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文|米粒妈妈日记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人在起名上也颇有研究,并且流传至今,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更是写出了很多诗词佳句,值得我们后人去参考和借鉴,例如:诗经、楚辞等等都是现在人取名可以借鉴的不二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上已经不再拘泥于诗词名句,而是更大胆的去创新,一种新的起名方式就此诞生,还引领了起名的新潮流。

这种方式就是“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如果父亲姓李,母亲姓郑,孩子的名字就有可能是“李郑”或者在中间或末尾,加一个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这种方式虽说比较别出心裁,也将父母的姓氏,融入其中,但有时也会遇到尴尬的问题,引起父母之间没必要的争端。

李女士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就因为宝宝的名字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丈夫姓杨,那么一般来说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氏,但是李女士却坚持用父姓+母姓的方式来给孩子起名,那么“杨李”放在一起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李杨”放在一起却很通顺,但是“李杨”这个名字,杨先生又觉得有些俗气和普遍,为此两个人在孩子名字上面大吵了一架,最终杨先生妥协了,让孩子随了妈妈的姓。

1. 名字听起来比较生硬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组合,很少有匹配度比较顺口的,就拿王姓和李姓来说组合成“王李或者李王”都不顺口,还有赵姓和周姓,组合的名字“赵周和周赵”也比较生硬,还很难听,所以姓氏的组合虽然比较流行,但是对于很多姓氏局限性非常大,还有些都不能称得上是名字,所以不建议父母用这种组合给孩子取名。

2. 容易影响父母之间的争端

现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以父姓为主,父亲姓王孩子也姓王,而如果利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给孩子取名,很多父姓都不适合放在前面,就像上面那对父母一样,容易造成父母之间,因为孩子随谁的姓氏而争吵,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与老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种组合最好不要用到比较有争议和冲突的姓氏上面。

3. 容易出现谐音梗

中国的文字寓意深刻,有时候和谐音连起来,就会从名字升级为 搞笑 的词语,还是举刚刚的例子:爸爸李妈妈姓郑,孩子的名字可以取为“李郑”,虽说看起来比较简单,念起来也不会觉得生硬,但是“李郑”和“立正”有谐音,很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给孩子的童年带来麻烦,所以还是不太建议用这种起名方法。

1. 尽量在中间一个字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方式不是彻底不可取,要看怎么利用起来,还是举上面这个例子,父亲姓李母亲姓郑,依然可以取“李郑”但是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可以取“李郑轩”,这样加上一个字,听起来既好听,又不会重名,把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又全部都融合进入非常的有意义,推荐使用这个方式。

2.在结尾加一个字

如果想要孩子的名字变得更特别,又想融合父母的姓氏,还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这样即可以避免谐音梗,也能让名字变的更悦耳,拿个明星举例子“蔡徐坤”,就是爸爸姓蔡,妈妈姓徐,如果叫蔡徐一定会很尴尬,但是在结尾加上一个“坤”字,名字立刻就上了一个档次,所以取名也不要太局限,发散思维才会更有意义。

2. 取名尽量为3个字

其实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重名,会给孩子取一些比较个性的名字,例如“王者荣耀、刘小灵通、春秋战国”这样的名字,虽说这样的名字比较有创意,也不容易重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名字是一定会被淘汰的,而3个字的名字到什么时候都是主流,所以切记一定要给孩子取3个字的名字。

结语:

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的关键,好的名字不仅悦耳动听,还能在人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不好听的名字却会让孩子从小失去自信,同时名字作为一个代号,是会印在孩子的身份证件上,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起名上,父母一定要认真和谨慎。

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父姓+母姓”的组合给孩子取名合适吗?你家孩子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而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