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乎."的理解

如题所述

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罕》。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6

意思是: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原文节选: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白话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孔子说:“不断地求取知识,以至于不在对现实世界的事物产生困惑;真诚的待人如己,以至于不在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的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在畏惧任何困难。”

出处:出自《论语》中《论语·子罕》。

《论语·子罕》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扩展资料:

人物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乎"的意思: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赏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第3个回答  2019-08-09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注释】后生:年轻人 焉知:怎知。焉是表疑问的语气词。【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令人敬畏的,怎知将来的人不如我们这一辈人呢。”
第4个回答  2015-05-30
孔子说:年轻的后辈是值得寄予厚望的!
“可畏”不是字面上的“畏惧”“敬畏”!
怎么能知道后来人的将来不如今日呢?!
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仍无所成就而不被人知,
那他就不会使人产生敬仰和没有大望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