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名作家

请提供一些作家的名称与著作(非看不可的),并说出他们的风格与作品是属于哪一类的,如爱情的、励志的,诸如此类。。。最好还有年份
要各国的,如美国、中国、英国、日本、台湾、韩国、法国等等。无论是现代或以前的都可以。谢谢!

请给简介,不是复制,希望您是用心地回答,而不是为了得分。

【英国】
《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亚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狄福
《呼啸山庄》 爱米莉·勃朗特
《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
《恋爱中的女人》 劳伦斯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人性的枷锁》 萨乌希德·毛姆
《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名利场》 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
《苔丝》 托马斯·哈代
《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廉·莎士比亚
《麦克白》 威廉·莎士比亚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
《威尼斯商人》 威廉·莎士比亚

【法国】
《高老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茶花女》 小仲马
《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楼拜
《基度山恩仇记》 亚历山大·仲马
《伪君子》 莫里哀
《红与黑》 斯汤达
《卡门》 梅里美
《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
《寻求失去的时代》 马修·普鲁斯特
《列那狐的故事》 吉罗夫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

【美国】
《黑奴吁天录》 斯陀夫人
《飘》 玛格丽特·密契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
《战地钟声》 厄纳斯特·海明威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最后的一叶》 欧·亨利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马丁·伊登》 杰克·伦敦

【俄国】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
《安娜·卡列妮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 泰
《复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 泰
《叶甫盖尼·奥涅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罪与罚》 陀斯妥耶夫斯基
《钦差大臣》 果戈理
《战争与和平》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 泰

【其他国家】
《玩偶之家》 易卜生(挪威)
《变形记》 卡夫卡(捷克)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希腊)
《女性的和平》 阿里斯托芬(希腊)
《神曲》 但丁·阿里及艾力(意大利)
《唐·吉诃德》 米盖尔·塞万提斯(西班牙)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德)
《静静的顿河》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萧洛霍夫(苏联)
《牛虻》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爱尔兰)
《百年孤独》 加尔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作者简介百度一下吧。。

希望对你有点启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1




第2个回答  2009-01-15
《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亚
《呼啸山庄》 爱米莉·勃朗特
简· 爱》 夏洛蒂·勃朗特
《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
《神曲》但丁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飞鸟集》 泰戈尔
《伊利亚特》《奥德赛》 荷马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
第3个回答  2009-01-12
哎~我用心回答过别人了,你看看吧~
我用心回答别人了,不可能再说一遍吧,我是确实想推荐这些书的,没看出来吗,楼主?至于更新我还看了那些,那么,我近来看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奥威尔的《1984》,看书我以为跟着感觉就好了,名著分类?那你要找很多人帮忙啊,用心回答的都是看过的,看过的书就大多是一个类型的,而你却要很多类型的,这岂不矛盾?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9-01-21
德莱塞,T.(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TOP

小说家。1871年8月27日生于印第安纳州的特雷霍特镇。父亲原是德国的纺织工人,于1846年逃避兵役到了美国,开过纺织工场。德莱塞12岁起充当呢绒绸缎店的店员和报童;17岁时去芝加哥谋生,曾在一家小饭馆里洗碟子,在铁器店做伙计。18岁时。由小时候的一个女教师资助,进入印第安纳大学肄业,有机会接触到达尔文、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著作。一年后又回到芝加哥,充当房地产公司的推销员和洗衣店的送货员。从23岁开始。先后在芝加哥和圣路易斯的报纸任记者,在纽约《每月》杂志任主编。1观年开始写作《嘉莉妹妹》,第二年完成并出版。《嘉莉妹妹》通过农村姑娘家莉到芝加哥谋生而成为名演员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表面底下的失业、贫困和饥饿,对美国贫富对立的社会作了深刻的描写。《嘉莉妹妹》用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写成为美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它虽在美国被禁,后来却在英因出版。1907年终于在美国再次出版。

《嘉莉妹妹》被禁后,德莱塞被迫停笔10年。这10年中他仍任编辑工作。1909年着手写作长篇小说《珍妮姑娘》,1911年出版。以后写了著名的《欲望三部曲》的第l部《金融家》(1912),第2部《巨人》(1914),第3部《斯多葛》(1947)。这个三部曲描写垄断资本家柯柏乌豺狼般的一生,从南北战争结束后的“镀金时代”直至20世纪初柯柏乌之死,以他的死亡暗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1917年,德莱塞住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与以后成为美国共产党领袖的威廉·海伍德和《震撼世界的十日》的作者约翰·里德相识。友人中还有其他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个时期,德莱塞发表了《自然和超自然戏剧集》(1916);短篇小说集《自由及其他》(1918),《十二个人》(1919);剧本《陶工之手》(1918);散文集《敲吧,鼓儿!》(1920)和《关于我自己的书》(1922)。

代表作《美国的悲剧》(1925)使德莱塞获得了世界声誉。小说描写一个穷女工的不幸遭遇,深刻表明美国的社会制度是造成劳动人民悲剧的根源。192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锁链》。同年11月应邀访问苏联。1928年出版了《德莱塞访苏印象记》。192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塑造了女共产党员艾尼达的形象。1931年出版政论集《悲剧的美国》,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冷静而严肃的全面的解剖。这一年他又出版了带有自传性质的《黎明》。1941年发表政论集《美国是值得拯救的》。

1944年接受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与海伦·理查逊结婚。1945年7月卯日,德莱塞申请参加美国共产党。1945年12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逝世。死后出版的作品有《堡垒》(1946)和《斯多葛》(1947)。

德莱塞的作品在中国早有介绍。德莱塞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如《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和《嘉莉妹妹》等,都已有中文译本。

凯瑟,W.(Willa Cather l873-1947) TOP

女作家。出生在弗吉尼亚州,幼时随父母迁居到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记者和杂志编辑。1912年开始专事写作。早期作品受亨利‘詹姆斯的影响。后来听从女作家沙拉·奥纳·裘维特的劝告,以自幼所熟悉的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哦,拓荒者们!》(1913)与《我的安东尼亚》(1918)两部小说描写第一代东欧和北欧的移民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处理新旧文化冲突中人与入之间的关系的情形。《一个沉沦的妇女》(1923)写一个开发西部的实业家的妻子被投机商引诱而走向堕落。《教授的住宅》(1925)写一个历史教授看不惯崇拜金钱的家人,与一出身清寒的青年学者托姆。奥特兰结成忘年之交。

凯瑟以后的作品进一步从北美洲的历史中发掘她所想望的精神美。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7)中,歌颂了19世纪在新墨西哥印第安人中间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献身精神。《莎菲拉与女奴》(1940)写南北战争前弗吉尼亚一个白人妇女如何帮助一个女黑奴逃往加拿大而获得了自由。凯瑟的作品结构匀称,节奏舒缓从容,文字清新优美。近年美国批评界认为她是加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弗罗斯特,R·(Robert Frost 1874-1963) TOP

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做过校长与新闻记者,在他11岁时逝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2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末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4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的诗往往从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赂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杰克.伦敦(Jack London 1876-1916) TOP

作家。1876年1月12日生于加和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父亲是破产的农民,家庭非常贫困。他从幼年起就以出卖体力为生,曾去卖报、卸货。14岁进奥克兰罐头厂当童工。15岁时,不顾政府的禁令,在旧金山港口非法捕蚝(称为“蚝贼”)。后来当水手,到过日本。回国后在黄麻厂和铁路工厂做工。曾参加失业工人组成的“工人军”进军华盛顿,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以后在美国各地流浪,曾被当作“无业游民”关进监狱,罚做苦工几个月。回故乡后努力读书,4至1896年间,一边读中学,一边工作、曾一度进入大学学习。1896年阿拉斯加发现金矿,他曾加入淘金者的行列,去加拿大克郎代克地区淘金,结果得了坏血症,空手而还。从此埋头读书写作,成为职业作家。

他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以及论文、特写等。1900至1902年发表《狼的儿子》等3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1902年,根据在英国伦敦的实地观察,写成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1903)。他有两部描写动物的小说《荒野的呼唤》(1903)和《白牙》(1906),被认为是卓越的作品。在长篇小说《海狼》(1904)中,他揭露一个尼采式的“超人”“海狼”劳森的兽性的残忍和利己主义。

19世纪90年代他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905年以后参加社会党的活动。1905至1910年期间他创作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论文集《阶级的斗争》(1905)和《革命》(1908);长篇小说《铁蹄》(1908)和《马丁.伊登》(1909)。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它描写一个出身于劳动者的现实主义作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命运。他在1910至1916年间还写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天大亮》(1910)和《月谷》(1913),短篇小说《德布斯之梦》(1913)、《墨西哥人》(1913)和《强者的力量》(1914)等,同时也写了不少迎合出版商的需要而粗制滥造的作品。到了后期,杰克·伦敦逐渐脱离社会斗争,追求个人享受,他的“白人优越论”发展成为大国沙文主义,为1914年美国干涉墨西哥辩护。1913年以后,他因经济上的挫折和家庭纠纷,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经常酗酒,1916年11月22日服毒自杀。

杰克·伦敦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作了揭露和批判,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

桑德堡,c.(Carl Sandburg 1878-1967) TOP

诗人,传记作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格尔斯堡一个瑞典移民家庭。父亲务农,做过铁匠。桑德堡在本地公立学校读书4年后进入瑞典路德会的暑期学校。13岁开始谋生,赶过车,并在理发店当门房等。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发生战争时,他在波多黎各服役,任《格尔斯堡晚报》战地通讯员。同年9月进人隆巴德学院免费就学。19抛年离校。190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在轻率的欢乐中》。离校后到过许多地方,从事多种职业,得以广泛接触社会和民间歌谣。1907年任《明日杂志》助理编辑。随后参加过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并任米尔沃基社会党人市长的秘书。

1914年桑德堡的《芝加哥》和其他8首诗在《诗刊》上发表,引起很大反响,毁誉参半。1916年出版的《芝加哥诗集》莫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此后相继出版诗集《剥玉米的人》(1918)、《烟与钢》(1920)、《太阳烧灼的西方石板》(1922)、《早安,美国》(1928),长诗《人民,是的》(1936)和《诗集》(1951)。他与韦彻尔.林赛、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等形成芝加哥诗派、成为美国诗歌民主传统的继承者。此外;桑德堡还撰写过《林肯传》(共6卷,1926-1942)。

辛克莱,U.(Upton Sinclair 1878-1968) TOP

作家。1878年9月20日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祖上是名门贵族,传到他的父亲时,家境已经破落。父亲以卖酒为生,收人微薄。后全家迁居纽约。他一边工作,一边求学,先后在纽约市立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5岁开始给一些通俗出版物写文章,靠稿费维持生活;1902年参加社会党;曾对芝加哥的劳工情况进行调查,并据而写成长篇小说《屠场》(1966)。1906年以后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描写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事件的《煤炭大王》(1917),抨击垄断资本家的《石油》(1927),揭露政治腐败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顿》(1928)等。

辛克莱在写作之外还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对“产业民主联盟”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他支持“美国公民权同盟”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1934年他提出“结束加利福尼亚州的贫穷”的口号,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加州长竞选;

从1940年开始,辛克莱以《世界的终点》为总题,写了11部长篇小说,描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情况,其中《龙齿》(1942)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62年出版自传。1968年11月25日于美国新泽西州逝世。

刘易斯,S.(Sinclair Lewis l885-1951) TOP

小说家;1885年2月7日生于明尼苏达的索克中心,1951年1月10日在意大利逝世。在职鲁大学求学期间,曾一度离开学校、在厄普顿·辛克莱创办的赫利孔社会主义居民试验区工作。大学毕业后当过编辑,并开始创作。 l920年,他的长篇小说《大街》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接着又写成《巴比特》(1922)和《阿罗史密斯》(1925)。这三部小说被认为是他的最优秀之作。其中《阿罗史密斯》曾获192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此后他又写了《埃尔默·甘特利》(1927)、《多兹沃思》(1929)等长篇小说。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缺乏深度,写作技巧也大不如前。

他的作品大多以乡村和小市镇生活为题材。《大街》揭示了小市镇生活的闭塞和保守,嘲讽了市民的偏狭、愚昧,也讥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由于刘易斯的这部作品,《大街》几乎成了美国社会保守生活的代名词。

刘易斯写了20多部长篇小说,题材比较狭窄,他的特点是对细节作详尽的描绘,采取夸张的手法,达到漫画式的讽刺效果。
第5个回答  2009-01-11
你百度一下就出来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