钱的路费,就能够到达。即使不考虑网络的互联,单纯看这三天的时间,又算什么远方呢?

曾经让李白感慨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让“六出祁山”的诸葛亮无奈出师未捷,但在高铁面前,却能够一日之内来回往返,这又算什么远方呢?

社会 化的生产和分工之下,什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早已不复存在,每个城市、甚至稍微发达的城镇,都一模一样起来。不说高楼大厦、不说玻璃幕墙,特别是机场和高铁站等现代的基础设施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匆匆千里之行之后,走到站台,却恍然间似乎身处原地。这又是什么远方呢?

怪不得有人戏谑, 旅游 这件事,就是你花钱花时间从自己生活的腻味了的地方,跑去别人生活的腻味的地方,去体味别人腻味了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里,真的远方,根本不在我们认为的那个地方。在这个时代里,真的远方,只在我们心里。

当然这个心字,却也有几层含义。

首先是心灵。

心与心的距离既可以最近,也可能最远,哪怕是身在旁边、朝夕可见的同事,如果我们不愿接触、不愿交流,那他的生活就与我们相隔万里。

心与心的距离虽远,但到达的速度却也很快。只要愿意坦诚相待,恪守仁义,就可以立刻到达。

最不济做好本分,坚持诚信,那么陌生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形成最深刻的默契,这也是 社会 分工的基础。

恰如有学者解读《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学艺于“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这其实是一个谜语,谜底就是一个“心”字,其实也就是说孙悟空学在“心”,即为“心”的化身。正因为他是“心”的化身,所以他可以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因为在古人的心中,只有“心”,才能做到如此瞬息万里的速度。

其次心还有认知的意思。

我们所希望的“诗和远方”是西藏的蓝天白云、雪山和牦牛群,而不是稀薄的氧气引起的剧烈高原反应,以及强烈阳光造成的皮肤龟裂;我们希望的是大理古城的浪漫邂逅,而不是酒吧里高昂的价格和不知是不是“酒托”的美女。

其实每个人的行动圈子都在自己的认知圈子以内,谁也跳不出自己的认知圈子以外。

这些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其实也离我们自己不远,它与我们并不是勇气和金钱上的距离,其实只是认知上的距离。

还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和如来佛斗法,几个跟头出去,也没能跳出佛祖的五指山,是孙悟空不够快吗?不是,其实就是孙悟空再天造地化,他的认知也没有佛祖的认知范围大,所以他的行动自然永远超脱不过佛祖的行动范围。

因为我们认知里没有意识到,绝美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的人,他们善良的笑容背后,其实也有很多我们或许从来不会经历的困难,就像这些可怕甚至致命的高原反应。

因为我们认知里没有意识到,那些美丽的艳遇女郎,她们一样要直面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压力和负担,例如赚钱养家,是的,她们一样需要生活,需要吃饭,面对同样的钞票,一样会心动和妥协。

当我们的认知足够大了,我们就会发现, 每个人在人世间的悲喜剧,既完全不同,又没有什么不同。

就像前段时间的新闻,有年轻人在无人区探险而遇难。如果我们意识到,即使是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其实和我们所处的闹市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或许就不会那么冲动了吧。

即使是无人区,它一样是在200万解放军的保护下,处于一种世间难得的和平之中。即使是人烟稀少,但再小的居民点里,你能买到的水和食物,除了刻意寻求的、或者是精心包装下的所谓“地方 美食 ”,基本上也都是一样的,甚至来自于千里之外。即使是百折千回、十分偏僻的景点的商店里,你买到的纪念品,也多是义乌的工厂所制。

这样只停留在表面的“‘远方”,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寻求呢?

佛祖说“四大皆空”,其实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认知到了足够大的层面,能够超越了统一事物的差别的层面了吧。

想到此处,或许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寻找那些可以寄托心灵的“诗和远方”。

其实并不复杂,也恰如那句“家中有父母,何必远烧香。”

我们身边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爱着我们的父母、妻子、孩子,理解我们的朋友,甚至是完全陌生但却也保持来往的邻居、同事和陌生人,理解他们,也让他们理解我们,不就有了足以寄托灵魂的地方吗?

再不然,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超越那些物质的羁绊,强化自己的心灵,那样即使身处闹市,依然可以找到一份淡然。

生活中依然充满了“诗”,关键是我们的心是否强大和敏感到能够感受到它。

“此心安处是故乡”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