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和温度真的彻底失效了吗?读“书店死在2020”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在翻看各种头条文章寻找时事话题时,我被这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了,那就是南风窗的《书店死在2020》。

写作的出发点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有话要说,是对某些触动了自己心弦的事物有自己的态度。读到这个标题时,我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情绪在变化 ,于是有了接下来的文字。这是一个关于情怀的话题,是一个关于温度的话题,也是一个关于变革的话题。

01情怀不是矫情,是一种足够长的时空的跨越

其实,读这篇文时,我感动的不是文章的正文,而是评论中的一段文字。

一个名叫骑哉悠哉的网友这么写道:“四川自贡市荣县城的灵犀书店,己开了三十一年了,现在还在营业,它的店内几乎没有教辅书,它还活着,只是店面从来没有装修过,或许你还嗅得到几十年前的味道。”

我在其后回复道:"这个味道可能就是它得以生存下来的秘诀。”

我是个前70后,是属于见证时代大变迁、大进步的一代人,也可以说是有情怀的一代人;这代人比较敏感,比较细腻,比较拘谨,甚至有时又比较矛盾。此处的情怀,我描述的不是单纯地指一种心情,而是对过去沉淀下来的各种心情的怀念,涉及了两个关键词:沉淀和怀念,也就说这里谈的情怀是一种足够长的时空的跨越,这也就使得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和书店发展的历史发生了强关联。

写这个话题,我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和弗兰克的一切交流都是淡淡的,然而二十年的时间和最后未能谋面的遗憾给这种交流赋予了魅力。我第一次读的这本书也是电子版,读完后马上买了一本放在那里,从电子书到纸质书,完成的就是从零感觉到喜爱的快速跨越。

爱一本书,就会想拥有一本纸质书,这像是对写作者最高形式的认可,和钱无关,只和情怀有关。想拥有,就是因为那本书触发了自己内心深处某种积淀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人激动,会让人心跳加快,像是进入第一次遇到心仪爱人时的情境,而对成年人来讲,书是获得这种体验最可靠的方式之一。

再谈回前文提到的“灵犀书店”,它开了三十一年,没有装修过,想想三十一年前的书店是什么光景?这么算来,是我高中毕业那年的样子了。在我的城市里,个体的书店还没那么多,大多是新华书店的一种标配模式,想买一本书要穿越大半个城市,会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这家没有,下一家,而往往可供选择的书店并不多。逛一次书店一般要花个大半天的时间,徜徉其中,身边是摩肩接踵的各种人,或站或坐或倚靠着什么,时间就那么一点点地逝去,有时不知不觉地天就黑了,最后悻悻地把仅看了三分之一的书放回原处,为那一本辅导书付了款……

写到这里,我想的是:那个灵犀书店可要一直活下去呀,或许某天,我可以亲自去那里看看,追忆一下似水年华。

02 温度是一种态度的传递

为什么自己第一眼看到网友的评论就被感动了?

就是一种温度的作用,而其本质是一种个体感知到的对方传递的态度,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想做某事的冲动,那么至于对方是否真的是这么思考的,重要吗?可能不重要。尤其是感觉的传递,不需要像信息那么精准,不怕引起误会。温度只是一种精神的体验,每个人感知到的也是千差万别,除了情境的不同,还和个体的认知有关。同样一件事,经历过的人和没有经历过的人,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

就如书店,跨越了几十年后,现在的书店的样子可能就是90后的一代人认为的理所应当的样子,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想得不可得的年代,所以即使理解,也是一种想象中的理解,不会如亲历者那般深刻。他们有了他们新的亲历,他们的亲历又成了我们那代人轻描淡写的话题,这就是代际之间的差异。没有好,或者不好,只是各自有着属于各自时代的坚持而已。

记得十年前,我还会手写信件呢,那时电子通讯已经普及,这种手写信就是我传递的一种温度吧,我想通过手写信告诉读到信的朋友,他们对我很重要。那么至于这些信最后会是什么归宿,我没想过,即使到了今天,我依然留恋手写的感觉,但那是一种很奢侈的体验了。所以我很珍惜写入党思想汇报时的光阴,两页纸写下来,手竟然就酸了,但在其中的书写却带给了自己另外的一种温度,在那时,周围似乎都不存在了,无论多么嘈杂。

我想,能存活下来的书店,应该会有手写书信的那种感觉,越来越少,但是会让人觉得很珍惜,会有曾经那种“不可得”的感觉。

03 变革势在必行

《书店死在2020》在最后写道:已经可以来到一个“不能称之为结论的结论”:用“情怀”和文青情结来巩固书店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够,且没有必要了。

写到这里也可以做出我的结论:情怀和温度在商业模式中真的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吗?不见得吧。可以呼吁“店”而不再是“书”,因为书在家里都可以买到,但“店”是一种体验,关键是什么样的体验才可以继续存活?其定位又在哪里?

越来越多的书店在关闭,这是事实。

那么书店之路还能走多久?这里结合自己粗浅的认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拆解一下“书店”这个概念,它首先是个店,是店就是一种商业模式,也说明只有收入和成本的平衡才能保证它是活着的,如果收入低于成本,就说明这家店是处于失血状态,如果没有额外的输血或者造血功能,那么这家店就不可能持久,关闭可能是最好的结局,最起码可以保存经营者有限的血量。

以上说的是“店”的概念,那么“书”呢?是“店”里流通的商品,也就是通过书的买入与售出来产生利润,目前这个产品的环境如何呢?

从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来说,电商基本是占了绝对优势,既然电商有折扣,为什么还会额外的花时间花金钱去书店买呢?从这点看,如果商品是单纯的没有同质化差异的“书”,似乎实体书店就是电商发展的牺牲品。所以,现在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把单纯的商品“书”赋予其更多的价值,甚至,书成了推广其他服务形式的载体,要销售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书本身了,去到了书店,体验到的却不是书,也就是说,书店为了生存而发生了一种商品变异行为,毕竟活着才是硬道理。

再从体验上来说,单纯的书还有可能带来什么新生的契机吗?个人认为年代感会是其中的可能性,这是别的竞争者难以超越、难以模仿的资源,但这种模式是不可复制的,比如“灵犀书店”的模式,但这仅仅是一种小众化的体验。

另外,二手书店呢?个人以为也是一种可能性的存活模式。比如,网络上有的多抓鱼,就以一种实体和网络销售的模式共存。而且随着资源的不断匮乏,出于对树木资源的保护,让资源发生流动也是一种趋势。我之前也不接受二手书,可能考虑的是卫生和安全问题,但现在对于二手书有完备的再处理流程,让人很安心。二手书店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书籍,然后经过处理以低于新书网络售价的方式售出,获得利润。读一本二手书,也是一种情怀和温度的传递,你会感受到它之前主人的一点点个性,会发现书中有挺有趣的笔记,会发现一个人读这本书开了头,就没有了然后,只留下一些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这些额外的感受都是新书所不具备的体验,也因为不断地传承,让这本书有了更多的历史感、价值和使命。

我没有什么商业头脑,只是基于自己片面的感觉做一些可能性分析,纯属臆想。但我想对个性化的追求会是将来的一个趋势,毕竟人云亦云的模式是难以长久的,不仅会陷入恶性竞争,而且也很难拥有话语权,更谈不上引领了。变革是在必行,能否在变革中杀出一条血路?又会变革出什么新形式?就看各个商家的本事了,我愿拭目以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