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威远炮台的历史资料

有关于威远炮台的历史资料,要快点。明天就要交啦。。。

站在炮台身边,目睹长虹般壮丽景观的虎门大桥,轻轻的抚摸着沉满岁月尘土的炮台,呼吸一股清新的海风,聆听着大海的心跳,沐浴着温情的阳光,就如同沉醉在少女的温柔乡。
  威远炮台没有长城的那么长,没有长江那么美,但可以让你暂时忘却闹市的喧嚣都市的纷杂,闭上眼睛,晒晒太阳,用心体会海浪的声音,让思绪带你走进时光的隧道,感受一份远去的历史给你带来的恬静与详和。
  这片让我们心灵栖息的热地,就是我们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打响了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拉开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威远岛南山前偏西南海滩处,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为加强广东海防力量,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邓廷桢、关天培奏准于原台前加筑面宽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设炮位四十个。始称南山威远月台,后简称威远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二十六日,英军集兵强攻威远,数百官兵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炮台陷落后被毁。二十三年(1843年)再建,咸丰六年(1856年)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年)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炮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
  威远炮台是虎门海口防务中的主要炮台之一,在鸦片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块热土上浸透了先烈们的鲜血,凝聚着军民爱国的情怀,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在这历史丰碑下临海听风,感受历史遗迹的风采,让心灵随历史作一回宁静而恬美的旅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