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长安为啥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如题所述

“长安自古帝王都”,在汉朝和唐朝,长安在大部分时候一直被作为帝国的首都。但从唐朝崩溃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开始,长安永远失去了作为首都的资格,再没有那个朝代用它作为首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与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密切相关,二是这里更容易遭受西部游牧部族的攻击,三是长安城在唐末五代时期频遭战乱,遭受严重损毁。


一、安史之乱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安逐渐被边缘化

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的转移过程。唐朝之前,北方农业发展和经济发达程度远超南方,长安所在的关中又是重要粮食产地,物产丰饶,山河表里,一直被视为首都的不二之选。

但安史之乱后,北方中原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屡次遭受战乱重创,大批人口迁移到江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模式得以在南方生根发芽。加之南方有长江天险的屏障保护,形势相对安定,农业和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迅速超越北方。而地处西北的长安,因远离南方经济重心逐渐被边缘化。加之帝国所依赖的南方的漕粮,运送到长安,难度极高,成本太大,因此首都迁移到中原已成不可避免之事。

二、长安地处西部,与游牧部族接壤更容易遭受攻击

西北之地,历来是游牧部族的活跃区和兴盛区。唐朝初年,北方游牧部族颉利可汗一度兵临城下,唐太宗被迫与对方订立“渭水之盟”才躲过一劫。唐朝中期,长安又遭受吐蕃攻陷,显然已成兵凶战危的四战之地,不适合作为首都。

三、长安在唐末五代战乱中,多次被战火摧毁,难以重建

唐朝末年和五代初期,长安先后遭受多次战火,农民军和军阀朱温,都曾攻克长安。公元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居洛阳,临走时把长安百姓强迫迁走,皇宫和城墙、民居都被朱温蓄意破坏,连拆下来的木材也被运走,长安城遭遇一场空前浩劫,损毁严重。后世皇帝如果想重建长安,成本之高难以承受,故此只能另择他处。

由于上述三个原因,长安才失去了作为首都的资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因为唐朝晚期以后,长安城遭受许多地方起义,多次经受大火的侵袭,已经不堪重负。这座古老的繁华城市不再繁华,国家的都城也会转移到其他地方。长安城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比较大的都城,也是中国的四大首都之首。我国古代最繁华的四个朝代周、秦、汉、唐基本上都在长安定都。但是经过了唐朝晚期的战乱,长安城昔日的繁华已经逐渐消失。

一、人口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在唐朝中晚期,长安城的人口不断增加。长安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处于秦岭地区,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位置偏西,漕运比较困难,很多地方曾发生过缺水缺粮食的现象,甚至很多唐朝的皇帝多次到洛阳的行宫居住,通过逃避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时间越来越长,这些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二、地方起义遭到损失

到了唐朝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引发了各地的暴乱,唐朝的中央对地方已经失控了,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军阀和农民起义的混战也让长安城遭遇了很多场大火,这些大火在长安城中不断燃烧,烧了灭,灭了烧,烧毁了很多宫殿。于是长安城又变成了一座不再繁华的城市,还到处破破烂烂的。后面的君王要想在长安定都,就要重新修建宫殿,可是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不愿意去重新修整长安城。

三、国家矛盾已经转变

第三点原因是,到了宋朝,国家矛盾已经从东西方矛盾转变成为南北方矛盾了。这个时候国家的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国内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北方的辽、金、女真族等与中原民族的矛盾。所以,把都城迁到偏往东边的开封或者洛阳都是君主们的主要选择。这些地方没有被大范围损毁,有很多宫殿,而且地处平原,能够很好地掌控地方。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第2个回答  2020-09-27
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长安水土流失严重,因为各种暴乱这个地方遭受了很大损失,尤其是君主的宫殿,所以不再适合作为首都。
第3个回答  2020-09-26
因为长安靠近前线战区,会遭受战火的侵袭,其次,长安地区因战火被损毁严重。
第4个回答  2021-12-15
长安自安史之乱之后被战乱频繁破坏,尤其是朱温代唐后,更是彻底毁灭了长安城!所以五代首都东移开封,而宋也定都开封。长安相对于开封对于五代和北宋来说位置太便西了,再者河道堵塞交通不便!金灭北宋,定都北京,而宋室南迁定都杭州。随后元明清紧随金也定都北京,除了明初定都南京以外!金元两代对北京城的建设,全国政治中心移到北京,北京作为首都的条件更加完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