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山和水的典故

<论语>中关于山和水的典故
最好有解释,越多越好
一个句子中有山有水,且有对比的更好.因为还要谈谈对山水的看法,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好!
万仞宫墙 《论语.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学问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进,并无快捷方式,唯有进黉门或泮宫(皆古代学校)潜心修习,才能窥其堂奥。台湾各孔庙的照壁有直接书写万仞宫墙四字,亦有绘麒麟者,台中孔庙的照壁则是嵌浮雕孔子游学图。

明德至善 台中孔庙大成殿内有 严故总统家淦先生题颁的【明德至善】匾额,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道听涂说 《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患得患失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未得到官位时,处心积虑\取官位,得到官位则忧心失掉官位,那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人才会如沐春风,德行才会有进步。

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遇到比自己贤能的人不应嫉妒,学习对方的优点,使自己改进向善,成为贤能的人。

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守丧尽礼,祭祀尽\,以追念远祖,民间的习俗就会趋于淳厚朴实。)

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不要胡乱树立自己的学说,免得贻笑众人。应该尊重先贤,传述正统的思想而不擅自创作。

暴虎凭河 《论语.述而》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赤手空拳与猛虎相搏斗,泅手渡河,死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这种胡作非为有勇无\的人同进同出。

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一个四角形作譬喻,列举一个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个角的人,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

巧言令色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谄媚的话,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

过勿惮改 《论语.学而》贤者勇于认错勇于改进,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

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言他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且合乎礼节的要求。)

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

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

见义勇为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

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对于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两相调和适当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

先难后获 《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于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知者乐水 《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绝不因一时的利害和荣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行不由径 《论语.雍也》选择快捷方式的人,往往因操之过急而走头无路。

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

任重道远 《论语.泰伯》背负沉重使命,迈向遥不可及的旅程,以贯彻仁道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

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年轻人只要肯发愤苦读努力工作,将来的前途无可限量,是令人敬畏的。

苗而不秀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幼苗虽然发芽,不抽穗不开花,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长大成人后,可能变得平庸无能)

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堆聚一座山只差一\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道理应该力求中庸,不偏不倚,过与不及,同样不合理。

非礼勿视 《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应当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适应了非礼的事,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

成仁之美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不发掘别人的缺陷,反会表扬别人的优点和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察言观色 《论语.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于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交友以诗书、礼乐的修养做为朋友情谊的基础。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

近悦远来 《论语.子路》近者说,远者来。(治理国家道先使周遭的人士,对您的政绩满意欢愉,远方的民众也会感佩您的仁政来归顺你。)

行己有耻 《论语.子路》对自己的过失,有羞耻反悔的心,随时自我警惕。

刚毅木讷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言谈迟钝,是接近仁者的风范。

怨天尤人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

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应该以公正报答仇怨,以恩惠报答恩惠。)《老子三章》报怨以德。(对于自己有怨雠的人用德来回报他,最后也会被感化。)

言不及义 《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没讲一句正经的话,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不会有什么成就。)

当仁不让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在为仁的大道理上,虽然面对师长,也不必谦让。)

驷不及舌 《论语.颜渊》一旦失言犯了过错,纵使鞭策四匹马的快车去追,也追不上了。一言即出四马难追,讲话宜特别注意,免得祸从口出。

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入室喻研究学问,已达高明精微的境界。但此句言子路未入室,即说明子路尚未达到孔子的理想境界。)(同豋堂入室)

六尺之孤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战战兢兢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凡事小心谨慎。)
孔子乐水的另一记载就在《论语·先进》篇中的“侍坐”,这是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畅谈理想的记录。一天,孔子饶有兴趣地问四个学生的志向,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不可认为不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向往的就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幸福自由的桃源生活,曾皙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美妙境界。另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十分爱水,经常到自己家乡的沂水河中,清洗污尘,陶冶情操,亲近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5
  在网上搜索总结了一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论语·述而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2 《论语·雍也》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就是《论语》中寄情山水最富哲理的话语,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山、水是世间最普通的自然物,也是最有灵性的东西。山是安定、伟大、丰富的,水是流动、平等、多情的。孔子喜山爱水,是因为他知水懂山,“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他绝不仅限于陶醉、流连于山水的自然之趣,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体验,赋予山水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3。《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表面上看,这是孔子在河边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的感叹,但孔子感叹的不仅仅是一去不复返的流水,更有稍纵即逝的光阴和瞬息万变的事物。

  4 孔子乐水的另一记载就在《论语·先进》篇中的“侍坐”,这是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畅谈理想的记录。一天,孔子饶有兴趣地问四个学生的志向,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不可认为不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向往的就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幸福自由的桃源生活,曾皙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美妙境界。另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十分爱水,经常到自己家乡的沂水河中,清洗污尘,陶冶情操,亲近自然。

  5《论语》记:
  孔子曰:汝知天下,何水无鱼 何山无石 何树无枝 何人无妇何女无夫 何城无市
  小儿答曰:井水无鱼 土山无石 枯树无枝 仙人无妇 玉女无夫 皇城无市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10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正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他执著挺拔,内含正直,风格简洁。拔地而起,直视苍穹,书写青松磐石风格。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无言谦卑气质,打磨你的刚毅和傲骨。他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从不昂首天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他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浪打而不惧,自岿然不动。
山,厚德载物,心胸宽大。经受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与冰雪为侣,与河流作伴,养育着参天大树,名花小草,鸟兽昆虫,孕育了人生的悲与欢,苦与乐。山是孤独的,但它并不寂寞,因为它拥有一个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
仁,二人相对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是友爱别人,不是害别人。两个人在一块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仁者不但要爱别人,与人为善,而且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爱山水,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仁者则平和、稳重、安静,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长寿永恒,正所谓仁者乐山也。做人不也是这样吗!
水是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却又是最厉害、最可怕的东西。海的容量、海的能量、海的气势又有谁能比?最坚硬的东西,都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山在水面前,只有被缠绕的份儿,山之险,只能衬托水之奇。水的静,也许比水的动还要可怕,越深的潭,就越平静;这种平静就意味着它深不可测。
居,善地。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水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心,善渊。心像深渊那样。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也许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能够把敌人射来的子弹像小鸟那样抓在手里,听它那动听的歌唱。
把人当水看,水是人格的最高显示。人与人交往接触,就像水与水相交,不论多少股水汇在一起,就不再有分别。人行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可是却很难像水那样相溶相亲。言谈,要像水那样,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感人。而且水还会见机而行,有谁见过大堤开了口子,水还愣在那里不动的?
水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与万物竞争,所以水永远没有过失。在水面前,人不能只照照自己涂过香水的脸面就拉倒,人还应该把自己变成水,走到悬崖边,跌碎自己,然后组成新的江河。
鱼在水里,鱼未必懂得水的重要;鸟在树上,鸟未必领会树的深意;就像你在生活中,也未必想到空气每时每刻在维持你的生命一样。
第3个回答  2008-12-27
感觉楼下那个长长的回答有点答非所问啊。人家问的是山水啊。。。
偶来试著答一答,括号里的解释,只是非常简略、浅陋的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人的修养侧重不同,对自然的欣赏也不一样;而欣赏大自然,懂得山水之乐,对人的修养也是很重要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说河流一刻不停向前流,时光如斯,一去不返)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含水。这是指一种生活状态,有点大同世界的味道)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平台不一样,感悟自然不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其实与山关系不大,略)
好象《论语》中提到山水并不太多。搜肠刮肚也就这些了。。。
第4个回答  2008-12-25
高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