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铤之三 砖形五十两银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8
  百度搜索,砖形银铤(这是我找不到准确的标称而用的名称)很少有记载,其形状像古代的砖。今天我就介绍砖形银铤,正好手头有二块。
  这二块银砖同样是五十两,但厚度相差明显。
  薄的一块上面的铭文是:永历九年十月日 涪洲府徵完慕民水脚银伍拾两正 提调官周本科银匠吴恒逺 1225克
  厚的一块上面的铭文是:至元十四年八月日 潮洲发绍兴三十年分钞价银伍拾两正 专知官林克规银匠杨兴顺 1775克
  二者的重量相差刚好500多克,真是巧了。就是说,薄的少了三分之一,补上这一部分就相等了。
  这二块银砖从上面篆刻的文字和包浆都是一体的,不会假。因为古代的银匠也是有祖传手艺,而且刻字的基本功没有十年八年是刻不出来的,文字是最难仿的。更何况还有一套复杂的操作流程。
  银砖的出现是从唐代就有,也是做银铤一样的作用,我见过的唐代也有伍拾两为1200多克相同的,这里面的原因我就无法解释,让研究古经济学者来解读吧。
  作者:吴江范甦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