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困知勉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书接上回。

小顾学长在来信中写道。您对古本《大学》进行注解的时候认为,致心的本体是知,这与孟子的尽心的主旨固然相符。主席也用虚灵知觉来自人心的全体,而他认为尽心是因为知性,致良知依赖于格物。

接下来就是守仁学弟,开始长篇大论的逐条陈述自己的意见,让普通人明白儒家思想,掌握知行合一。

尽心是因为知性。致良知在于格物,这句话没毛病。然而仔细推敲您的意思,这么讲应该是没有理解我所说观点。朱熹说,“尽心、知性、知天”是格物致良知,“存心、养性、事天”是诚意,正心、修身。以“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为致良知、尽仁,这是圣人的责任。

其实以我之见,和朱子正好相反,“尽心、知性、知天”,不需要学习即可通晓道理、从容不迫即可践行道理这是圣人境界。“存心、养性、事天”,学习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的境界;“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不论寿命长短,修身养性等待天命是正确看待命运态度),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力的用于践行这是凡人的学习态度。怎能只认为“尽心知性”是知,“存心养性”是行呢?

您现在听到我的观点听到,肯定大吃一惊。先不要存有疑虑,让我逐条跟您解释。

第一层圣人的境界:心的本性是性,性的本源是天,能尽自己的心,也就是能尽自己的性。《中庸》讲“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说,“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那些是圣人才能做到的。所以说,不需要学习即可通晓道理、从容不迫即可践行道理这是圣人的事情。

第二层贤人的境界:保持其心、不能尽心的人,这就必须延长保持以利于功,保存了很长时间,到了不需要再存心的时候,自然时时刻刻都保持保持境界,这才就可以说是尽心了。知天的知,好比知州、知县的知字,在知州的职位,那么一州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知县也是一样,一个县的事情也同样是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天人合一,即心与性合一。“事天”就好比儿女侍奉父母,臣子听命于国君,这是人与天一分为二了。上天与我的命运,心即性、性即天,上天对我的命运安排,存之而不敢失、养之而不敢害。就像是“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它出自《礼记》“父母全而生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说的是父母把子女生下来,子女要好好的保护身体发肤,等到死的时候完完整整的归还父母,这才是孝道。学习良知,有利于我们的行,是贤人能到达到的境界。

第三层凡人的境界:至于“夭寿不二”,人不论寿命长短,与是不是有本心还有区别的。本心之人虽然不能穷尽自己的心,但他已经一心向善,有时失去了本心在所难免,只要保持本心就行了。

现在让不论寿命长短,来用岁月长短看待内心。短寿向善还是长寿向善的一分为二,由于向善的心尚且不能专一,连保存心的本体都谈不上,尽心又从何说起。

现今要求人不要因为能活多久而改变行善的心,这好比说此生长短都是命中注定,只要一心向善,修身养性以等待命运降临而已。这主要是由于不知道命运是否安排好了。“事天”虽是把人和天分开为两方面,但已经真正知道了天命之所在,只要恭敬地顺应命运就够了。等待命运,就是还不能真正体会上天的安排,还在等待,所以说“所以立命”。立是创立的立,宛如“立德、立言、立功”的立。大体上凡是说到立,那都是说从前没有现在才建立的意思,也就是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此“困知勉行”是第三层凡人的境界。

如今把“尽心、知性、知天”看作格物致知,使得刚学的人分散他的心,就马上督促他去做圣人,做到“生知安行”的境界,这如同捕风捉影,使人茫然不知所措。这怎么能避免“率天下而路”(带着天下的人走向衰败)的后果呢?现在,致知格物的弊端已明显看见了。您所讲的重视外在学识而忽略内在修养,虽学识广博却不得要领,这怎么就不是错误呢?这正是做学问的关键之处,一步错步步错。这正是我之所以甘冒天下之非议和嘲讽,不顾身陷罪责,却坚持“婆婆嘴”反复讲理的原因。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