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下唐代宰相名称的转变

如题所述

宰相名号众多,数过来大概有以下: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
前四者称为四辅,其他的是兼职宰相。中书令、侍中又随着中书省以及门下省名称的变化而变化,中书令在一些时候又称作内史令、紫薇令,而侍中也有纳言、黄门监的称呼。其他的也有如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薇黄门三品等等的变化。从始至终,中书令、侍中在唐代都是作为宰相名称,大多论者以为二者止于终唐之世,至五代及宋只是虚名而已。其实不然,中书令作为宰相职应止于五代冯道;而侍中作为宰相职应止于北宋中期的韩琦。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是理论上的宰相,不过由于李世民即位前曾担任此职,此后鲜有继任。只有唐中宗、唐玄宗、唐德宗作为太子监国时才担任过尚书令。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在唐前期具有极高的地位(正二品,其他宰相为正三品),被唐太宗称为“真宰相”,不过唐高宗以后,沦为了三公三师之类的虚衔。曾发生过尚书左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敢进入政事堂的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始时授予官阶在正三品以上的兼职宰相。后来逐渐没有了这个限制。中书令、侍中同升为正二品后,此名消失。唐宋最广泛的宰相职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一词始于李靖,《新唐书》载李靖“乃授检校特进,就第,赐物段千,尚乘马二,禄赐、国官、府佐皆勿废。若疾少间,三日一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真正出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是在唐高宗永淳元年“丁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丙寅,黄门侍郎刘齐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了代宗以后成了最基本的宰相职。参与朝政之类,很多人以为始于贞观元年的“敕东宫仪典簿最悉听(杜)淹裁订。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而在隋代,这类的兼职就已近很常见了,例如大业三年,隋炀帝以黄门侍郎裴矩参与朝政等等。贞观盛世的宰相班子可谓明星阵容。一般的认为是,行政决策方面有房杜,监察诤谏有王魏,守国安边有二李。不过古今享有盛誉房杜二位是否名副其实,我认为值得商榷。《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很明显可以看出房玄龄的三个特点,其一是事必躬亲;其二是为政宽简;其三是胆小怕事。第一点值得肯定,据两唐书,他的政绩主要在于吏治和修订律法。但是另一方面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又是很多政治家所不以为然的;第二点也值得肯定,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面,贞观政治的手段是刚柔并济,而非汉文时期的一味放任;第三点恐怕是很重要的,房玄龄当国15年的原因大概与这一点有关。李世民需要的是那种能力强但又听话的人。如果房玄龄有魏征那样的性格,可能就远远做不了这15年的宰相了。他很少和李世民抵触,仅有的一次就是在出兵高丽的问题上。正是由于这样,当李世民晚年骄傲情绪滋长时,房玄龄也说了不少迎合的话,毕露阿谀之态。不只是他,同期的长孙无忌、李世绩等等都是这样。杜如晦就更令人费解。他贞观四年就死了,其时盛世局面还未完全呈现。杜如晦在为相期间的主要贡献在于整理了一些文典,裁定了一些典章制度。但是后世所说的“房谋杜断”大概是对于玄武们事件而言。这个问题上,他们二人的确出了不少点子,并最终促使李世民拍板。魏征在今天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要远高于房杜。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传统读书人人格道德的化身,是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典型代表。在我个人认为,魏征对贞观之治的贡献是要超过房杜的。房杜解决的是制度上的问题,而魏征解决的大多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两唐书本传记录了魏征的几份奏疏以及一些事例,内容包括解决内部问题,解决国际关系,规则帝王行为,明确用人赏罚准则等等。正是由于魏征太直率,太认真,所以多次导致李世民下不了台,还几次声称要杀了魏征。如果说李世民对于房玄龄赏爱有加,那么对魏征就是又爱又恨。李世民从辽东失利回来时,想起了已经去世多年的魏征,认为如果有魏征就不会有今天的失败。不过在此之前,他还由于侯君集案怀疑魏征结党而毁坏了魏征的墓碑,取消了与魏征做亲家的婚约。魏征的确向李世民推荐过侯君集做宰相,侯君集与太子谋反案发时,魏征刚刚去世,李世民一气之下,便对魏征下了狠手。也许是李世民在魏征生前没能杀他,所以只有死后借机来发泄一下不满。很相似的是,房玄龄曾向李世民极力推荐过张亮,后来张亮也和侯君集一样做了大将,做了宰相,都深得李世民宠信,后来也是由于策划谋反而被杀。但是不同的是,房玄龄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大概从这里就可以窥见李世民对于二人态度的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18
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从贞观元年起,以他官预宰相事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参议得失”等名号而预宰相事;二是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预闻宰相事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7-01
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从贞观元年起,以他官预宰相事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参议得失”等名号而预宰相事;二是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预闻宰相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