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别时,常常用哪些物体寄托情感?

如题所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古人送别时候,红豆应该是离别信物的首选。

红豆,又被称为相思豆,古人常用此物寄托思念之情,也用于爱情及深厚感情的表示。

红豆为什么成为相思豆呢?传说古时候有个妇人日夜期盼丈夫归来,在山坡上时而流泪,时而望眼欲穿,时而清泪斑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泪水化成红色的血液流进土地,后来竟然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接满红彤彤的红豆。后人故此称其为相思豆。

红豆形状如红心,颜色如血,质地坚硬,晶莹可爱。难怪被人们赋予灵性,是吉祥神物,用于寄托对坚贞赤诚的感情的保证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不仅在送别时候,在定亲,相爱,或是成婚之后,红豆都被以装饰物或礼物的形式,赠送对方。有的藏于家中,祈保爱情长久,美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8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4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图文无关】

第2个回答  2018-01-02

第一种,玉佩。

玉佩也是古人送别时常出现的物体,不过大多都是男女双方用来送别时所使用。毕竟没有听说哪个男性会送另外一个男性玉佩。

而且玉佩是贴身佩戴的,这种物品用来寄托情感是最合适不过的。毕竟要达到见此物如见人的效果,而且要起到纪念意义可以保存的,明显玉佩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种,香囊配饰。

这种也是比较适合男女,或者家人之间送别时使用的。因为香囊也是贴身佩戴的物品,平时可以放一些香料或者物件在里面,也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

睹物思人,这种就再好不过了。香囊里可以放一些家长的干花,时常佩戴在身边,时时想着自己的家长。这样也能慰藉自己的感情。

第三种,衣物。

毕竟送别即是远行,送一些衣物也能寄托情感。古人都是特别内敛的,有一些不能表达出来的话,可能就写成信,塞在为对方精心赶制的衣物当中。

第四种,酒。

临别赠言,总需要用酒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所有情感,都在一杯酒中不言而喻。对于男人之间的送别,也许临行之前的一杯酒,就是双方最好的情感寄托了。

第3个回答  2018-01-02

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长亭、古道、芳草,因为古代诗人曾做过这么一首诗来送别友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的纯洁的,哥们义气也比较的重,可能是跟华夏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吧。

还有就是人们也可以靠明月、酒等好多东西来寄托离别之情的。

比如说有这么一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是在表达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厚重感请。

还有一句好诗就是我们以前所学的王维的《渭城曲》里的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觉得这首诗是在表达王维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因为他都劝着友人多喝一杯酒了,有可能就这一杯就能喝醉了,然后就不用走了。

其实还有很多物体都可以寄托离别之情和相思之情的,因为古人什么都不多就是感情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