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何风俗习惯及忌讳?

如题所述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在宋代,壮族被称为“撞”或“僮”。1965年,其民族名称正式定为“壮族”。壮语属于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壮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957年《壮文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准,标志着壮族拥有了正式的文字。
壮族以农业为主,有三七、蛤蚧和茴油等特产闻名。甘蔗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壮族人民在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在习俗方面,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到壮族村寨做客的客人被视为全寨的贵宾,通常会受到多家轮流宴请。平时,他们也有相互拜访的习惯。例如,哪家杀了猪,就会请全村每家派一人来共餐。餐桌上的敬酒习俗称为“喝交杯”,实际上使用的是白瓷汤匙。
壮族对客人非常热情,会尽可能提供最好的食宿。在用餐时,必须等待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始吃饭。晚辈不能在长辈之前动筷,给长辈或客人递茶或盛饭时必须双手奉上,并且不能从客人面前或背后递送。
在礼仪方面,壮族有诸多忌讳。例如,农历正月初一忌讳杀牲;某些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或头七天)忌讳外人进入;忌讳生孩子未满月的妇女到家中做客。
食俗方面,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部分地区也会吃四餐。早餐和中餐通常较为简单,以稀饭为主,晚餐则是正餐,食用干饭,菜肴更为丰富。大米和玉米是壮族地区的主要粮食,也是他们的主食。壮族的菜肴多样,包括各种蔬菜和禽畜肉,尤其是烤乳猪和鱼生等。
壮族还自家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其中米酒是节日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米酒会加入鸡胆、鸡杂或猪肝以增加风味,饮这些酒时需一饮而尽,而剩下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
壮族的典型食品包括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壮粽、柴把、白切狗肉、酥鸡、破脸狗和龙泵三夹等。这些食品不仅美味,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