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佛教问题:什么是心,心在何处?请各位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教我,谢谢.

可以说心无所在无所不在吗?

在佛教的宇宙模型中,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我们这个宇宙三维空间,和上面已经提到的其他层次的空间,以及我们人的意识,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产生于心。 为了区别于心脏的‘心’,或者单纯表示人类意识的‘心’,我在下面将统称此‘心’为‘识心’。1,宇宙的一切均产生于识心,识心是宇宙一切的终极本原; 2,识心是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没有时间概念的; 3,识心是不增不减,无大无小,没有空间概念的;4,识心是没有人性的,它没有美丑、善恶、得失等所有人性化的概念;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承认有个人性化的终极主宰;5,每个生命都是识心的一部分;鉴于识心是无大小概念也无人性概念的,我们不可能判断每个生命在识心中的‘大小’或‘重要程度’,我们的模型认为每个人在识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6,识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意识能直接作用于识心并与物质产生相互影响;

参考资料:李庆宏居士《佛教起信与入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2
64 .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识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植物利用五种方式繁殖,哪五种呢?有从根部繁殖的,称为根种子;有从茎部繁殖的,称为茎种子;有从节处繁殖的,称为节种子;有从落叶直接生根的,称为自落种子,有从种子发芽繁殖的,称为实种子。
这五种种子如果不坏、不腐,足够成熟,一遇到有土壤与水分的环境,就能发芽成长而繁殖开来。
比丘们!那些种子,就如同纠取诸蕴聚集的识。
土壤就如同四个识所安住处。
水分呢?就像识的贪喜攀缘。
识在哪四个地方贪喜攀缘安住呢?就在色、受、想、行等四个地方贪喜攀缘安住;在那里经由喜贪润泽,而生长增广。
比丘们!如果说,离开色、受、想、行而有识的安住处,那是无法理解,也无法经验的,只有徒增大家的困惑而已。
比丘们!如果能于色处断贪爱,一旦离贪爱后,色的安住处就被封锁,识与色的系缚就断了。系缚一断,攀缘就断了,识就失去了安住处。一旦失去安住处,识就不能生长增广。同样的道理,受、想、行等其它三个识的安住处也一样,只要断了贪爱,识与四个安住处就失去了联系,就没有安住处。没有安住处的识,因不能生长增广而解脱了。解脱了以后,于世间的一切都无所取着。无所取着的缘故,所以自知已证得涅盘而说:我的生死已到了尽头,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该作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有下一生了。
不再攀缘执取下一生的识,我说不会再到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到处攀缘,只会看到缘起正法,而想要趣入涅盘、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时分,禅修告一段落后,去见尊者摩诃拘絺罗。两人见面,问讯寒暄后,尊者舍利弗问尊者摩诃拘絺罗说:
「拘絺罗学友!老会发生吗?」
「舍利弗学友!会啊!」
「拘絺罗学友!死会发生吗?」
「舍利弗学友!会啊!」
「拘絺罗学友!老与死的发生,是由于自作?还是他作、自他共作,或是无因无缘的偶然呢?」
「舍利弗学友!老与死的发生,不是由于自作,也不是他作、自他共作或无因缘,而是因为诞生了的缘故。」
「拘絺罗学友!那诞生,是由于自作?还是他作、自他共作,或是无因无缘的偶然呢?」
「舍利弗学友!诞生是因为『有』的业力蓄积成熟缘故。」
就这样,尊者舍利弗一路追问,尊者拘絺罗一路解答:「有」的形成,是因为「取」;取的形成,是因为「爱」;爱的生成,是因为「受」;受的生成,是因为「触」;触的形成,是因为有「六入处」;六入处的生成,是因为「名色」;名色的生成,是因为「识」。
「拘絺罗学友!那识的生成,是由于自作?还是他作、自他共作,或是无因无缘的偶然呢?」
「舍利弗学友!识的生成,是因为名色的身心和合缘故。」
「拘絺罗学友!前面你说名色的生成,是因为识的缘故,后面又说识的生成,是因为名色的缘故,这到底是什幺意思呢?应当怎幺来理解呢?」
「舍利弗学友!我来打个比方,这样比较好理解。譬如,如果要将三根芦苇在空地上竖立,则三根芦苇必须辗转相依,才能鼎立起来。如果拿掉一根,其它两根就会立不住,而拿掉的那一根,也同样立不起来。识依于名、色的情形,就像这样,三者必须辗转相依,才能生长。」
听了尊者摩诃拘絺罗的这番解说,尊者舍利弗心中十分佩服,就以种种的赞叹来称扬他,并且说:
「拘絺罗学友,如果比丘能依于对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等的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可以称他为法师比丘了。如果依着对老死等厌患、离欲、灭尽而修,则可以称他为依法次第修行比丘了。如果对老死等厌患、离欲、灭尽,不取着而解脱,则可以称他为现法涅盘比丘了。」

按语:
一、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三九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五四经》,后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二八八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六七经》。
二、故事的前段,说明「识」、「色受想行」、「贪爱」等三支,在生死轮回中的相互关系,后段则以三支芦苇的竖立为譬喻,说明「识」、「名」、「色」辗转相依的情况,两者有许多共同处,而其中之一,就是「识只能依附于名色、四识住的身心中」,即不能单独生存的观念。这个观念,值得提供给「中阴身」即是「识」,或者说人死后的「识」会「漂流」多少天后,才去往生「投胎」的信仰者,一个重要的思惟参考。
三、什幺是「名色」?「色」是指物质类的,应无疑义。而「名」呢?若依《杂阿含第二九八经》说,「受、想、行、识」等「四无色阴」,亦即五蕴中的四个非物质类组合,称为「名」。若依《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二经》说,「受、想、思(行)、触、作意」称为名。比对本则故事「识缘名色,名色亦缘识」的对称用法,「名」应不包含「识」比较妥当。
四、解脱者的识,「不会再到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到处攀缘,只会看到缘起正法,而想要趣入涅盘、寂灭、清凉、清净、真实。」《杂阿含第二八八经》原经文作:「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盘、寂灭、清凉、清净、真实。」与故事第六三〈遍寻不着瞿低迦的识〉,以及故事第九八〈阐陀的证入〉中,尊者阐陀长老的名言:「不复见我,唯见正法」相当一致,可以参考。
五、贪爱止息了,经中以油灯不加油(《杂阿含第二八五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五三经》),大火不加薪材(《杂阿含第二八六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五二经》),大树断了根(《杂阿含第二八三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五五经》)来形容,相当值得未解脱的我们略作揣摩。
六、故事的后段,说的都是深彻的佛法,又为佛法不限于佛说的一例。
第2个回答  2009-02-21
心并不是指心脏.思想.想法.意志等.如果要真的懂佛教的”心”.至少必须懂得什么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但这还不够.还要继续懂每个识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这些识的表面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本性.既”3性3无性”.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遍计所执性.观依他起性.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相分.留下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见分.留下自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隐劣心所.显胜心王.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依他起性.观圆成实性.

到这时.才是真的懂了什么是”心”. 佛教的法幢才坚固的树立起来.才导致近3千年来.坚不可摧.
第3个回答  2009-02-21
佛语不能用普通的意识去理解。佛理有时候更加追求过程而不是结果。人们坚信,只要虔诚的去生活,就会有所说的结果。

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寻找自己,寻找精神上的自我。是一种境界:
1.比如成功人士,为什么他在不断的追求成功?因为他在追求答案,他们明白什么是心,也知道心在何处,却在追求。
2.这时前提要理解什么是心,通过确定什么是自己的心,而确立自己的目标,更通俗的表达就是,美国电影里经常表述的英雄思想,什么是人生,人生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3.同理我们也是在寻找,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样,只有不断的去面对生活,探索生活,才能寻找出答案。
4.如果想更深入理解这方面的问题,到图书馆去借阅下古哲学书籍,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4个回答  2009-02-21
可以说无处不体现心的作用,就象水混在土里,取不出水,也就是指不出心在何处。
人能有觉有观,便是识得心的作用,这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出一个名为心者。最初提出心的概念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使人重视那些所谓心的作用——佛教里把这些作用分别为六识或八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意识、潜意识等等,不过迷信一向认为有一个具体实在的灵魂投胎转世,但佛陀把灵魂转世说成是(神)识——应该是六识或八识都有,否则没有眼识的话鬼没什么都看不见。。。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贪爱执着的人才能识得此心能生万法的自足智慧,这是指具体的实践实修,不是听信了就可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