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词“自是一家”的理论解释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谢邀:

开篇明义,“自是一家”是苏轼提出的有关词学创作的论述,这一论述出自苏轼写给好友的文章《与鲜于子骏书》。

苏轼之所以说出词“自是一家”,与他在密州创作的一首词有关,原来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著名的豪放词

写完这首词后,苏轼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在当时的词坛,主要的流行风格是词人柳永创作的通俗化、平民化的歌词,柳永的歌词甚至一度传到国外,在当时就获得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轰动效应与追星风尚。

苏轼在给好友的书信中说,他的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虽然没有柳永的风味,但也“自成一家”,而且配合乐器演唱的话,场面很是壮观。苏轼的这一论述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论述对于豪放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的发展来看,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歌唱的歌词,多为休闲娱乐之用,民间的曲子词也是通过歌女的传唱而到文人手中,文人们在写诗之余就填词谱曲,反应的内容比较狭窄。当时的很多词作都以描写男女之情、自然光景为主,所以难登大雅之堂,一直被社会认为是绮艳之作。

五代词人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写道:“作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在宋代本身是用来歌唱的,具有娱宾遣兴的娱乐功能,而且是一种风行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见,词从产生之日起,本身就是用来歌唱的,是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娱宾遣兴的娱乐功能。

苏轼认为,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是它们的艺术本质和抒情功能却是一致的,他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对词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词向诗的方向靠拢。

苏轼“自是一家”的词学创作论述,是为了使词的审美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而提出的创作主张。

一、苏轼提出“自是一家”,首先表现在题材的的广泛性与词境的拓展上。

从苏轼现存的三百余首词可以发现,苏轼词作的题材范围真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有描写乡村生活的与劳作场景的,如他爱徐州写下的多首《浣溪沙》;也有抒发人生感慨的,如他在黄州写下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仅如此,苏轼的词中还有吟唱友情可贵的,如《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有书写爱情与悼亡的,如写给王弗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给朝云的《西江月·梅花》;有登临凭吊、缅怀英豪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苏词的主体意识明显较前代有所增强,抒情主人公由“绮筵公子、绣幌佳人”转向了创作者,苏轼的“自是一家”将词的创作引向了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康庄大道。

苏轼的词作将人生感慨、人生际遇、仕途足迹、心路历程、交游聚散、自然景物、乡村生活、打猎参禅等都融入词中,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拓展了词作的题材多样性,表现出蔚为壮观的词作内容。

清末词学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这是对苏轼词作题材的广泛性的精准评价。

二、苏轼提出“自是一家”,其次表现在创作手法的改变上。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苏轼将诗歌的创作手法融进歌词的创作中。南宋词学评论家刘辰翁曾说:“词至东坡(苏轼),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正是为了使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发展为独立的美学样式,抒写真情实感,追求更大的表现自由,才“以诗为词”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法。“以诗为词”对词来说是一个发展和创造。不是诗词不分,取消词体的独立性,而是扩大了词的表现手法,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三、苏轼提出“自是一家”,最后一点表现在风格的多样性上。

在苏轼的词中,他时而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时而冲淡平和、怡然自得;时而感叹忧伤,更多的时候,是昂扬中伴随着消沉,旷达中夹着烦闷,欢悦中透出抑郁;或是消极中包含着积极的期待,闲适中暗藏着热情奔放,感伤中又带着开朗乐观。可以说,苏词的风格是复杂多样化的,这个就是苏词“自是一家”的艺术风格。

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这个评价不难看出,苏轼对于词作风格多样性的观点得到了后世的认同的肯定。

苏轼提出的词“自是一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提高了词在社会上的地位,使诗庄词媚、诗尊词卑等观念得到颠覆,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综上,苏轼提出的词“自是一家”的论述,为宋词的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给词以新鲜的血液和生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3

“自是一家”是苏轼在《浣溪沙·淡蕊香》中提出的一个词语美学理论,他认为好的词语应该具有独特的美感,而不能只追求字面上的意义。具体来说,“自是一家”指的是相似的词汇在音韵、形态和义理上相互呼应,彼此相融,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创作背景

《浣溪沙·淡蕊香》这首词曲是苏轼在夜晚赴友人府上饮宴时所作,“自是一家”便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在兴致勃勃地与朋友谈论诗词创作和欣赏时,苏轼提出了“自是一家”的词语美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词曲创作中。如此一来,他的词曲不仅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也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苏轼的《洞仙歌·其二》,其中写到:“天地有道,以养人;妇女有德,以裕人;自是一家,上下同欢。”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和谐共处、互相扶持的意思。

苏轼的“自是一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影响。他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所归,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共处,互相帮助。这种思想脉络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因此,苏轼提出“自是一家”的观点不仅是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理解和反思,也是对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价值观念的肯定和发展。

苏轼被贬谪至岭南期间写作的《洞仙歌·其二》中。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发,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混乱,人民生活艰苦,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排斥。

苏轼在岭南流放期间,接触到了南方文化艺术,并对南方人民的善良热情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共鸣。他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所归,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共处,互相帮助。因此,他倡导“自是一家”的思想,强调人类大家庭的意识和责任感,要求人们摒弃私心杂念,相互扶持,建立起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社会。

“自是一家”的内涵

苏轼在《浣溪沙·淡蕊香》中写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常把青鸟想几许,才把红梅画出枝。自是一家花烛夜,独向葵床夜雨时。”在这首词中,苏轼运用了“青鸟”、“红梅”、“花烛”、“葵床”等多个词语,它们在音韵、形态和意义上都相互呼应,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美感。这些词语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一家”,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通的内涵和思想。

自是一家”

“自是一家”的理论解释可以理解为“千变万化的事物皆可视为同源同根的一家”,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中,成为词曲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苏轼通过这一理论来强调词语的独特之处以及其所具有的美感,从而带给读者更加深入、丰富的阅读体验。

总之,苏轼提出“自是一家”的观点,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危机重重的背景下,他从南方文化的启示中汲取灵感,反思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倡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03
指的就是他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词只要能够表达出来纯洁高尚,都是能够混为一谈的。
第3个回答  2022-08-03
苏轼说词都是因为有词牌名,而且很多词都是抒发情感而作的,本质上都是没有什么格律性的。
第4个回答  2022-08-03
词无论如何变革,万变不离其中,无论何种诗的题材都是同宗同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