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的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1. 翼点,亦称“蝶顶点”,位于两侧眼眶裂外眦后方大约3.5厘米处,距离颧弓上缘约4厘米。当一手拇指置于颧骨额突后,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颧弓上,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即为翼点。它是脑膜中动脉前支的投影位置。
2. 翼点是由蝶骨、顶骨、额骨和颞骨汇合形成的“H”形缝隙中的中点。作为颅骨在颞区的薄弱部位,翼点深层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大约距离颧弓上方3.8厘米。翼点入路,又称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是颅底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途径。此入路利用外侧裂作为自然解剖间隙,对脑组织的牵拉最小,适用于探查和手术处理鞍区、颅前窝、颅中窝及上斜坡等颅底病变。
3. 理想的开颅原则是在切除病变时不干扰脑组织。因此,开颅时应利用颅底自然平面和空间,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蝶骨嵴是翼点入路中分隔额叶和颞叶的平面,另一平面是额叶底面和眼眶上方的眶顶。这些平面从脑表面直接投射到鞍旁区,形成一个小圆锥形空间,尖部为额叶和颞叶的连接处,底部为开颅范围,体部为手术入路。这个入路是动态变化的。
4. 通过切除蝶骨嵴外侧部和部分眶顶,可以扩大这个自然空间,并沿外侧裂进一步扩大,形成一个大圆锥体工作空间,锥尖指向岛阈。圆锥的深度是从颅盖骨到蝶鞍的最短距离。通过这个大圆锥空间,可以打开额颞叶之间的和额叶底面之间的蛛网膜,实现无需或只需很小牵拉力即可抬起整个额叶。
5. 利用手术显微镜的放大、照明和立体透射作用,可以清晰暴露从鞍旁和视交叉上部至桥脑小脑池和内听道的颅底结构。翼点入路适用于治疗Willis环前部和基底动脉上端的动脉瘤,以及眶部、眶后、鞍部、鞍旁、视交叉部、额叶底面、斜坡后和桥脑前的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当牵开额叶外侧底面和颞叶,固定头位,充分切除颅底骨质,释放基底池的脑脊液,以及进行蛛网膜下腔的系统性分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