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其他地区像中国这样

中国自秦统一六国后,几乎都是一个一个朝代的更替,形成统一的国家,始终没有分裂成若干小国。中国的边疆有也有很多民族,但是不断被我们同化,没有破坏我们的统一,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则不断遭遇外族的入侵,不是没落就是被外族同化,始终没形成统一。
谁能解释下,为什么其他地区没有像中国这样始终形成统一国家。
我觉得东晋、元、清只是民族的融合,相比埃及,两河流域还有阿三,中国历史好多了。包括现在的欧洲,区区一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立着数目众多的国家。

这主要和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点有关,我想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你看了吧,“活字印刷”中就出现过一个字那就是“和”,这是我国的文化,它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就像无数颗原子弹爆炸一样,影响着周围,更何况我国人口占世界的六分之一呢。看一看儒家经典就不难知道了。和的理念
“和”的理念源远流长,且不同于其现代的意义,比其现代的意义更为宽广、深刻。在《辞源》里“和”就有“调”、“顺”、“谐”、“合”等多重释义,可见“和”在传统思维中却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为人所忽视的范畴。
早在西周末年(约公元前七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著名命题,指明了系统的和生性思想。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要求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和谐,如“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语》)。
在古代思想论战中,就出现了“和同”之争,这些都标志着传统“和”思维的发端。后来晏婴进一步提出了“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左传》昭公二十年)的思想。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其演化中可有以下四重涵义:
(1)和谐,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
(2)调和,使不同的因素相协调相和解,维系着事物的有序运转;
(3)中和,强调“适度中节”、“以他平他”,有制衡的动态功效;
(4)和合,强调“天人合一”与“阴阳之序”,是变易的矛盾双方运动转化的目标与归宿,相反相成,相竞相用的结果合归于新的统一体。
以上意义的挖掘使我们对“和”的内涵有了较全面的理解,透过太极图那和谐圆融的系统图式,使我们对“和”的本义有了更直观的意会:“和”就是太极图的圆圈,是维系阴阳鱼对立统一的矛盾和合体。“和谐”、“调和”、“中和”、“和合”思想可以说抓住了“和”的本质,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精髓——“和”思维的矛盾整合观。
(《道德经》四十二章)其“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的思想也是“和”思维的宗旨。庄子指出:“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荀况提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的观点,并认为“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荀子·王制》)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易经》中兑卦第二爻爻辞为“和兑,吉”;《易传》更进一步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思想。到《论语》中孔子以“和”来区分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并进而由“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倡导一种“中和”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一章这可以说是将“和”单独提升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思维范畴,并高扬 “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仲尼燕居》)的“贵和”精神,强调“和”的大用。究其根本,乃是强调“和”的整合功能,调解矛盾诸方面,使之趋向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囊括自然人事为一体的“天人和合”境界。自先秦以后,沿孔孟之道儒家着重发挥了这一思想,到董仲舒那里定格成“天人感应”的大一统体系。
在魏晋南北朝兴起的自然与名教的论争中,郭象以“独化论”来消解二者的矛盾,实现名教与自然的致“和”。盛唐时十分注重“和乐”的社会功用。整个宋明理学与心学中,“和”思维通过道器、理气、心物的对立,然后在形而上的理性思辩或良知践履中达到“和”解。基于封建社会太平治世的需要,特别在礼教中加强“和乐”教化,规定名分等级,通过各司其职各就其位而“不越礼”、“不逾矩”。
甚至明清时对“和”字崇尚到连皇宫大殿也要贯以“太和”、“中和”、“保和”命名。近现代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大都号称“共和国”(“共和”的古典义是指“相与和而共政事”,其现代义是指政治民主),就是要体现各民族、各阶层的民主平等与普遍和谐。不用说上流社会的旨趣,就是普通百姓也以“和”为贵,信守“平和”、“和气”、“和顺”、“和美”、“和平”、“和睦”、“和谐”,乃至造反也要贯之以“义和”。从而使这种传统“和”思维的矛盾整合观渗入社会生活的深处。中国人就用这种矛盾整合观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并自觉不自觉地以“和”思维行事。
传统“和”思维由来已久,思想认识源渊之外,还有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正像“易”思维的阴阳转化论的形成一样,“和”思维的矛盾整合观亦扎根于中国自足自适的农业经济和代代相因的宗法政治。正是这种深厚的小农意识和宗法观念也促成了“和”思维的确立。从地理上看,古代中国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业文明形成了稳定保守、自我进化的华夏文明圈,这不正是“和”思维的一个现实模型吗?封建的政治经济巩固了男耕女织的生产地位和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以家族为核心家国同构而展开了一系列日常伦理规范,这又为“和”思维的形成铺设了现实生活的温床。
从此中国人就顺着“和”思维的理路去整合世界,直观笼统地圈定认识和实践对象,把其当作一个整体系统,以矛盾整合观的“和”思维方式把握并创建新事物。反过来,这也就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大一统的政治模式和自足循环的经济框架及和谐审美的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独立于西方的自足的中华文明系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侵入,两种文明相撞的结果客观上使中国社会进入到“不和”的状态。于是激起一代代中国人放眼世界,吸收消化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新文明,从而改变了旧中国的命运,实现了中国社会新的“和”态——人民共和国。甚至在西方思潮盛行的现当代,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系统观树立的今天,中国传统“和”思维与“易”思维一样依然根深蒂固,牢牢地渗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真正独具中国特色的矛盾整合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8
地理的原因: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东是海,南是海,西为荒漠和高原,北到荒漠或者寒带针叶原始森林,所以我们长期以为这就是天下了。
文化的原因:春秋儒家法家墨家尤其是儒家,莫不以天下为己任,没有一种学说鼓励人得过且过只管自己,都要统一到我们认识的这个天下之内。
社会的原因: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文明程度最高,周边的其他民族都是来学习的。另外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还有天下当为有德明君所有的观念,所以一旦失德失民,就会有人揭竿而起,重立明君。所以内部世代更替,外部没有。
即使外族如蒙古、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他们不是与中国地区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毫无联系的外族。以前还有北魏孝文帝的鲜卑族,他们先主动学习华夏族,再来建立王朝,很难讲是外族的还是内部的。
第2个回答  2009-02-23
1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不必谈起。单从炎黄蚩尤来说,炎黄和二为一,后来又战胜蚩尤。从混沌时期就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统一的印象,一个统一的传统。乃至禹传启,家天下再到汤武革命,我们的祖先都在相当大的而且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周朝分封王室,多是同族,从根源上讲更是一家人,又由于对先前人们对“天下”这一概念的共同认识,所以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以后的英雄霸主都有问鼎天下一统江山的雄心,也就有了分久必合的大势。而这个天下和这个江山,几乎固定在我们今天主要生活的这个中国,所以王朝不断变化统一却是趋势。
2由于地理的原因,在古代,农耕文明在经济上优于游牧文明,而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便于耕作,所以经济上有优势,经济基础给了我们较强的国力,和先进的文明,在大多数时期中国的王朝只要内部未朽,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持久武力较量中上得了上风,故不至于王国灭种文明破碎,同时在文化上我们成为了输出者,自然不会被同化。
另外,我国的西部高山荒漠,与外界相对隔绝,却也的得以保护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发展
3农耕文明的传统让我们的先祖,安土重迁追求稳定和统一的内心向往
4儒家文化作为封建正统,使得深深的植根于普通百姓心中,是在历次的动荡中,产生强烈的抵抗的心理动因,即使是少数民族当政为了其政治的稳定而笼络士大夫,也不得不接受孔孟思想,不得不拿出诸子百家,这点看看清朝就明白了。
5中国的文化自守,使得我们没有走上扩张的道路,也是我们自身文化得以完整保全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09-02-18
只说一点,我们古人对宗教的态度。西方人对宗教是一种服从的心态,政教合一几千年,而我们是一种利用的心态,即利用宗教寻求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寄托,之所以我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没有一种精神枷锁能够桎梏国人的心灵,并且我们对外来宗教向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包容力和神奇的改造能力,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从来不会执着于什么精神寄托,所以可以有外族成功侵占我们的领土,奴役我们的人民,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好的宗教控制国人的思想,加以时日,外族也会被同化到华夏民族的大范畴中。当然不会执着于什么精神寄托,也可能是我国汉奸辈出的原因吧。
第4个回答  2009-02-20
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是一个文化的传承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形成,到后来战国、汉、隋唐、宋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始终没有中断过。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提问者说得对,很多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满族)都被汉化了,这其实是因为他们都遵从了儒家文化这个主要矛盾。
其次,是地理位置的关系。中国一面临海,古代航行技术的局限决定了极少可能有海上外族入侵;而路上相邻的地区和国家实力都要弱于中国,都不可能进行强有力的侵略。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中,受外界骚扰极少。
另外,就是从秦朝便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就排斥地方割据,地方的实权其实都掌握在中央,使地方势力难以抗衡中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