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制度及官方参与史学对史学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史是古代官府掌管文书,负责记事的官员,也就是说在古代,史是一个官员的称谓。那么,大概大家会问,这一官职的设置源起于何时?经历怎样的完善与发展?作为史官都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要求?这一制度与我国历史的传承与延续有何影响?
事实上,我国很早就有史官记事了,所谓“君举必书”,君王的一举一动都要求记录下来。在周以前,凡事负责记事的官都被称为史。春秋时诸侯各国都有史官。有太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其中,太史和内史就是专为帝王记事的(其中当然包括帝王的言论与命令等)。
到两汉时期,史官制度逐渐完备,当时太史称令(我们熟悉的史圣司马迁)太史官位世袭,兼掌“天时星历”(主要是历法)另有专掌历史典籍与修史的史官,史官的主要工作便是记事与记言。其中,记言的为左史,记事的右史。
到唐宋时期,史官的名目繁多,除左史和右史外,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史官。另外,实录院、日历所和会要所的编修官也是史官。元明以后,翰林院学士也兼任史事,故而,翰林也称太史。
作为一个史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史德、史学、史识、史才,被称为史家“四长”,这其中德必然是第一位的。所谓,史德是记述时不能偏私,褒贬善恶务求公正;史学,是指对某一部分史料能做到专精,要了解得透彻与详备;所谓史识,指作为史家的观察力,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时势与环境影响等。要具有独到敏锐的眼光,不蔽于因袭传统思想与个人成见,所谓史才,主要驾驭文字的技术才能,包括材料的组织与剪裁与遣词造句的文采与表现手法等。
我国的史馆修史制度始于东汉的兰台东观。东汉明帝时设兰台令史,诏班固等人撰《光武本纪》与诸臣列传,汉章帝、和帝之后又移置图籍于东观,撰写成《东观汉记》。这样,兰台东观就是史馆的源起。
北魏时设修史局监修国史,这是史馆的雏形,到了隋文帝时,史馆制度进一步发展,修史开始有了分工。
史馆制度的最终形成是在唐初李世民时代。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改组了史馆,移史馆于皇帝之间控制的门下省(详见《中国文化常识读书笔记》“三省六部”制度),由宰相领导修史,并且完善了组织,细化与明确了分工。此后,史馆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凡新朝建立都按例要为前朝修史。这也是新朝建国之初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至今历代正史得以延续不断,史馆制度可谓功莫大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