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贵君轻》谁给翻译一下 或者给个翻译好的网站

孟子《名贵君轻》谁能给翻译一下 或者给个翻译好的网站 感谢
呵呵 不好意思 是《民贵君轻》

“民贵君轻”现在是个成语,出自《孟子` 尽心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他关于仁政学说的核心,语出《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要点是:

第一、民心向背决定君王政权的兴衰。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以后,如何处理民众、国家、君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分化、大转变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获得了大发展。《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名言;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老子》主张“爱民治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孔子则从心性和社会两个层面,对民本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原则和“为政以德”、博施于民的政治主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为核心内容的“仁政”学说,成为先秦时期民本主义思潮的高峰。在心性层面上,他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人心,从而深化和拓展了“仁”的观念,强化和突出了儒家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道德实践方法,这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在社会层面上,他提出“仁政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认为社会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君王能不能施“仁政”。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四德”,就是由此“四端”萌发、扩充而来。所谓“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孟子认为,“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仁政无敌”的根本原因是可以赢得人心,“吾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王如果实行仁政,百姓就会爱护他的上级,情愿为他们而牺牲。他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证明,“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进而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国之所以废兴存亡亦然”。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败、生存和灭亡,根本原因在于能不能行仁政,得民心。“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第二、君王实行“仁政”必须以民为本。在先秦众多思想家中,孟子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名言,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我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民贵君轻”思想突出了“民”的重要性。孔子讲“仁”,重视的是人的生命。孟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权利。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苛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实行“仁政”,慎刑罚,薄赋敛,广施恩泽以让人民安居乐业。其次,“民贵君轻”思想要求统治者进行自我道德约束。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认为,具有“仁”的道德修养,是天子、国君必须具备的品质。强调统治者应以“不忍”之“仁”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这就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其三,“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双向的义务关系。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强调君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作为一国之主而不能“与民同乐”是不对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君”与“臣”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更进一步,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含有民主性色彩的观点,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迸发出的极为宝贵的思想火花。痛惜的是,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权愈益强化,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提出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民主的思想火花也就被窒息了
第三、对于失掉民心的天子、诸侯可以“征诛”、“变置”。孟子虽然也认为君王的地位和威权是“天”授予的,但是,他只讲“义理之天”,不讲“主宰之天”。所谓“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就是说,天不说话,它是用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的。孟子说,天子是不能够拿天下授予人的。因此舜得到天下,不是尧授予的,而是“天”授予的。尧把舜推荐给“天”,“天”不能直接表示它的意见,这就要看民众是不是拥护他,民众很满意,都表示归顺他,这就叫“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说,民众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民众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换句话说,“民意”就是“天意”,这正是孟子对于“天”的认识的闪光点。在他看来,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得到民众的拥护。孟子在论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指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丘民”就是民众,孟子认为,只有得到民众喜欢的人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喜欢的人只能做诸侯,得到诸侯喜欢的人只能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要变换他。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关于“武王伐纣”是不是“臣弑其君”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纣是商朝的暴君,周武王灭了商朝,诛杀了纣。在孟子看来,这不能算是以臣弑君。他认为,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征诛独夫纣,是“救民于水火之中”。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贵君轻”的思想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起了制约作用。

“民贵君轻”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大解放的产物。当历史的脚步行进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大转变——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清朝统治者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又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拉开了。许多志士仁人拿起了“民贵君轻”这个思想武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继承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精华,吸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理论,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主张,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君主政体,建立一个新的共和政体的国家,这就彻底否定了旧的“君”与“民”的关系,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

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后试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却导致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西方列强也不允许中国实现真正的自主和强盛。中国共产党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民本主义思想的真正继承者,“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为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道路。当前,我国人民正在党的指引下,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坚定不移地前进,实现人民民主,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创造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摒弃那种“为官者民之父母”的旧思想,真正树立起“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的新观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诚心诚意为人民造福,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3
出自《孟子` 尽心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人民最为宝贵,土神和谷神次要,君主为轻。因此得到群聚的人民的承认者就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承认的就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承认的就可以成为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水灾,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 “民贵君轻”现在是个成语,出自《孟子` 尽心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他关于仁政学说的核心,语出《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要点是:

第一、民心向背决定君王政权的兴衰。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以后,如何处理民众、国家、君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分化、大转变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获得了大发展。《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名言;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老子》主张“爱民治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孔子则从心性和社会两个层面,对民本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原则和“为政以德”、博施于民的政治主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为核心内容的“仁政”学说,成为先秦时期民本主义思潮的高峰。在心性层面上,他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人心,从而深化和拓展了“仁”的观念,强化和突出了儒家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道德实践方法,这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在社会层面上,他提出“仁政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认为社会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君王能不能施“仁政”。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四德”,就是由此“四端”萌发、扩充而来。所谓“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孟子认为,“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仁政无敌”的根本原因是可以赢得人心,“吾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王如果实行仁政,百姓就会爱护他的上级,情愿为他们而牺牲。他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证明,“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进而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国之所以废兴存亡亦然”。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败、生存和灭亡,根本原因在于能不能行仁政,得民心。“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第二、君王实行“仁政”必须以民为本。在先秦众多思想家中,孟子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名言,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我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民贵君轻”思想突出了“民”的重要性。孔子讲“仁”,重视的是人的生命。孟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权利。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苛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实行“仁政”,慎刑罚,薄赋敛,广施恩泽以让人民安居乐业。其次,“民贵君轻”思想要求统治者进行自我道德约束。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认为,具有“仁”的道德修养,是天子、国君必须具备的品质。强调统治者应以“不忍”之“仁”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这就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其三,“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双向的义务关系。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强调君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作为一国之主而不能“与民同乐”是不对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君”与“臣”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更进一步,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含有民主性色彩的观点,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迸发出的极为宝贵的思想火花。痛惜的是,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权愈益强化,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提出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民主的思想火花也就被窒息了
第三、对于失掉民心的天子、诸侯可以“征诛”、“变置”。孟子虽然也认为君王的地位和威权是“天”授予的,但是,他只讲“义理之天”,不讲“主宰之天”。所谓“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就是说,天不说话,它是用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的。孟子说,天子是不能够拿天下授予人的。因此舜得到天下,不是尧授予的,而是“天”授予的。尧把舜推荐给“天”,“天”不能直接表示它的意见,这就要看民众是不是拥护他,民众很满意,都表示归顺他,这就叫“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说,民众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民众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换句话说,“民意”就是“天意”,这正是孟子对于“天”的认识的闪光点。在他看来,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得到民众的拥护。孟子在论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指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丘民”就是民众,孟子认为,只有得到民众喜欢的人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喜欢的人只能做诸侯,得到诸侯喜欢的人只能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要变换他。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关于“武王伐纣”是不是“臣弑其君”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纣是商朝的暴君,周武王灭了商朝,诛杀了纣。在孟子看来,这不能算是以臣弑君。他认为,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征诛独夫纣,是“救民于水火之中”。民贵君轻”现在是个成语,出自《孟子` 尽心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他关于仁政学说的核心,语出《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2个回答  2009-02-22
孟子说:“人民最为宝贵,土神和谷神次要,君主为轻。因此得到群聚的人民的承认者就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承认的就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承认的就可以成为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水灾,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
第一、民心向背决定君王政权的兴衰。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以后,如何处理民众、国家、君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分化、大转变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获得了大发展。《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名言;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老子》主张“爱民治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孔子则从心性和社会两个层面,对民本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原则和“为政以德”、博施于民的政治主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为核心内容的“仁政”学说,成为先秦时期民本主义思潮的高峰。在心性层面上,他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人心,从而深化和拓展了“仁”的观念,强化和突出了儒家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道德实践方法,这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在社会层面上,他提出“仁政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认为社会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君王能不能施“仁政”。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四德”,就是由此“四端”萌发、扩充而来。所谓“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孟子认为,“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仁政无敌”的根本原因是可以赢得人心,“吾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王如果实行仁政,百姓就会爱护他的上级,情愿为他们而牺牲。他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证明,“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进而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国之所以废兴存亡亦然”。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败、生存和灭亡,根本原因在于能不能行仁政,得民心。“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第二、君王实行“仁政”必须以民为本。在先秦众多思想家中,孟子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名言,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我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首先,“民贵君轻”思想突出了“民”的重要性。孔子讲“仁”,重视的是人的生命。孟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权利。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苛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实行“仁政”,慎刑罚,薄赋敛,广施恩泽以让人民安居乐业。其次,“民贵君轻”思想要求统治者进行自我道德约束。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认为,具有“仁”的道德修养,是天子、国君必须具备的品质。强调统治者应以“不忍”之“仁”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这就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其三,“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双向的义务关系。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强调君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作为一国之主而不能“与民同乐”是不对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君”与“臣”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更进一步,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含有民主性色彩的观点,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迸发出的极为宝贵的思想火花。痛惜的是,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权愈益强化,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提出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民主的思想火花也就被窒息了
第三、对于失掉民心的天子、诸侯可以“征诛”、“变置”。孟子虽然也认为君王的地位和威权是“天”授予的,但是,他只讲“义理之天”,不讲“主宰之天”。所谓“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就是说,天不说话,它是用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的。孟子说,天子是不能够拿天下授予人的。因此舜得到天下,不是尧授予的,而是“天”授予的。尧把舜推荐给“天”,“天”不能直接表示它的意见,这就要看民众是不是拥护他,民众很满意,都表示归顺他,这就叫“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说,民众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民众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换句话说,“民意”就是“天意”,这正是孟子对于“天”的认识的闪光点。在他看来,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得到民众的拥护。孟子在论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指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丘民”就是民众,孟子认为,只有得到民众喜欢的人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喜欢的人只能做诸侯,得到诸侯喜欢的人只能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要变换他。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关于“武王伐纣”是不是“臣弑其君”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纣是商朝的暴君,周武王灭了商朝,诛杀了纣。在孟子看来,这不能算是以臣弑君。他认为,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征诛独夫纣,是“救民于水火之中”。
第3个回答  2009-02-25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文言文翻译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2-21
出自《孟子` 尽心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孟子说:“人民最为宝贵,土神和谷神次要,君主为轻。因此得到群聚的人民的承认者就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承认的就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承认的就可以成为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水灾,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