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曾因册立太子的问题,和群臣争论长达十五年之久,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题所述

简单点看,明神宗确实是因为立太子的问题,与群臣争论长达十五年之久。但实际上,这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个特点,就是明神宗与臣子之间的较量。

明神宗万历帝

明神宗是大明帝国第十三位皇帝,他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要说他的帝位,来得还是相当容易的,因为他老爹儿子不多,而且活着到成年的皇子就更少了,所以明神宗几乎是以一种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成为了皇太子。

再加上他老爹去世的早,他也没有机会,去经历那些成年储君战战兢兢被君父猜忌的局面,因此才会说他的帝位来得相当容易。当然整个明朝历史上,帝位来得轻松的皇帝很多,所以万历帝不算太例外。不过他十岁登基为帝,因为年纪太小,不能处理朝政。于是万历前期,他的朝堂之上,是有一个十分能干的大臣。

这个人呢就是张居正,当时的内阁首辅,还是万历帝这个小皇帝的老师,深受李太后的信任,也因为他的尽心辅佐,万历帝前期,明朝蒸蒸日上,从内到外,一片大好局面。按理说张居正应该是万历帝最信任的人,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因为张居正对万历帝太过严厉,在朝堂威信又高,以及明朝特有的内阁制度,让官员的权力也不小,于是乎,万历帝有些忌惮张居正。

最后万历帝亲政后,清算了张居正,牢牢抓回了皇帝实权,这是万历帝第一次与臣子们之间的较量,并且取得了完胜的局面。当然这种胜利,建立在张居正确实没有反心的前提下,以及万历帝前期的作为,让他在这一次较量中,赢了臣子们。

明朝有个性的帝王

老实说万历帝不算个昏君,他还是有很高的治国能力,并且在权术方面也不错,原本他应该会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他全部的作为,都用在了前期,中后期之后,他就怠政得厉害,也就是懒得出奇,最后不得不让臣子们帮他处理朝政,因此放权给臣子们。不过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好像实打实的昏君真没有,大多都是这种帝王,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政务甩给臣子们,可以理解为个性帝王。

这就有个问题了,既然皇帝需要臣子们干事,所以就不可能对臣子们赶尽杀绝,因此臣子们其实也是有底气的,适当的时候,跟皇帝叫叫板,只要合情合理,皇帝杀不得,还能博个好名声,就成了那时臣子们特别爱干的事。

立太子之争

于是万历帝的臣子们在万历帝储君问题上,就跟万历帝死磕了。因为按照明朝的制度,储君必须立嫡立长,也就是有皇后的嫡子,就立嫡子,没有就立长子,万历帝的皇后没有儿子,很显然太子就应该是他的长子,原本立太子这个事情,没什么好争论的,毕竟朱元璋立下的规矩,明明白白,但问题在于,朱元璋之后,就有了靖难之役,朱元璋立下的帝位传承制度,其实明朝没几个帝王真心认可。

别看明朝的帝位好像从朱棣之后,就都按照立嫡立长这个制度来的,但仔细看看各位明朝皇帝,要么就是皇子太少,不得不按照这个制度来,要么就是有想法但没有成功。所以万历帝也根本不把这个制度放在眼里,他想立的太子,是他的宠妃之子,虽然确实很优秀,但不是长子。

万历帝的想法很明确,他不喜欢长子,就是想要立能力更加优秀的次子为太子,并且他挑明了跟臣子们说,大概意思就是让臣子们有觉悟,赶紧同意他的想法。但是臣子们却是硬刚到底,拿出明朝的继承制度说事,愣是跟万历帝刚了十五年,而且还刚过了万历帝。

其实万历年间的太子之争,说到底是万历帝与臣子之间的较量,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万历帝的决定未必是错的,事实证明,臣子们拥护的太子,继位不到三十天就暴毙而亡,可见这个太子的能力与皇帝的自制力,到底差到什么程度。

所以太子之争,最大受益者是明朝的那些臣子们,也是万历帝与臣子们之间的较量。只不过这一次,万历帝输了,输得彻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2
是因为当时也是有一些制度的,但是他不愿意立嫡长子,立自己喜欢妃子的孩子,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大臣不满。
第2个回答  2021-11-02
因为这个皇帝要立的太子,很多大臣都不同意,所以大臣和皇帝之间僵持了很多年。
第3个回答  2021-11-02
因为他们之间是有很多争执的,并且也是有很多矛盾的,所以就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