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天眼?可以看到鬼怪那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09
三眼即是过去、现在、未来。天眼就是中间看清眼前现实(即现在),开天眼就是要看清所处的现实认真对待说明。
第2个回答  2013-08-09
【天眼通】
(梵divya-caks!ur-jn~a^na-sa^ksa^tkriya^bhijn~a)
五通之一或六通之一。为眼根所具有的特殊视觉能力。具称天眼智证通,又称为天眼智通或天眼通证。即以天眼照了欲色二界色处的神通力。如《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云(大正27·727c)︰‘天眼智通缘欲、色界色处。’《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8a)︰‘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覆若细诸色,无不能照。’
此谓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而证得的色界四大种所造的净色眼根,名为天眼。以此眼能照了自地甚至下地的远近粗细等各物,故名为天眼通。其体为与眼识相应之慧,其性属无记,十智中摄属于有漏世俗智。
天眼有报得与修得之别。报得是生而得之,修得是修习后得之。‘五眼’中的天眼统括报得与修得,而‘五通’中的天眼则只是修得而非报得。此外,天眼依菩萨、阿罗汉之果位差异,其所见之境也有不同。如《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8a)︰
‘佛法身菩萨清净天眼一切离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罗汉小用心见一千世界,大用心见二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见二千世界,大用心见三千世界;辟支佛亦尔。是名天眼通。’
或说此天眼通名为死生智证通(cyuty-upapatti-jn~ana^-bhijn~a),略称死生智通。此系天眼及死生智共知有情之此死彼生。但是,天眼通唯缘色处,以无记为性;死生智则广缘有情类之三业,唯以善为性。两者虽有本、略之别,但因天眼通能引起死生智,故合立死生智之名。此如《俱舍论》卷二十七所云(大正29·143b)︰
‘天眼缘色,天耳缘声。若尔,何缘说死生智知有情类由现身中成身语意诸恶行等,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别胜智是通眷属。依圣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与通合立死生智名。’
◎附一︰叶均译《清净道论》第十三〈说神通品〉(摘录)
想这样以天眼见的初学善男子,应作以遍为所缘及神通的基础禅,并以一切行相引导适合(于天眼智),于火遍、白遍、光明遍的三遍之中,取其任何一遍而令接近(于天眼智);即令此遍为近行禅的所缘之境,增大它及放置它。然而这不是说在那里生起安止禅的意思。如果生起安止禅,则此遍便成为基础禅的依止,而不是为遍作(准备定)的依止了。于此等三遍之中,以光明遍为最胜,所以他应以光明遍或以其他二遍的任何一种为所缘;当依遍的解释中所说的方法而生起,并在于近行地上而扩大它;此遍的扩大的方法,当知亦如在遍的解释中所说。而且只应在那扩大的范围之内而见色。当他见色时,则他的遍作的机会便过去了。自此他的光明也消失了,在光明消失之时,亦不能见色。此时他便再入基础禅,出定之后,更遍满光明,像这样次第的练习,便得增强其光明。在他限定‘此处有光明’的地方,光明便存在于此中,如果他终日地坐在那里见色,即得终日而见色。这譬如有人用草的火炬来行夜路相似。
据说一人用草的火炬来行夜路,当他的草的火炬灭了,则不见道路的高低。他把草的火炬向地上轻轻地一敲而再燃起来。那再燃的火炬所放的光明比以前的光明更大。如是再灭而再燃,太阳便出来了。当太阳升起时,则不需火炬而弃了它,可终日而行。
此中遍作(准备)时的遍的光明,如火炬的光明,当他见色时而超过了遍作的机会及光明消失时而不能见色,如灭了火炬而不见道路的高低。再入定,如敲火炬。再遍作而遍满更强的光明,如再燃的火炬的光明比以前的光明更大,在他限定之处所存在的强光,如太阳上升。弃了小光明而以强力的光明得以终日见色,如弃了火炬可终日而行。
在这里,当那比丘的肉眼所不能见的在腹内的,在心脏的,在地面底下的,在壁山墙的那一边的,在其他的轮围界的物质(色),出现于智眼之前的时候,犹如肉眼所见的一样,当知此时便是生起天眼了。这里面只有天眼能见,而没有前分诸心的。然而那天眼却 是凡夫的危险。何以故?如果那凡夫决意‘在某处某处有光明’,即能贯穿于那些地中、海中、山中而生起光明,他看见那里的恐怖的夜叉罗刹等的形色而生起怖畏,则散乱了他的心及惑乱了他的禅那。是故他于见色之时,当起不放逸之心。
这里是天眼的次第生起法︰即以前面所说的(肉眼所见的)色为所缘,生起了意门转向心,又灭了之后,以彼同样的色为所缘,起了四或五的速行等,一切当知已如前说。这里亦以前分诸心有寻有伺的为欲界心,以最后的完成目的的心为第四禅的色界的心,和它同时生起的智,名为‘诸有情的死生智’及‘天眼智’。
◎附二︰〈心眼〉(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心眼是一种与天眼不同的特殊视觉能力。谓由定力而能透见障外之色。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而以定力照见他方诸佛及其佛土之庄严境界。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大正9·390c)︰‘随普贤教正心正意,渐以心眼见东方佛,身黄金色,端严微妙。见一佛已,复见一佛,如是渐渐遍见东方一切诸佛,心相利故,遍见十方一切诸佛。’又,《法华经玄义》卷四(上)云(大正33·718c)︰‘修实观者,于定心中,以心眼谛观此身,细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内外不净,甚可厌恶。’故此觉身内不净之‘觉’,亦名心眼。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