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历史条件下,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有何优点和致命缺陷呢?

如题所述

熟悉封建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央集权君主制,始终都围绕六个矛盾,此消彼长,周而复始,逃不过周期律。

六个矛盾分别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太子和非太子的矛盾;君权和太监的矛盾;皇帝和皇后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文官和武官的矛盾。

然而,这六个矛盾的核心还是皇帝本身。一个能力强、身体好、手段高、又勤奋的皇帝,这六个矛盾很容易驾驭,反之,有一个弱项,这些矛盾就会接踵而来。

明朝朱元璋后期因为接连几个宰相都出了大案,干脆,直接废掉宰相制度,自己既是皇帝又兼职做宰相,这样做的后果,朱元璋自己没有问题,没日没夜的上班都不觉得累。但是,后继皇帝都能做到吗?变来变去,内阁制行使了宰相的权力,内阁首府实际上干的就是宰相的活。废掉宰相制,表面上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实际权力运转都在内阁,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明朝最为致命的制度有两个,一个是太监制度,一个是特务制度。

太监干政,直接导致君权旁落。皇帝要么不管事,要么没有能力管事

废除了丞相,改用内阁大学士当高级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内阁大学士虽然貌似是宰相,但确是没有宰相的实权,除非皇帝不想处理政务,或者皇帝太小的时候,内阁大学士才真正有权力。否则就只是高级顾问。没有相权的威胁,皇权集中,皇帝放心。而且还省心,因为内阁大学士有好几位,共同出谋划策,最后批奏折还有司礼监太监秉笔,盖印。皇帝听一听,然后动动嘴说怎么批就行,明朝皇帝最容易偷懒了。要想让国家正常运转,只要用好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两个人就行。


,而太监干政往往拉帮结派,贪腐成性,不但满朝文武不满,更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苦难,从而动摇执政基础,后果就是农民起义。

特务制度在明朝最为恐怖。东厂西厂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监控所有官员。造成人人自危,没有私密空间。而三个特务机构又相互争斗,相互勾结,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