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奶奶曾经说,“知足知不足,作为不作为”,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这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冰心(谢婉莹)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知足知不足,作为不作为”的意思是: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

  所谓知足,从字面意思看不难理解,无非是知道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人懂得知足,就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就不会干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就能坦然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社会就会趋于和谐。可见和谐是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之上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现在比较时髦的提法。什么是和谐呢?我的理解是:所谓“和”,是“禾”字加一个“口”字,意思是说人人都有饭吃。所谓“谐”,是“言”字加一个“皆”字,意思是说人人都可以讲话。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们知足于此,这个社会必定会是和谐的。

  因此,知足是有必要的前提条件的。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西方的马斯洛也有个需要层次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最基本的层次是生存的需要,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基本的层次得不到满足,连受人尊重的需要都不可能得到,更不用说自我实现的需要了。所以说,讲知足,应当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富人们天天绫罗绸缎、灯红酒绿,穷人们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叫穷人们知足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可能,而且还要起来造反,要不历史上哪来那么多的起义和革命。

  在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具备以后,人们就应该懂得知足。托尔斯泰说得好,“欲望愈小,幸福愈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结果只能是落下笑柄。生活中很多人,不安于本分,这山望着那山高,瞧着水平和能力比自己高的、日子活得比自己滋润的,牢骚满腹乃至于妒火中烧,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来,究其原因还是不晓得知足。

  个人要进步,社会要前进,还要懂得知不足。知不足,就是要知道不足之处,知道自己不够完善的地方,所谓“知耻而后勇”。只有知不足才有内生的动力,去提高自己,推进社会进步。古往今来,狂傲恣睢、目空一切的人,几乎没有好下场的。为什么?因为他永远不懂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它永远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它永远不知道“海纳百川所以成其大”的道理,他幼稚地认为自己是天才,天下无人能及,其结果只能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我们要努力奋斗,勤奋工作,创造必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而达到知足的境地。我们又要谦虚谨慎,对未知的领域孜孜以求,知不足而生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我想,这应该是科学的知足与知不足的辩证关系。

  “作为不作为”。“有为”是指有作为。即是说,珍惜生命,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这是积极处世和工作的态度。“有不为”,指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作。大意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为与不为的界限:即对好事、善事,利国利民的事要积极做;对错事、恶事、损人利己的事,要坚持不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就“有为与弗为”给几位青年店员题写了一副赠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给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3
对于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应该知足,对于精神上的东西,我们应该永不知足;
同样,对于有些,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有些事不能有所作为。
第2个回答  2013-07-23
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
第3个回答  2013-07-23
我觉得跟学海无涯的意思差不多吧。要有永远向上的精神,只求更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