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私有化,能否绝境求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倪明)9月28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已有20年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同意以每股43.30美元的价格被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简称New Wave)私有化

1. 新浪架构:在美上市,开辟先河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前期主要是烧钱,后期才能盈利,尤其在2000年左右那段互联网泡沫的时期。对这样的企业,国内的银行是不待见的。看不见盈利,又提供不了担保,银行是不肯承担这种风险的。

那个时候的新浪,在国内融不到钱,那就只好转向国外了。巧的是,还真有一些外资看好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希望入股。于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投资协议。

1999年,新浪筹划海外上市。当年9月底,时任信产部部长吴基传,在一次讲话中认定互联网内容服务(ICP)为电信增值服务,根据中国的政策法规,这块不允许外资进入!

新浪很快便提交了一份重组方案,将原有的ICP业务、资产从原母体四通利方剥离出来,成立全新的纯内资公司。剥离后,两家纯内资的公司不参与上市,仅把四通利方拿去上市。但是,四通利方和这两家公司签订了软件技术服务、顾问服务、股权质押等一系列控制协议。这就是大名鼎鼎的VIE,俗称新浪架构,或者叫协议控制。

当时因新浪要海外上市,但只能通过这种结构来完成,“当时因为监管层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不需要通过审批,政府对于这方面也没有明确表态,基本上是默认了。

新浪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有强大的实力,还有长远的目光和魄力。新浪公司第一个走通VIE架构这条路并成功在美国上市后,VIE架构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效仿均获得成功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通过“新浪模式”实现境外上市的内资企业约有250家。

2. 新浪:从风光无限到门户衰落

在传统的门户业务上,新浪网与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并称四大门户。那个时候的新浪风光无限,可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发展乏善可称,股价自2018年3月突破122美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挫,表现低迷。

门户的衰落背后,是整个信息时代的变化,随着资讯分发方式的改变,门户的市场被不断蚕食。而用户流量的分流,也直接导致门户业务在广告话语权上的降低,再加上整个广告市场近两年一直处于下行状态,门户广告也自然日子惨淡。

2019年,新浪总营收为21.6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17.4亿美元,占比超八成。而非广告营收为4.2亿美元,主要包括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以及微博直播收入等。从营收构成来看,新浪的收入目前非常单一,主要是依靠广告业务。

从产品上看,新浪网是新浪成立之初便有的产品,也是新浪上市的主要业务,而新浪移动则是新浪网在移动端的体现,只有微博算是新浪在20年的发展中,延伸出的一个成功产品。

事实上,新浪现在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也只有微博。时至今日,新浪市值26.5亿美元,不及微博的三分之一。微博几乎占了整个新浪集团超过80%的收入,成为新浪业务体系内的绝对核心。

对于“前浪”新浪而言,已经被一代代“后浪”甩在身后,现在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在的创新问题,所以私有化只能成为其改变的一个信号,但并不能直接拯救新浪的未来。

3. 在美国上市20年,新浪要私有化了?

1998年12月SINA.com成立,2000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并且,新浪是中国几大互联网公司中最早在美上市的。虽然当下的新浪无论是收入还是在美股的市值,都差强人意,尤其市值还不到单独上市的微博的三分之一,不过新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老玩家了,这次宣布私有化要约,必是有备而来,也可以说,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早在2015年,曹国伟便增持新浪股份,意图加大对新浪的控制。当时外界有声音认为,曹国伟大笔增持新浪公司股票,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回到国内上市,五年过去,新浪私有化再起波澜。

抛开被强制退市的因素,其实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国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美上市监管趋严,防范退市风险必须考虑进去。中概股在美上市被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顺利完成私有化,重新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不同的估值体系下,新浪定会得到重估——无论是新浪的品牌,还是门户网站的业务,以及持股微博的身份,新浪都能够在A股拿到更高的估值。

4. 新浪回国上市,还是再战美国

相比较而言,私有化后的新浪,再次上市的话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香港、国内、新加坡.....虽然证监会为中概股回国上市打通障碍,但A股主板暂时不允许同股不同权,只能进入科创板。与之相反,港股可以允许同股不同权。

新浪走国际化路线来说,需要重新搭建VIE架构,国际化也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也不排除新浪再战美国,二次上市,一雪前耻。毕竟美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无限的资金来源,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只要企业的业绩足够好,它一年中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其次,新浪已经在美国上市过一次,作为铺垫,再次上市的话,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对于新浪来说,稳定的估值是其需要的。虽然高估值更容易融资,但公司也背负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不然只是一地鸡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1. 新浪架构:在美上市,开辟先河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前期主要是烧钱,后期才能盈利,尤其在2000年左右那段互联网泡沫的时期。对这样的企业,国内的银行是不待见的。看不见盈利,又提供不了担保,银行是不肯承担这种风险的。

    那个时候的新浪,在国内融不到钱,那就只好转向国外了。巧的是,还真有一些外资看好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希望入股。于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投资协议。

    1999年,新浪筹划海外上市。当年9月底,时任信产部部长吴基传,在一次讲话中认定互联网内容服务(ICP)为电信增值服务,根据中国的政策法规,这块不允许外资进入!

    新浪很快便提交了一份重组方案,将原有的ICP业务、资产从原母体四通利方剥离出来,成立全新的纯内资公司。剥离后,两家纯内资的公司不参与上市,仅把四通利方拿去上市。但是,四通利方和这两家公司签订了软件技术服务、顾问服务、股权质押等一系列控制协议。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VIE,俗称新浪架构,或者叫协议控制。

    当时因新浪要海外上市,但只能通过这种结构来完成,“当时因为监管层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不需要通过审批,政府对于这方面也没有明确表态,基本上是默认了。

    新浪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有强大的实力,还有长远的目光和魄力。新浪公司第一个走通VIE架构这条路并成功在美国上市后,VIE架构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效仿均获得成功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通过“新浪模式”实现境外上市的内资企业约有250家。

    2. 新浪:从风光无限到门户衰落

    在传统的门户业务上,新浪网与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并称四大门户。那个时候的新浪风光无限,可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发展乏善可称,股价自2018年3月突破122美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挫,表现低迷。

    门户的衰落背后,是整个信息时代的变化,随着资讯分发方式的改变,门户的市场被不断蚕食。而用户流量的分流,也直接导致门户业务在广告话语权上的降低,再加上整个广告市场近两年一直处于下行状态,门户广告也自然日子惨淡。

    2019年,新浪总营收为21.6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17.4亿美元,占比超八成。而非广告营收为4.2亿美元,主要包括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以及微博直播收入等。从营收构成来看,新浪的收入目前非常单一,主要是依靠广告业务。

    从产品上看,新浪网是新浪成立之初便有的产品,也是新浪上市的主要业务,而新浪移动则是新浪网在移动端的体现,只有微博算是新浪在20年的发展中,延伸出的一个成功产品。

    事实上,新浪现在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也只有微博。时至今日,新浪市值26.5亿美元,不及微博的三分之一。微博几乎占了整个新浪集团超过80%的收入,成为新浪业务体系内的绝对核心。

    对于“前浪”新浪而言,已经被一代代“后浪”甩在身后,现在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在的创新问题,所以私有化只能成为其改变的一个信号,但并不能直接拯救新浪的未来。

    3. 在美国上市20年,新浪要私有化了?

    1998年12月SINA.com成立,2000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并且,新浪是中国几大互联网公司中最早在美上市的。虽然当下的新浪无论是收入还是在美股的市值,都差强人意,尤其市值还不到单独上市的微博的三分之一,不过新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老玩家了,这次宣布私有化要约,必是有备而来,也可以说,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早在2015年,曹国伟便增持新浪股份,意图加大对新浪的控制。当时外界有声音认为,曹国伟大笔增持新浪公司股票,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回到国内上市,五年过去,新浪私有化再起波澜。

    抛开被强制退市的因素,其实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国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美上市监管趋严,防范退市风险必须考虑进去。中概股在美上市被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顺利完成私有化,重新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不同的估值体系下,新浪定会得到重估——无论是新浪的品牌,还是门户网站的业务,以及持股微博的身份,新浪都能够在A股拿到更高的估值。

    比如分众传媒,2013年以37亿美元从纳斯达克退市,2015年底登陆A股,市值很快便突破千亿。360私有化成本高达93亿美元,但回归后市值最高达到4000多亿元。

    4. 新浪回国上市,还是再战美国

    相比较而言,私有化后的新浪,再次上市的话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香港、国内、新加坡.....虽然证监会为中概股回国上市打通障碍,但A股主板暂时不允许同股不同权,只能进入科创板。与之相反,港股可以允许同股不同权。

    新浪走国际化路线来说,需要重新搭建VIE架构,国际化也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也不排除新浪再战美国,二次上市,一雪前耻。毕竟美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无限的资金来源,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只要企业的业绩足够好,它一年中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其次,新浪已经在美国上市过一次,作为铺垫,再次上市的话,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对于新浪来说,稳定的估值是其需要的。虽然高估值更容易融资,但公司也背负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不然只是一地鸡毛。

    AE海外财界认为:如果新浪私有化成功,意味着作为2000年就登陆纳斯达克的第一批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也要挥别资本市场。总之,新浪私有化或许不难,但私有化“回国”之后如何以更好的姿态应对日渐激烈的竞争?还是是说再战美国,一雪前耻?
    第2个回答  2020-10-12
    1. 新浪架构:在美上市,开辟先河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前期主要是烧钱,后期才能盈利,尤其在2000年左右那段互联网泡沫的时期。对这样的企业,国内的银行是不待见的。看不见盈利,又提供不了担保,银行是不肯承担这种风险的。

    那个时候的新浪,在国内融不到钱,那就只好转向国外了。巧的是,还真有一些外资看好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希望入股。于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投资协议。

    1999年,新浪筹划海外上市。当年9月底,时任信产部部长吴基传,在一次讲话中认定互联网内容服务(ICP)为电信增值服务,根据中国的政策法规,这块不允许外资进入!

    业务、资产从原母体四通利方剥离出来,成立全新的纯内资公司。剥离后,两家纯内资的公司不参与上市,仅把四通利方拿去上市。但是,四通利方和这两家公司签订了软件技术服务、顾问服务、股权质押等一系列控制协议。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VIE,俗称新浪架构,或者叫协议控制。

    当时因新浪要海外上市,但只能通过这种结构来完成,“当时因为监管层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不需要通过审批,政府对于这方面也没有明确表态,基本上是默认了。

    新浪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有强大的实力,还有长远的目光和魄力。新浪公司第一个走通VIE架构这条路并成功在美国上市后,VIE架构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效仿均获得成功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通过“新浪模式”实现境外上市的内资企业约有250家。

    2. 新浪:从风光无限到门户衰落

    在传统的门户业务上,新浪网与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并称四大门户。那个时候的新浪风光无限,可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发展乏善可称,股价自2018年3月突破122美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挫,表现低迷。

    门户的衰落背后,是整个信息时代的变化,随着资讯分发方式的改变,门户的市场被不断蚕食。而用户流量的分流,也直接导致门户业务在广告话语权上的降低,再加上整个广告市场近两年一直处于下行状态,门户广告也自然日子惨淡。

    2019年,新浪总营收为21.6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17.4亿美元,占比超八成。而非广告营收为4.2亿美元,主要包括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以及微博直播收入等。从营收构成来看,新浪的收入目前非常单一,主要是依靠广告业务。

    从产品上看,新浪网是新浪成立之初便有的产品,也是新浪上市的主要业务,而新浪移动则是新浪网在移动端的体现,只有微博算是新浪在20年的发展中,延伸出的一个成功产品。

    事实上,新浪现在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也只有微博。时至今日,新浪市值26.5亿美元,不及微博的三分之一。微博几乎占了整个新浪集团超过80%的收入,成为新浪业务体系内的绝对核心。

    对于“前浪”新浪而言,已经被一代代“后浪”甩在身后,现在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在的创新问题,所以私有化只能成为其改变的一个信号,但并不能直接拯救新浪的未来。

    3. 在美国上市20年,新浪要私有化了?

    1998年12月SINA.com成立,2000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并且,新浪是中国几大互联网公司中最早在美上市的。虽然当下的新浪无论是收入还是在美股的市值,都差强人意,尤其市值还不到单独上市的微博的三分之一,不过新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老玩家了,这次宣布私有化要约,必是有备而来,也可以说,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早在2015年,曹国伟便增持新浪股份,意图加大对新浪的控制。当时外界有声音认为,曹国伟大笔增持新浪公司股票,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回到国内上市,五年过去,新浪私有化再起波澜。

    抛开被强制退市的因素,其实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国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美上市监管趋严,防范退市风险必须考虑进去。中概股在美上市被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顺利完成私有化,重新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不同的估值体系下,新浪定会得到重估——无论是新浪的品牌,还是门户网站的业务,以及持股微博的身份,新浪都能够在A股拿到更高的估值。

    比如分众传媒,2013年以37亿美元从纳斯达克退市,2015年底登陆A股,市值很快便突破千亿。360私有化成本高达93亿美元,但回归后市值最高达到4000多亿元。

    4. 新浪回国上市,还是再战美国

    相比较而言,私有化后的新浪,再次上市的话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香港、国内、新加坡.....虽然证监会为中概股回国上市打通障碍,但A股主板暂时不允许同股不同权,只能进入科创板。与之相反,港股可以允许同股不同权。

    新浪走国际化路线来说,需要重新搭建VIE架构,国际化也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也不排除新浪再战美国,二次上市,一雪前耻。毕竟美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无限的资金来源,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只要企业的业绩足够好,它一年中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其次,新浪已经在美国上市过一次,作为铺垫,再次上市的话,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对于新浪来说,稳定的估值是其需要的。虽然高估值更容易融资,但公司也背负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不然只是一地鸡毛。

    AE海外财界认为:如果新浪私有化成功,意味着作为2000年就登陆纳斯达克的第一批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也要挥别资本市场。总之,新浪私有化或许不难,但私有化“回国”之后如何以更好的姿态应对日渐激烈的竞争?还是是说再战美国,一雪前耻?
    第3个回答  2020-10-12
    其实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国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美上市监管趋严,防范退市风险必须考虑进去。中概股在美上市被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顺利完成私有化,重新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不同的估值体系下,新浪定会得到重估——无论是新浪的品牌,还是门户网站的业务,以及持股微博的身份,新浪都能够在A股拿到更高的估值。
    比如分众传媒,2013年以37亿美元从纳斯达克退市,2015年底登陆A股,市值很快便突破千亿。360私有化成本高达93亿美元,但回归后市值最高达到4000多亿元。相比较而言,私有化后的新浪,再次上市的话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香港、国内、新加坡.....虽然证监会为中概股回国上市打通障碍,但A股主板暂时不允许同股不同权,只能进入科创板。与之相反,港股可以允许同股不同权。
    新浪走国际化路线来说,需要重新搭建VIE架构,国际化也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也不排除新浪再战美国,二次上市,一雪前耻。毕竟美国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自主性,无限的资金来源,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制药企业的业绩足够好,它一年中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其次,新浪已经在美国上市过一次,作为铺垫,再次上市的话,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对于新浪来说,稳定的估值是其需要的。虽然高估值更容易融资,但公司也背负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不然只是一地鸡毛。
    第4个回答  2020-10-12
    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二十年之后,新浪收到了私有化要约。
    近日,新浪发布公告称,收到由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New Wave尚不持有的新浪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虽然对于私有化要约,新浪的董事会尚未就如何回应做出任何决定。但是消息一出,新浪股价随即暴涨,截至收盘新浪股价涨10.55%至40.54美元,接近私有化收购价格。一夜之间,新浪市值大涨17.7亿人民币。
    浪潮之中的新浪
    引领了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赴美上市潮流的新浪,这一次也身处中概股私有化大潮之中。
    二十年前,因为海外市场的更多机会和红利,新浪开创了“VIE模式”,让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而这一模式后来甚至被称为“新浪模式”,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热潮,并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帷幕。
    这也让新浪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当时,同为“门户网站三兄弟”的另外几家公司,也在新浪成功上市之后也借助“新浪模式”相继出海。但在纳斯达克“漂泊”了二十年后,新浪也收到了一纸私有化要约。
    虽然几年前也有一大批中概股密集私有化,包括了分众传媒和盛大科技等,但是这一次的中概股私有化热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论是已经完成私有化的聚美优品,还是正在进行时的58同城、易车网,大批中概股都走上了私有化道路。
    而身为引领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的先驱,新浪的私有化,即便是如今处于中概股私有化热潮之中,也充满了话题性和代表性。毕竟,身为出海先驱的新浪也面临私有化,时代调转船头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
    当然,新浪的私有化除了外界的因素,更多的还是管理层自身的考虑。
    这次向新浪发出私有化要约的主体是New Wave,这家公司,同样也是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制的公司。这也意味着,如果对新浪的私有化成功,那么管理层将拥有新浪100%的控制权,在寻求新增长点,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上将会更有保障。
    而新浪CEO曹国伟,在这次私有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救世主”曹国伟
    曹国伟出现在新浪每一次生死存亡的关头,包括这次私有化。
    这位精明的曹会计,也被称为“并购专家”和“资本高手”。在1999年加入新浪之后,通过“毒丸计划”击败了盛大的恶意并购,也主持过MBO,并推出了新浪的爆款产品——微博,当然也是主导新浪上市的推手。
    不难看出,“救世主”的名号虽然是笑称,但是曹国伟也确实和新浪一起化解了诸多的难题。而这次私有化,其中自然也有着曹国伟对新浪新的思考。
    首先就是新浪是否被美股市场低估。在美股市场中,中概股被低估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私有化公告公布之后,新浪的股价大涨,市值也一直在26亿上下徘徊。而作为新浪唯一成功的产品,微博的市值却一直在85亿附近游走,高出新浪三倍。
    这种局面,曹国伟自然不会满意。
    其次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还能否有新的突破。私有化之后,管理层将全面控制新浪,这也从一方面杜绝了此前因为股权太过分散而引发的盛大恶意并购的事件再次发生。但这次私有化并不只是为了防范此类的事件,更多的是为新浪找到新的突破。
    对新浪而言,私有化将会成为其发展之中的重要转折点。通过私有化带来权力集中,可以让新浪在未来的运营中,管理决策更加快速,对新问题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而这也可以让新浪抓住一些新的增长点。
    不难看出,曹国伟想要借助私有化打破新浪自身现有困境,并且为新浪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突破点。但是新浪自身的表现,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私有化难救新浪
    但是新浪单一的业务模式,让曹国伟的想法有很大可能落空。
    二十年来,新浪的营收能力已经逐渐固化。目前新浪旗下最主要的三大业务分别是新浪网、新浪移动和微博,但是新浪的核心优势资产依旧是微博。根据2019年新浪的年报可知,微博贡献的营收占据了新浪总营收的8成。
    不难看出微博的确是新浪的命根子,但是微博的营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2017-2019年,微博营收分别为11.50亿美元、17.19亿美元、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5.37%、49.43%、2.82%。而归母毛利润分别为3.526亿美元、5.718亿美元、4.94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6.39%、62.18%、-13.49%。
    而且在今年一季度,微博月活用户超过5.5亿,较上年同期净增8500万。在用户大幅增长的前提下,营收却只有3.23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9%。这是因为虽然微博的用户众多,但是用户质量和变现能力却成问题。
    依靠微博扛起营收大旗,新浪的这种业务模式过于畸形,抗风险能力并不高,并且在微博也面临营收难题的时候,新浪更是陷入了困境。
    在拆分了微博独立上市之后的新浪,虽然不是空架子,但剩下的业务却难以提供很有力的支撑,这也让投资者对新浪的能力充满了怀疑。虽然新浪在这几年也尝试过新业务,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未能取得成绩。
    而这种单纯依靠微博的业务模式,是新浪私有化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如何改善,是个更大的难题。而新浪如今的市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