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的生活习惯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21
一面食为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30
呵呵,欢迎~徐州早上喜欢吃包子,喝辣汤。。还有油茶,油条,豆浆。。徐州平时的小吃:蛙鱼,烙馍,肉夹馍,米线。。。徐州方言很有意思。。不过,很多都是口头话,徐州人很好客,性子急一些,有些偏向于山东人。

徐州方言
例如:“黄子”,“啥黄子?”外地人根本不懂,“黄子”就是普通话中的“东西”;“啥黄子?”就是普通话中的“什么东西?”
“赛”,“可赛了”,“赛毛”。“赛”就是“好”;“可赛了”就是“可好了”,“赛毛”就是“好极了”。
有一个动词也许谁也听不明白:“司维”,此“司维”非“思维”,却是修理的意思。例如:这车子该司维司为了。
有一些方言词汇,特别是名词,也很有意思:“蝈蝈”,徐州人说:“油子”;“地上”,徐州人说:“溜地”;“蝉”,徐州人说:“爹了鬼”或者是“节了子”;“蜻蜓”,徐州人说:“光光蜓”;“拖鞋”徐州人说:“鞋踏子”或者是“鞋呱啦子”等等。
徐州方言中的动词有许多也很难动懂,例如:“rou”"sai"读第一声,汉语中还没有这个可代替,意思是理睬,在使用时中使用于否定句中。例如:我不“rou”"sai"你。意思是我不理睬你。
“wo”第一声,意思是折叠,例如,比把这张报纸“wo”好。意思是:你把这张报纸折叠好。
在动词中也有一词多用,不同的场合用途不一样。“kei”读第一声,这个读音现代汉语中没有。意思是“吃”,例如:你“kei”了吗?,是说你吃了吗?换个场合,例如:这个人不地道,咱“kei”他。这里的“kei”又是作:“扁”。
当然还可以说出许多这样的词汇。不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特例:普通话中的“回家”,是一个无主语的句子,“回”是动词,谓语,“家”是宾语。老徐州人也是按照这个语法说成“走家”,现在的徐州人却说“家走”谓语和宾语倒置。
其实徐州方言在其发展中也受到外来方言的影响,例如隋朝从山西老鹳窝有大批的移民到徐州北的沛县一带,因此这里的方言也受到山西方言的影响。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喝汤”,在山西方言中就是吃晚饭,徐州以北的人多数也使用这个词汇,把吃晚饭说成“喝汤”。沛县在徐州以北80公里,沛县的方言与徐州方言在词汇上语音上有许多差别,原因就和大批的山西移民有关。
在徐州方言里,副词的使用挺有意思,如果比较也会发现它与北方方言,亦即无方言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很”。“很”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副词,各地的方言中,各有各的特色,苏、鲁、豫、皖交汇之处就是徐州,徐州的方言中对“很”的用法就很有意思。
1.用“才”代替“很”:
普通话的句子:这苹果很甜,你尝一个吧。
徐州方言这么说:这苹果才甜,你尝一个吧。
2.说话过头,用“很”代替“太”、代替“特别”,这里的“很”读去声,声同“恨”。为了区别,用“很○”表示。
普通话的句子:文章不能太长,太长就没有人看了。
徐州方言这么说:文章不能很○长,很○长就没有人看了。
3.很○也可以用于否定句,条件是认为程度不高:
普通话的句子:老刘的书不太多。
徐州方言这么说:老刘的书不很○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