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之前的官员选拔

隋朝以前官员选拔大多为推举,比如汉朝。是不是主要指的是举孝廉呢?其评判标准是什么,寒门有机会做官吗?

  秦朝的历史很短,秦始皇统一六国,好像是12年而亡,后来又维持的几年,大概15年就灭亡了。秦朝官员的选拔,一般还是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秦朝本国人出任将军领兵打仗,而文官除了秦朝本国的贵族外,还有外国的士人、客卿,这时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完备,大致沿袭着秦以前的方法。

  士人,是中国历史所特有的集团。大致是没落的贵族或自由民,而又有一技之长的人。孟尝君有门客三千,其中包括鸡鸣狗盗之徒,但大多数是士人。蔺相如就是由士人受到投靠的贵族的推荐,而成为赵国的卿相。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都不大,外国或本国的士人或者想成为士人的人,都可以直接见到国王,谋取一官半职。当然各国为了吸引士人,也给了很多待遇,如燕国曾修黄金台吸引人才。

  中国的封建历史到秦一统天下就已经灭亡了,我会另写文章讨论这件事。而所谓皇帝一人说得算,专制独裁,恐怕也有待商榷。其实那时的中国的文官制度是由士人集团组成的,更准确地说,中国的官僚集团是由士人组成的,行政权和决策权大部分在士人集团手里。只是有时皇权大于治权,这种行政制度理论上一直维系到清朝灭亡。

  汉朝的官员产生,是由地方上举荐孝廉,汉朝是以孝治天下。孝廉和贵族子弟被推荐,到中央作郎官,学习管理,积累从政经验。一旦官员出缺,就会被派去做官,然后每三年考核一次,逐级升迁。

  当然这种选拔制度开始执行是好的,但过了些年,天下太平,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其中贪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到东汉末年,甚至出现花钱就可以买官,甚至可以买“三公”那样最高长官来做。曹操的爸爸就是买来的官。

  到了魏晋时期,曹丕实行九品中正治,把官员分为九品,而官员的选拔有大多数从氏族集团中产生。东晋南渡,一时名士如过江之鲫,但这种选拔制度的局限性已经显现出来了。曹丕实施这种制度是为了调和曹氏篡权带来的矛盾,维护氏族集团利益。而东晋南渡后,为了维护北方南下皇权的集权统治,打压江南的土族豪族势力,也采取了类似的制度。

  南北朝后,这种氏族士人制度走到了尽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1
1.初兴科举
晋以来的 九品中正制 的选官旧弊,在北周时逐渐被认识,开始注重 才干.隋文帝即位后,彻底废弃旧制。开皇七年定制,每州每岁贡士3人。州、县保举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特别优美者州可保举应秀才科,受特别考试。开皇十八年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 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这是 正史 上明确记载的以科举士,显示出科举制度的形成。史书记载,大都称隋炀帝始建进士科。但《旧唐书?房玄龄传》却写着房玄龄18岁 本州举进士 ,以此推算,以隋文帝开皇年间(581- 600年)已开进士科。
2.推进科举
在强调君民建国,教学为先 的诏命中,炀帝已经提到课试 生徒以 进士者.改官制的同时,又下诏 选贤与能 ,认为 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 ,命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 宜依令十科举人.所谓 十科 ,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 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擢升。 五年六月,又下诏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4科举人。这都是要求地方贡举,称乡贡。
隋朝时间短促,国子学、州县学又兴废不断,因而由生徒考试入选者颇少,大都由乡贡而入仕。秀才科,在当时等为最高。《隋书?文学传》中,刘臻、崔儦是隋以前 举秀才 的,文帝时 举秀才 的有王贞、杜正玄、杜正藏,炀帝时 学业该通,应诏举秀才 者有杜正伦。整个隋朝, 举秀才止十余人 。明经科,起于隋。文帝时,有韦云起 明经举,授符玺直长 。炀帝时,孔颖达 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进士科,《北史?杜铨传》叙其族孙之孙,称杜正藏兄弟大业中 应诏被举。时正藏弟正仪贡充进士.这是炀帝时开进士科的最早记载。
第2个回答  2009-02-27
给你贴下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汉代选举制度部分:

二、汉代选举制度

上面讲了汉代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官,但这许多官从哪里来的呢?什么人才可以做宰相御史大夫乃至这个部门的长官呢?这是讲中国政治制度上一个最主要的大题目。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府,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自然不会发生有此问题。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封建世袭制度已推翻,谁该从政,谁不该从政呢?除却贵族世袭外,首先令人想到军人政治,谁握有兵权,谁就掌握政权,支配仕途,但汉代又并不然。其次令人想到富人政治,谁有财富,谁便易于入仕,易于握权,但汉代也不然。我们讲汉代关于此一方面的制度,要到汉武帝以后,才渐趋于定型。那时已有了太学,好如现在的国立大学。当时国立大学,只有一个,这里面的学生,考试毕业分两等,当时称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郎官是属于光禄勋下面的皇宫里的侍卫,依旧例,凡做二千石官的,(汉朝这样的官很多,中央虽只有三公九卿十多个,地方上的太守就有一百多个。)他们的子侄后辈,都得照例请求,送进皇宫当侍卫。待他在皇帝面前服务几年,遇政府需要人,就在这里面挑选分发。这一制度,虽非贵族世袭,但贵族集团,同时便是官僚集团,仕途仍为贵族团体所垄断。这在西方,直到近代还见此制。中国则自汉武帝以后便变了。当时定制,太学毕业考试甲等的就得为郎,如是则郎官里面,便羼进了许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却不就是贵族子弟。至考乙等的,回到其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职。吏是地方长官的掾属。汉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也如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譬如台北市的人,不能当台北市的市长;但台北市政府从市长以下的一切官,在汉代称为掾属的,那就绝对要用台北市的本地人。不过辟用掾属的权,则在长官手里,这叫做辟属。三公、九卿、郡太守、县令,这些是由皇帝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宰相下面的十三曹,就由宰相自己辟用。此外各卫门首长以下,全是吏,全由各衙门首长自己任用。现在这个太学生考了乙等,譬如他是会稽郡人,他便回到会稽,指定由郡县政府试用,这所谓补吏。补郎与补吏,是太学生毕业后应有的待遇。

再说到汉代的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之谓乡举里选。当时各地方时时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他们的选举,大体可分为两种,也可说是三种:一种是无定期的,譬如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往往就下一道诏书,希望全国各地选举人才到朝廷;或是碰着大荒年,大水灾,或是大瘟疫,这表示政府行政失职,遭受天遣,也常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来向政府说话,或替国家做事。这些选举是无定期的。这样选举来的人,多半称为贤良。贤良选到了政府以后,照例由政府提出几个政治上重大的问题,向他们请教。这叫做策问。策即是一种竹片。问题写在竹简上,故称策问。一道道的策问,请教贤良们大家发表意见,这叫对策。政府看了他们的意见,再分别挑选任用,这是一个方式。这一种选举,既不定期,也无一定的选举机关。地方民意也可举,三公九卿,政府大僚,也可举。所举则称为贤良,贤良是指有特出才能的人。第二种是特殊的选举,譬如政府今年要派人出使匈奴,出使西域,需要通外国语,能吃苦,能应变,所谓出使绝域的人,政府常常下诏征求,只要自问自己有此才干,可以自己报选。又如军队里要用军事人才,或如黄河决口,需要晓习治水的人,大家知道有这种人才,大家可以举,自己觉得有把握,自己也可直接来应选。这是一种特殊的选举。后来又有一种有定期的选举,那就是选举孝廉。汉代一向有诏令地方察举孝子廉吏的。但地方政府有时并不注意这件事,应选人也不踊跃。汉武帝时,曾下了一次诏书,大意说:你们偌大一个郡,若说竟没有一个孝子一个廉吏可以察举到朝廷,那是太说不过去的事。而且地方长官的职责,不仅在管理行政,还该替国家物色人才;若一年之内,连一个孝子一个廉吏都选不出,可见是没有尽到长官的责任。于是汉武帝就下令叫大家公议,不举孝子廉吏的地方长官应如何处罚。这一来,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有定期的选举。无论如何,每郡每年都要举出一个两个孝子廉吏来塞责。汉代一百多个郡,至少每年要有两百多孝廉举上朝廷。这些人到了朝廷,并不能像贤良般有较好较快的出身,他们大抵还是安插在皇宫里做一个郎官。如是则一个太学生,当他分发到地方政府充当吏属之后,他仍还有希望被察举到皇宫里做一个郎。待他在郎署服务几年,再分发出去。自从武帝以后,汉代逐渐形成了一种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至少每年各郡要新进两百多个孝廉入郎署,十几年就要有两千个。从前皇宫里的郎官侍卫本也只有二千左右。自此制度形成,二三十年后,皇宫里的郎官,就全都变成郡国孝廉,而那些郡国孝廉,又多半是由太学毕业生补吏出身的。如是则皇帝的侍卫集团,无形中也变质了。全变成大学毕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了。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后来郎署充斥,要待分发任用的人才尽多,于是就把无定期选举,特殊选举都无形搁下,仕途只有孝廉察举的一条路,这是到东汉时代的事了。这一制度,又由分区察举,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那时是郡国满二十万户的得察举一孝廉,由是孝廉只成为一个参政资格的名称,把原来孝子廉吏的原义都失去了。最后又由郡国察举之后,中央再加上一番考试。这一制度,于是会合有教育、行政实习、选举与考试之四项手续而始达于完成。

我们从此看出:这一制度在当时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郎官之中虽然也尽有贵族子弟,但究竟是少数。我们也不能称之谓军人政府,因郎官并不是由军人出身的。我们也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的政府,因这些郎官,都不是商人资本家的子弟。这样的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他们的出身,也都是经由地方选举而来。并不是由其血统上和皇帝以及前任大官有什么关系,或者是大军人大富人,才爬上政治舞台。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只许这些人跑上政治舞台,政府即由他们组织,一切政权也都分配在他们手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