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年号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皇帝谱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文(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 “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参考资料:http://www.3lian.com/zl/114/5000/02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18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高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仍使用国家年号的是中华民国。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

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
(1368年-1644年)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和政策,如废除丞相、创设内阁大学士、改行省为三司、重用厂卫特务等,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虽曾爆发“靖难之役”,但政治上强大,并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万历时,出现张居正改革。明末,内外矛盾激化,明朝被农民战争灭亡。
在前代的基础上,明朝社会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扩大,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工艺精湛,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极为繁盛。思想界产生了王守仁、李贽等著名人物;小说成就辉煌,《水浒》、《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等作品名闻于史;汤显祖、袁宏道及徐渭等文学艺术家领一时风骚;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及徐霞客等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明朝年号
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
年数死时
年龄世系
洪武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正月(1368.1)413171朱世珍之子
建文朱允文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224朱元璋之孙
永乐成祖朱棣建文四年六月(1402.7)432265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仁宗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47148朱棣之长子
宣德宣宗朱瞻基洪熙元年六月(1425.6)281038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英宗朱祁镇宣德十年正月(1435.2)914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代宗朱祁钰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22830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英宗朱祁镇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31838
成化宪宗朱见深天顺八年正月(1464.2)182341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孝宗朱右樘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181836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武宗朱厚照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151631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世宗朱厚囱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154560朱右樘之侄
隆庆穆宗朱载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30636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神宗朱翊钧隆庆六年六月(1572.7)104858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391月39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嘉宗朱由校泰昌元年九月(1620.10)16723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思宗朱由检天启七年八月(1627.10)181735朱常洛之第五子
年号:1368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1369己酉二年
1370庚戌三年
1371辛亥四年
1372壬子五年
1373癸丑六年
1374甲寅七年
1375乙卯八年
1376丙辰九年
1377丁巳十年
1378戊午十一年
1379己未十二年
1380庚申十三年
1381辛酉十四年
1382壬戌十五年
1383癸亥十六年
1384甲子十七年
1385乙丑十八年
1386丙寅十九年
1387丁卯二十年
1388戊辰二十一年
1389己巳二十二年
1390庚午二十三年
1391辛未二十四年
1392壬申二十五年
1393癸酉二十六年
1394甲戌二十七年
1395乙亥二十八年
1396丙子二十九年
1397丁丑三十年
1398戊寅三十一年
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温�建文元年
1400庚辰二年
1401辛巳三年
1402壬午四年
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
1404甲申二年
1405乙酉三年
1406丙戌四年
1407丁亥五年
1408戊子六年
1409己丑七年
1410庚寅八年
1411辛卯九年
1412壬辰十年
1413癸巳十一年
1414甲午十二年
1415乙未十三年
1416丙申十四年
1417丁酉十五年
1418戊戌十六年
1419乙亥十七年
1420庚子十八年
1421辛丑十九年
1422壬寅二十年
1423癸卯二十一年
1424甲辰二十二年
1425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
1426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
1427丁未二年
1428戊申三年
1429己酉四年
1430庚戌五年
1431辛亥六年
1432壬子七年
1433癸丑八年
1434甲寅九年
1435乙卯十年
1436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
1437丁巳二年
1438戊午三年
1439己未四年
1440庚申五年
1441辛酉六年
1442壬戌七年
1443癸亥八年
1444甲子九年
1445乙丑十年
1446丙寅十一年
1447丁卯十二年
1448戊辰十三年
1449己巳十四年
1450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
1451辛未二年
1452壬申三年
1453癸酉四年
1454甲戌五年
1455乙亥六年
1456丙子七年
1457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
1458戊寅二年
1459己卯三年
1460庚辰四年
1461辛巳五年
1462壬午六年
1463癸未七年
1464甲申八年
第2个回答  2006-06-06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高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仍使用国家年号的是中华民国。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

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
(1368年-1644年)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和政策,如废除丞相、创设内阁大学士、改行省为三司、重用厂卫特务等,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虽曾爆发“靖难之役”,但政治上强大,并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万历时,出现张居正改革。明末,内外矛盾激化,明朝被农民战争灭亡。
在前代的基础上,明朝社会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扩大,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工艺精湛,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极为繁盛。思想界产生了王守仁、李贽等著名人物;小说成就辉煌,《水浒》、《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等作品名闻于史;汤显祖、袁宏道及徐渭等文学艺术家领一时风骚;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及徐霞客等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明朝年号
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
年数死时
年龄世系
洪武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正月(1368.1)413171朱世珍之子
建文朱允文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224朱元璋之孙
永乐成祖朱棣建文四年六月(1402.7)432265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仁宗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47148朱棣之长子
宣德宣宗朱瞻基洪熙元年六月(1425.6)281038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英宗朱祁镇宣德十年正月(1435.2)914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代宗朱祁钰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22830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英宗朱祁镇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31838
成化宪宗朱见深天顺八年正月(1464.2)182341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孝宗朱右樘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181836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武宗朱厚照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151631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世宗朱厚囱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154560朱右樘之侄
隆庆穆宗朱载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30636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神宗朱翊钧隆庆六年六月(1572.7)104858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391月39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嘉宗朱由校泰昌元年九月(1620.10)16723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思宗朱由检天启七年八月(1627.10)181735朱常洛之第五子
年号:1368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1369己酉二年
1370庚戌三年
1371辛亥四年
1372壬子五年
1373癸丑六年
1374甲寅七年
1375乙卯八年
1376丙辰九年
1377丁巳十年
1378戊午十一年
1379己未十二年
1380庚申十三年
1381辛酉十四年
1382壬戌十五年
1383癸亥十六年
1384甲子十七年
1385乙丑十八年
1386丙寅十九年
1387丁卯二十年
1388戊辰二十一年
1389己巳二十二年
1390庚午二十三年
1391辛未二十四年
1392壬申二十五年
1393癸酉二十六年
1394甲戌二十七年
1395乙亥二十八年
1396丙子二十九年
1397丁丑三十年
1398戊寅三十一年
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温�建文元年
1400庚辰二年
1401辛巳三年
1402壬午四年
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
1404甲申二年
1405乙酉三年
1406丙戌四年
1407丁亥五年
1408戊子六年
1409己丑七年
1410庚寅八年
1411辛卯九年
1412壬辰十年
1413癸巳十一年
1414甲午十二年
1415乙未十三年
1416丙申十四年
1417丁酉十五年
1418戊戌十六年
1419乙亥十七年
1420庚子十八年
1421辛丑十九年
1422壬寅二十年
1423癸卯二十一年
1424甲辰二十二年
1425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
1426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
1427丁未二年
1428戊申三年
1429己酉四年
1430庚戌五年
1431辛亥六年
1432壬子七年
1433癸丑八年
1434甲寅九年
1435乙卯十年
1436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
1437丁巳二年
1438戊午三年
1439己未四年
1440庚申五年
1441辛酉六年
1442壬戌七年
1443癸亥八年
1444甲子九年
1445乙丑十年
1446丙寅十一年
1447丁卯十二年
1448戊辰十三年
1449己巳十四年
1450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
1451辛未二年
1452壬申三年
1453癸酉四年
1454甲戌五年
1455乙亥六年
1456丙子七年
1457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
1458戊寅二年
1459己卯三年
1460庚辰四年
1461辛巳五年
1462壬午六年
1463癸未七年
1464甲申八年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6-06-07
以前从网上摘录的资料,出处忘了

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应天
孝陵
惠宗1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1 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1399年-1402年

成祖2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乐
1403年-1424年
长陵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朱高炽 1425年 洪熙
1425年
献陵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1426年-1435年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祁镇 1436年-1449年
1457年-1464年 正统
1436年-1449年

天顺
1457年-1464年

裕陵
代宗 恭仁康定景皇帝 朱祁钰 1450年-1457年 景泰
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见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1465年-1487年
茂陵
孝宗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1488年-1505年
泰陵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1506年-1521年
康陵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1522年-1566年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 1567年-1572年 隆庆
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 1573年-1620年 万历
1573年-1620年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1620年
庆陵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启
1621年-1627年
德陵
思宗3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3 朱由检 1628年-1644年 崇祯
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 (1644年-166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备注
安宗 模天表道光睿继圣协文节武章仁垂孝简皇帝 朱由嵩 1644年 弘光 1644年 史称弘光帝,也称福王
朱常淓4 1645年 潞王
朱以海4 1645年-1653年 鲁王
绍宗 襄皇帝 朱聿键 1645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1646年 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
朱聿钅粤 1646年 绍武 1646年 史称绍武帝
朱本铉5 1646年-1664年 定武 1646年-1664年 史称定武帝,又称为韩王
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1646年-1662年 永历 1646年-1662年 史称永历帝,又称为桂王

注:
此为南明弘光年间追崇,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恭闵惠皇帝。
本作“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清朝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愍帝。南明政权谥为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唐王谥为威宗。
潞王、鲁王政权均称“监国”,而未称帝,故无年号。
依顾诚之《南明史》所述,韩王朱本铉之“定武”(1646年-1663年)年号和政权乃以讹传讹之说。以查继佐之《罪惟录》启其开端,直至近代才被考据为谬。
第4个回答  2006-06-16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回答者:40510053 - 助理 二级 6-6 13:03

一翻《新华字典》就知道了,没有的话《现代汉语词典》也有。后面的附录里。
回答者:桐叶沙沙 - 秀才 三级 6-6 13:07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年号洪武)。定都南京。
2.明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建文 )
3.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永乐 )。迁都北京。
4.明仁宗-朱高炽,在位1年(洪熙 )
5.明宣宗-朱詹基,在位10年(宣德 )
6.明英宗-朱祁镇,在位14年(正统)
7.明代宗-朱祁钰,在位8年(景泰 )
8.明英宗-朱祁镇,在位8年(天顺)
9.明宪宗-朱见深,在位23年(成化 )
10.明孝宗-朱佑樘,在位18年(弘治 )
11.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正德 )
12.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嘉靖)
13.明穆宗-朱载垕,在位6年(隆庆 )
14.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万历 )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在位1年(泰昌 )
16.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天启 )
17.明思宗-朱由检,在位17年(崇祯 )
明朝共计277年,有16位皇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